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读后感1800字
张爱玲前期的作品很有红楼遗风,那种阴沉湿冷的调子读多了其实也会让人不耐。下面几篇是读过之后比较有感触的。
《倾城之恋》
真的需要倾覆一座城,才得见那么一点真?故事看似圆满,细看又是以苍凉为底色。两个互相试探的高手,比不比得过一对装傻充愣的璧人?
计较是源自匮乏,也是出于自我保护的一种生存本能。露水情缘可以甚是慷慨,但挑伴侣自然是计较的。
有句话说,一对怨侣可能各自是别人的佳偶。其实一对佳偶拆开也可以各自欢喜的。只不过是因缘际会,在合适的时候,在特定的一个人身上投以心思罢了,上了赌桌的人哪个是想空手而归的?
只是如此世俗,真的很不浪漫,很没有柳原说的那种“罗曼蒂克的氛围”。
我宁愿相信张爱玲是很渴望真情的,也是能燃烧起来的那种人。只是生存本能和智慧压制了这种冲动,以致呈现出完全相反的面貌来。
倾了一座城,牵了爱人的手走在街上,没能看到海子形容的太阳,而是潮湿空灵的天,心情也竟是迷惘怅然。
让人想起theshy 剑魔一跳四之后绕路而走,有种莫名的空虚充斥在足迹里。
怎么办呢?赢了也空虚,你娶了我也空虚。太执太好胜,非要看破,到头便只剩一片虚空了。只希望虚空的尽头还有你吧。
《第一炉香》
一个略有姿色又家境普通的年轻女人,一路要面对的诱惑真的太多了。
但是一头扎进名利场,最后被一个风流倜傥的男人救出来的几率有多少?
所以说有些选择一做了就是错。错在你并不特别,错在世间就没有血赚的事,命运暗中已把一切都标好价格。
跪着拉扯命运的裤腿,哭喊着说“我是为了爱啊”的少女啊,就让命运把权贵的皮扒了看看吧,再问问自己是否还爱那个平民的他。
我们很难讲,爱一个人是爱他本身,还是他身边簇拥着的一切。也因为两者不可分割,爱极易成为借口。
明明就是看上钱和身份了,又怜惜自己的尊严,能不能包裹成是爱呢?残忍之处是自欺也不自知。何况乔琪乔本身就是那种露出段脖颈都让人想吻的男人啊。
唉。太想出人头地还是会卖身的,不还是想通过婚姻换个活法吗?这就是新独立女性的困境。
野心又掩饰不住,自己的本事又不够,只能靠男人劈路,再用爱情这个名号来遮挡一下。
我不知道张爱玲为什么这么写。她笔下的人物并不可爱,但是又无法投掷恨意。似乎总让人觉得,既然都是普通人,那就先原谅自己的自私,这样就能谅解他们的自私了吧。
埋藏欲望的双眼是不甘黯淡的,有些人宁愿主动选择堕落,都要接近暗藏玄机的诱惑。只希望日久天长琪乔能萌生爱意,或是过个几年香港一炸,再来个倾城之恋吧。
《茉莉香片》
最侵蚀人的莫过于怨气和恨意,那种回忆往事时的凄苦,就如伤口裂开后上涌的黑血般清晰。
所以很怕偏执又敏感的人。一出戏能被他们变着法演绎千万遍,即使面上依旧是那般淡。因为所有不被爱的苦都需要一个出路,世间所有人都欠他一份心头血。
只因为遭过痛苦。
学心理最不愿意承认的就是,有的人一辈子都在修正原生家庭留下的错误认知。他绕了那么久,用尽全部的力气,只为了完成一件事,就是为了逃开一直在身后追杀着的阴霾和痛苦。
所以为人父母该对小孩子好一点。不然还会有无数个怨童,到死都意难平。
不断吞吐痛苦,到底是因为难以忘记,还是也靠着舔舐这痛苦为生呢?
久了就不觉得苦了吧,甚至有甜味,毕竟能用过去搪塞将来。
“如果你了解过去的我,就会原谅现在的我”。张爱玲还是有情的,有情才写怨,才能了解这种作茧自缚的心境。
《心经》
这篇像是用古典写病态的实验品。 张爱玲不适合写太明显的病态(这种程度的畸恋)。她适合写那种隐藏极深的偏执,虽然带着几分中国女人的隐晦狡黠,但始终维持着那一份面子和姿态。李碧华才适合写明面的偏执甚至是变态。
看这篇的感觉是,大家闺秀突然撕衣而起,跳了一曲《极乐净土》。
我寻思着不对啊,该跳交际舞罢?
李碧华和严歌苓被低估了。
《金锁记》
这篇看完后很有些意犹未尽的味道。作者塑造得比较用力,一个封建社会压迫下被扭曲继而压迫下一代的女人跃然纸上。
判断一个人的品性需在他得势掌权之后。谁的八面玲珑长袖善舞,不是为了日后的恣意妄为呢?老实人受尽欺压和眼色,翻身后才暴露出自己的本色。
在岁月中模糊面目,一手泯灭初心,只为了活下去。以德报怨是圣人之举,众生只会造怨传怨,没有消怨的道理。
这就是普通人的格局。天高海远也走不出这么一个境,它是完全符合人的性情规律的。就那么明晃晃的,靠着家庭的代际传递效应,张牙舞爪地制裁着一切。
人若能倾覆一切,拔地而起,或许能靠积聚起来的势来修正一下命局。
也就这点希望了吧,但也总比没有要好。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29/12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