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1980年代的爱情》读后感_1200字

《1980年代的爱情》读后感1200字

「1980年代的爱情」其实是一个很短的故事,充其量算是中篇小说。对于看第二遍的我来说,一个小时也就够了。然而它的文字充满了张力,该轻柔的地方如同云絮袅袅,该厚重的地方读来又犹如大地般厚重。就是在这种轻重交替之间,让人一口气读完,欲罢不能,瞬间又觉得这么简单的故事情节竟然让人如此心潮滂湃。

「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就用文字很好的阐释和勾勒出了生命中轻与重、灵与肉的对立统一。而野夫的这部作品更没有如同教科书一样的教条,而是让你从字里行间自己悟出了人生的这一真谛。轻是瞬间,重是永恒,纵使生命快如欢歌慢如悲鸣,纵使快马加鞭慢如灌铅,翻过去的一页,我们注定了无法回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很大一批人回忆里的黄金时代。也许那时候阳光灿烂,也许那时时候此间才有单纯的岁月和青葱的少年,也许那时候的天更蓝回声更高远。那是在群体觉醒之前的黎明时分,新和旧,传统和保守,留下与出走成了划分人与人的显著标签。现在回看,那时候的生活更纯粹,信仰更纯粹,有真正的文青,有自由的诗人,有唱出一个巅峰的摇滚。

我们没有必要去探寻这部作品中到底有几分「 野夫」自传的影子。在这个简单的故事里,情节不用抽线条都能一眼看明白。然而也就是一回忆和一现代两条时间线,却十足的勾勒出了劫后迎接新生的大环境下,两代人的不同矛盾,两种人的不同追求。在时代的车轮面前,注定有人会成旁观者,有人趔趄着一路前行,猛地想收回脚步,却被现实和回忆夹击得生疼。

我很喜欢「 野夫」的行文风格。比如下面这一段写关雨波来到公母寨,在供销社买酒竟然遇到成丽雯的这一段。写活了一个无奈坚守在山里又与众不同的姿态:

那个传说中的女孩,果然背对着门窈窕着身姿。她正踮着脚,努力伸手从架上取下蒙尘的一瓶白酒,仔细地擦灰。她的麻花辫随着身体的波动而摇摆,她淡蓝碎花的薄薄衬衣陈旧而合体。就算是从背地看,依旧看得出某种气质和态势,使她区别着本地的乡民。

如果说「 山楂树之恋」是倾尽全力描写一段如初的美好,并把它隽永的符号化,那么「1980年代的爱情」则是要把一段当初的美好逐渐通过时间的张力还原回现实的生活。前者看看就好,后者却让人感觉到无限的逼真。

我想,当「 野夫」2013在多瑙河畔写这篇作品的时候,事实上也是通过二三十年的缝隙回望,艰难的向一个美好的时代作别。

人,终究还是要跨越崇山峻岭,跋涉山高水长,行走在路上。

整本书,读完印象最深刻的是,夜晚,供销社门口那条长街,以及迎来送往的人,都辉映上了满袖凛冽的月光。

附上书中的一首小诗:

几乎没有预约便已走来

四月的芳草正沿河铺开

几乎没有笑过就要离去

任眼泪随河水漫过心怀

几乎不曾相识便开始表白

五月的落花正逐水徘徊

几乎不曾暗示便默然相许

如漫漫长夜点燃一盏灯台

几乎未能吻别便开始等待

六月的晚风吹清露满腮

几乎未能道破便成了隐谜

被岁月在心底深深掩埋

那一个字说了等于没说

那一个字不说如同说了出来……

阅读更多请微信关注个人原创订阅号ijuntang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30/14118.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