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读后感_1000字

《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读后感1000字

我们先来看一组问题,问题一共分3问:

第一个小问:在座的各位有多少人在进入大学之前学过二次方程?

大家几乎都举手了。

第二个小问:过去十年里,有多少人使用过二次方程?

只有5%-10%的人会举手。

最后一个小问题: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二次方程吗?

这下好了,几乎没人举手了。

书中提到的问题在现实版的中国教育中都存在:学校教授的知识内容纷繁复杂,因为知识是用尽废退的,所以我们会发现我们学过的知识大多忘记了,或者是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用不上。也因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是有机会成本存在的,所以当我们用心投入地学会了一些学科知识,就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学习生活常识、人际交往、情商管理,因此孩子们在进入社会后依然不知如何去处理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高分低能,低情商的孩子比比皆是。显然,现实的教育没有达到真正教育的目的。

教育教什么?

教育是要教孩子学会全局性理解(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

全局性理解怎么做?

全局性理解要提出开放式问题,要提出假如不是这样的反问,要去问真正的问题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去启发孩子深入思考,鼓舞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

全局性理解的四个标准:

1.看到机会

2.深刻见解

3.行动

4.伦理道德

比如,印度国父圣雄.甘地在一次坐火车时,因为火车内人流拥挤,被挤掉了一只鞋,他没有像常人那样开始抱怨“掉鞋”,而是看到了一个机会,深刻理解到他脚上的另一只鞋可能对他人有帮助,所以他抓住行动时机,立刻将另一只鞋扔下火车留给他人穿,展现了他自己善良仁慈的道德品质。在短短几秒钟里,甘地能够做出如此反应,采取“异于常人”的举动,是因为他有全局性思考的能力,他通过全局性思考,把看到的诸多“知识”应用起来,通过自己的行动,将“知识”转换成“智慧”。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能够把林林总总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得到智慧,有能力去解决问题;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兼具综合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的社会。

我们的教育大环境不容乐观,目前的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不能全盘否定应试教育,应试教育自有应试教育的优势,应试教育能够起到优胜劣汰,选拔人才的作用。但是完全依赖应试教育是走不远的,应试教育只是把我们带到了一个中间站,今后的修行全靠我们自己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9/11741.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