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读后感1800字
这是一本描述社会现实的书。书中以信为线索,讲述了直贵坎坷的一生。
直贵与哥哥刚志早年就失去了父母,生活十分艰难,哥哥为了让弟弟直贵能够上大学,拼命地打工赚钱。在一次盲目中,哥哥刚志因犯下了抢劫杀人的罪行而进入了监狱,而这也对弟弟直贵以后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几经走向崩溃的边缘。
对于抢劫杀人的这种罪名,其实不管其动机如何,都是让人感到恐惧的。因为人的主观意识就是这样,一个人如果堂堂正正的,怎么会有这样的罪名呢?而对于犯下这种罪名的亲属,我们内心多多少少也会有一些疙瘩,尽管我们知道,犯错的并不是他们。但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这是一种连锁反应吧。
文中的主人公直贵也是因为这样,一生都活得很累。他背负着哥哥是杀人犯的罪名,在生活中饱受他人的“歧视”与远离。工作上不顺心,老板在知道他的家庭背景是这样之后,一概不雇佣他;爱情上不如意,因为家庭背景的原因,不得不放弃自己深爱的女人;家庭上很无奈,因为这个罪名,也让女儿受到连累。这样的连锁反应真让人感到可怕,直贵也终于要受不了了,他最后写信给哥哥,无奈与刚志断绝了关系。但是这样真的能够让生活得以平静吗?答案不为我们所知,作者东野奎吾也将此留白,留予我们深思,深思道德伦理与人间冷暖的关系。
当然,在直贵坎坷的一生中,他也遇到过不少真心对他的人,而这些人,也照亮了直贵前方的路。上高中时直贵的老师梅村,善良地帮助直贵找工作,并给他以精神上的鼓舞;直贵高中毕业后,出来打工遇到的一名工友,离开时送了他一叠书,鼓励他一定要上大学;在直贵工作过程中,不断支持他接触音乐,成就音乐梦的寺尾,在直贵以后的道路上也不断地支持他,最后让他在哥哥的面前有了一次泪眼的演出;还有直贵最后结拜的妻子,她从来就没有嫌弃过直贵的身世,一路上默默地支持他,给他的精神以力量;数到对直贵影响最深的人,应该是他在工作时遇到的上司平野吧。他告诉直贵最深刻的社会认识,让他理解到如今的遭遇其实也是一种道德的弥补,让他知道其实这个世界也并不是那么的不公平,在与他的交谈中,直贵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不管正确与否,至少他终于对这个世界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
平野先生告诉他,其实这个世界还算是公平的,每个人都要对自己所犯下的错误负责,也要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也会影响到他人。抢劫杀人,这一触犯法律的罪行是相当严重的,肇事者要接受相应的惩罚那是必须的,但是至少他们还有活着的机会。而被害人呢?他们连生命都失去了,不会再回来了……但是,这又与杀人犯的亲属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又没有犯错,杀人的又不是他们,为什么他们也要受罪?
是的,他们确实没有错。但是如果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的话,这个社会想必也会乱套。如果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犯下错误都是自己的事情,不管自己怎样,都与他人无关,我想这样的自杀方式也难以引起社会的警惕吧。所以,它要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惩罚”我们。我们在对自己有责任的同时,也对他人有一份责任,这份责任是自然的,它们连锁在一起,像出生的连体婴儿。虽然犯错的只有自己,但是犯错的后果也会牵连到别人。只有这样,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才会更加敬畏这个世界,对美好负责。
所以,直贵坎坷的一生也是对哥哥刚志犯下罪行的一种惩罚吧。与其说是惩罚,我觉得说这是一种对道德的弥补更为贴切与美好。在故事中,我心疼直贵,同时也感到很无力。我无法想象直贵在面对这些或那些的难局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尽管那也算是对哥哥罪行的一种救赎,但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又觉得他不用承受那么多……可能这就是一种残酷的社会现实吧,残忍得让人无力,但站在社会道德这一面,一切好像又显得理所当然。
很喜欢平野先生说的那句话:“什么是正确的,其实没有统一的标准。”是的,有时候我们所认为的正确,说不定是别人认为中的错误;而我们有时候懊悔的错误,也可能成为别人眼中的正确。正确本身就没有标准,关键在于你是否对你的选择负责。直贵最后选择与哥哥刚志脱离关系,也没有说这是否是正确的选择吧,因为这是直贵自己的选择,既然如此,无论正确与否,都要对自己选择的道路负责吧。
在故事的最后,直贵面对负罪的哥哥,含泪哽咽到无法开唱,无声的表演演绎的是有声而无力的故事啊……我不禁落泪,感慨万千……
最后,但愿这个世界可以待人以温柔吧,不要让那些疼痛的心了……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30/14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