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局外人》读后感_1000字

《局外人》读后感1000字


看到一半的时候脑子里冒出来的一个想法是:作者究竟想干什么,为什么要塑造这么一个人物呢?

我认为作者是想要探究社会环境与人类个体之间的关系。所以就要设置一个空白对照,这个对照就是莫尔索。他拥有生命的本能,会吃喝拉撒,有基本的生理欲望,但是情感冷漠,没有价值取向,没有世俗道德观念。他是一个没有任何偏见的客观存在。

那么他在社会中会经历什么?

首先他会被外界道德所评判。如果他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与社会所要求的情感表现不符,那么他会被质疑不拥有这种情感。比如母亲的葬礼就应该哭泣,应该遵守社会公认的悲哀模式,否则他对于母亲就是不存在这种感情。即,我们的社会道德里某一部分就是

其次会引起一些人的好奇。如在爱情领域,不在乎是一种吸引。玛丽会认为冷漠的莫尔索拥有致命的吸引力,即使莫尔索对她只有生物本能。

最后,在人群中的融入度很高。比如老鸨雷蒙能与莫尔索能成为朋友是因为莫尔索对雷蒙没有世俗中的价值评判,且愿意在真实的前提下为雷蒙提供帮助。而人们认为友情的建立基础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即价值观上的相似性。而实际上他俩的友情的建立于价值观的相互包容。相似与相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第二部描述了杀人之后的审判过程,加入了莫尔索的内心世界的描写。

审判一个人的“杀人动机”即要审判一个人的心理行为。所以事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事人以何种方式被大众理解。此时辩论双方的目标是博取共鸣。因为目标群体是“听众”,所以莫尔索本人是什么样的并不重要。当我们以这样的方式对待一个客观存在时,我们所看到的真相就仅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真相,而并非事物原貌。所以我们对于世界的偏见会极易让认知朝着偏离事实,完全相悖的方向发展。最公正严肃的法律可能成为最残酷的工具,罪恶的武器。大多数人可以用偏见与傲慢杀死一个无辜的人。

莫尔索在牢狱中的心理变化无疑是相当精彩的。人在身处绝境时,会绝望,会惊恐,会幻想逃脱绝境,会渴望被命运赦免,但同时会用理智拒绝自己的心理安慰,逼迫自己面对现实。最终莫尔索接受了死亡的来临,认为生命是荒谬的,因为我们不可控制死亡的偶然性,它击溃了人类的自我特殊性认知。同时,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死亡是平等的,它不可被任何事物替代,所以每一个生命本身都没有特殊性可言。存活本身就是一种幸运。

最后,我认为神甫代表着可笑的人类信仰。人渴望的是活着,而不是意义。活着本身是有意义的,但想让生命拥有意义感的行为是可笑的。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30/14362.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