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正文

针对颜渊所言之志的评语

针对颜渊所言之志的评语推荐阅读:

针对颜渊、子路、孔子所言之志,分别写一句评语。

颜渊是一个淡泊名利,不求回报的人,

子路是一个爱护长辈,信任朋友的人,

孔子是一个高尚简朴,真诚待友的人。

以上纯属是我个人想法,如有不对,还请纠正

对四个的志向,从孔子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他分别抱以怎样的态度?为什么?

学生的志向:孔子对他们两个的期待都非常高,所以当学生们散开的时候只有颜回家和子路在孔子身边,子路性格外向,心地善良,而颜回稳重,都是孔子赞赏的一种品格,子路说的是对人仁义,和人分享,正好印证了孔子说的仁义,而颜回说的是“不为自己表功”则是儒家学说的最高境界,就是不“争”,代表的都是孔子的儒家学说的精髓,所以孔子很高兴所以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这是老子思想 补充:我后来一想你想问的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先自《论语先进》,是一篇反映孔子和他的学生谈论理想志趣的语录体散文,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

因为文章记录了2500多年前孔子师徒五人的谈话,内容涉及到大量孔子如何教育学生的观念及方法,因此,我们完全可发把它当作是一篇教学故事或教育随笔来阅读,通过品味师生语言,体察细节描述,研习行文内容,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孔子作为老师所独具特色的教学理念及教育方法。

现结合文章内容稍作分析。

(一)循循善诱,因材施教。

孔子教育学生不倚老卖老,不居高临下,不盛气凌人,而是表现出一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姿态,他和颜悦色地对学生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意思是你们不要因为我的所纪比你们稍长一点就不敢说话,你们大可不必紧张,也无须顾忌,随心所欲,大胆直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说。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孔子的教学习惯,那就是平等、民主,朋友式的对话闲聊,不存在年龄、辈份长幼之别的顾虑,学生当然愿意在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里畅所欲言。

孔子又说:“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孔子的设问启发很有意思。

首先,他洞悉学生心理,知道学生平日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语,可能是他的学生一个个才华卓越,抱负远大,但是没有人赏识、重用他们的缘故,所以免不了牢骚满腹,怨声载道,大叹世道不公,这种表现当然不符合孔子的“君子”标准,孔子曾说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正是抓住这种现状设问,一问就问到了学生心坎里去,“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学生当然愿意在老师面前畅谈自己的理想抱负、情操志趣,一来因为自己确实饱读诗书,才干超绝,二来也因这这份理想志趣,久积于心,终于有机会一吐为快。

由此可见,孔子对学生知根知底,巧于设问,善于启发,教育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这种立足现实,洞悉心理,循循善诱,启发引导的教育方法对于我们贯彻实施新课程改革无疑是有重要启示意义的。

学生的性情习惯、个性心理丰富复杂,多种多样,孔子的教育不是千篇一律,空洞说教,而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方法灵活多变而又风趣幽默。

《侍坐》章中所记载的孔子的四个学生志趣不同,性情各异。

子路能力高强,才华超群,志向远大,自信满满,可是出言不逊,莽撞冲动,骄狂自大,孔子只以一个意味深长的表情“哂之”来评价,肯定学生的才能和实力,又含蓄地批评了他的说话冲动,毫不谦让的态度。

冉有和公西华两个学生都谦虚谨慎,坦荡真诚,说话温和自抑,态度谦卑诚恳。

两人性情不同在于,冉有说话做事谨小慎微,如履薄冰,有点畏首畏尾,顾虑重重的意味;公西华说话则口气谦和,措辞得体,反映机敏,听他说话颇有一种“言者释然,闻者陶然”的感觉。

孔子对他们两人的谈话没有当即点评,而是待其走后,在曾皙的追问下,才发表看法。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连用五个反问,充分肯定两位学生的治国安邦的政治才能,也表达了自己相信学生,赞扬学生的激动而自豪的心情。

实际上,孔子这一番肯定和赞扬目的乃在于给谦虚过分、自信不足的冉有、公西华以极大的鼓励和鞭策,想必细心的曾皙会把孔子的激越评价转告两位同学吧,也可以预言,当冉有、公西华得知老师对自己的希望和勉励时,该有多么激动、高兴。

孔子就是这样,对骄狂自负的子路,含蓄批评;对谦逊过分的冉有、公西华则委婉鼓励。

曾皙最后一个发言,他用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描绘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生活和生命情趣,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清静无为,逍遥自在,无忧无虑的性情。

对此,孔子喟然长叹,深表赞同,因为,曾皙描绘的清风沂水、性天风月的生活暗合孔子壮志未遂,英雄无路的落魄心态。

这是一种“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喟叹,也是一种心灵共鸣,志趣相投的评价,想必作为学生的曾皙听过老师的评价之后也会感慨嘘唏吧。

四个学生,四种理想,四种性情,孔子因人而异,因势不同,分别以不同的评点(或语言、或表情、或感叹、或反问、或直接、或含蓄)来教育学生。

这次师生闲坐聊天,可以说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范例。

其实《论语》中这样的事例很多。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同样一个问题,但孔子的回答却因势而异,因人不同。

子路性情勇敢、卤莽,爽直、刚强,孔子告诉他不要勇猛过头而有生命危险,应该考虑还有年老的父兄在。

冉有的行为退缩,谨小慎微,一事当前,处处讲究谦让,自叹不如,孔子鼓励他果决勇敢,大胆前进。

启发引导,通情达理,这就是孔子的教育,针对各不相同的人的个性心理的不同,分别进行不同的教育。

这种“因材施教”的意义在于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能够较好地促进学生个体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二)兼容并蓄,鼓励个性。

西哲有言“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也一样,不同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和理想操守,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在评价考察学生时,切不可以己度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更不可死抠条条框框,对学生求全责备,要有一种兼容并蓄,百川纳海的恢宏气度,尊重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接纳并理解种种个性差异,通过科学引导促使学生的个性朝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孔子就是这样教育学生的。

四个学生,可以说有四种理想,子路以勇治国,冉有以富治国,公西华以礼治国,曾皙以美治国,这些想法不完全吻合孔子的理想标准,但孔子没有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肯定和否定,更不根据自己预设的标准或偏私喜好来评判学生,而是宽容接纳,积极肯定,并不夫分寸地赞扬、鼓励。

这从《侍坐》章结尾一段的评点可以看得出来。

不管是从政治国的子路、冉有、公西华,还是逍遥闲居的曾皙,孔子都是积极的评价,对曾皙是感同身受的理解,对冉有、公西华则极力赞扬,鼓励他们大展宏图,对子路则是肯定其才能当中略有批评。

孔子的理想与学生的追求肯定不同,但他能够包容并鼓励学生们似乎对立的理想追求,这就是孔子的胸怀,这就是孔子的个性教育。

再有,文中写到了子路发言的一个不好的习惯,急躁、冲动、口无遮拦,不假思索,狂傲无[礼,孔子对子路的莽撞表现一语不发,只意味深长的笑了一下。

我们可以推想,如果孔子对他的性格特点、个性习惯持否定态度的话,那么这些年来,子路应该有所收敛,四个学生中就他跟随老师的时间最长,但他没有一点改变,这是否告诉我们,孔子并没有让子路改变自己的性格,还是相当尊重子路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子路才能我行我素,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还有曾皙,孔子和其余三个学生在谈话时他却在“鼓瑟”,这会不会影响别人呢

当然不会,如果曾皙鼓瑟打扰了孔了和其余三个的谈话的话,那么孔子肯定会制止他这种行为,我们能够想到的是,曾皙喜欢音乐,或许他的演奏是想为师兄师弟们闲坐聊天渲染气氛呢

(是不是有点类似于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里的乐队伴奏

他的所作所为超逸洒脱,与众不同。

孔子没有制止他,更没有批评他,是不是孔子也默认了他这种爱好和习惯

从“子路率尔对曰”到“曾皙鼓瑟而谈”,我们分明看到了孔子对学生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的理解和认同,接纳和鼓励。

这种尊重个性,包容个性,肯定个性的做法实在值得我们做教师的学习。

(三)自主互助,赏识学生。

孔子深谙教育之道,教育学生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其中,他非常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互助教育。

子路发表了一通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之后,我们再也没有听见他说什么,我们看到了孔子“哂之”,我们听到了孔子批评他“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子路究竟如何看待老师的反映呢

也许他会从老师的细微表情觉察到什么。

更有意思的是,与子路的骄狂自负、壮志凌云形成对比的是冉有和公西华两个师弟的言语态度。

冉有说话谦虚谨慎,小心翼翼,公西华则谦逊机智,情真意切。

这两个师弟的表现与子路刚好相反,或许从这种实实在在的对比中,从老师意味深长的“哂之”中,子路应该躬身自省,明白些什么吧。

孔子就是这样,不多说一句话,更不动辄批评、呵斥,而是引导学生谈理想,谈志趣,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在老师不经意的暗示中,明白自己的行为习惯、礼仪修养应该如何定位和规范。

孔子用冉有和公西华的谦逊温和来教育子路,也用子路的果敢自信来鼓励冉有和公西华,这种用心良苦的活动(谈话)安排的确体现了孔子教育智慧的新颖和深刻。

通观《侍坐》全文,我们发现,孔子对学生谈理想,谈志趣,除了对子路“出言不逊”稍有不满之外,基本上都是肯定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甚至为学生有远大理想,高雅志趣而感到欣慰、自豪,这让我想起了现在正流行的“赏识教育”,孔子是不是也是在搞“赏识教育”呢

我看是的,《侍坐》章结尾一段体现得非常明显。

对子路,孔子充分相信他的雄才大略和超强实力,对于冉有和公西华,孔子连用五个反问句来评价他们的理想,相信他们治国安邦,力堪重任,特别是对公西华,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得为之大

这不就是老师骄傲地夸奖学生吗

他认为公西华知书达理,娴于礼乐,完全超出了一般人,他不担当治国重任,更与何人呢

对于曾皙,孔子则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和理解。

结合前面的分析,我们几乎可以说,孔子总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为他们的未来着想,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相信他们的才华和能力,鼓励他们一试身手大展鸿图,而对于他们的不足和毛病,又总是委婉含蓄地批评教育。

这正是孔子“赏识教育”的思想精髓啊,感谢孔子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用自己的言行风范为我们今天如何当老师上了非常精彩的一课。

《侍坐》章是记人言志的文学作品,更是展示孔子师徒教育思想、教学观念和教育方法的教育随笔,我们完全可以从更多更新的角度挖掘出很多新颖的教育思想,作为语文教师,读作品,想孔子,思学生,反省自己,我们完全可以对比古圣先贤的教育经验而获得很多很多。

论语中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的若干问题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

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

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

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

《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

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相互谈论之语48章。

《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

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五四”运动以后,《论语》作为封建文化的象征被列为批判否定的对象,尔后虽有新儒学的研究与萌生,但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大背景下,儒家文化在中国并未形成新的气候。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前进,不能不使人们重新选择新生的思想文化,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诞生与发展。

然而,严峻的事实是,一个新型的社会,特别是当它步入正常发展轨道的时候,不能不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是任何一个社会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所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

特别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重新探索。

这使我想到人类的共性与个性,文化的共性与个性,民族文化的辩证否定本性。

同时,也使我感到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思想的价值之所在。

事实上,当我们摆脱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确立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并用它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就会发现其中的精华,《论语》便是其中之一。

不可否认,《论语》有自己的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

即使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文化发展的时代大潮中,《论语》中的许多思想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时代价值。

对此,我想就《论语》中有关的思想价值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论语》书中的“鬼神”思想

鬼神思想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神秘恐惧心理的表现,也是人类对人生命运的一种虚幻寄托。

就是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当代人的鬼神思想也时有所现,甚至人造神的现象也屡有发生。

那么,鬼神现象是否存在

科学的结论是否定的。

那么当代人为什么还有鬼神观念,甚至有的人深信不疑呢

这是社会存在与人心理的复杂性以及人的素质的缺陷性所致。

然而作为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在巫鬼势力旺盛、自然科学极不发达的时代,孔子是怎样看待鬼神的呢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

主张“敬鬼神而远之”(《雍也》)。

表明孔子对鬼神采取了非常慎重的态度。

鬼神是否存在,孔子并未多加评说,也不反对别人对鬼神的信奉,而是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同时,孔子平时也不谈论怪异、暴力、叛乱、鬼神,他认为这些都是对人无益的事情。

有一次,孔子生病,子路请求代老师祷告。

孔子说:“有这回事吗

子路回答道:“有的。

《诔》文上说:‘为你向天神地祗祷告’。

孔子说:“如果是这样,我早就祷告过了,可为什么还会生病

还有一次,季路请教怎样事奉鬼神,孔子说:“活人我还不能事奉,怎么能去事奉鬼神

孔子虽然不反对别人信奉鬼神,但作为他自己对鬼神是抱有怀疑态度的,虽然他不能证明鬼神是否存在,但他自己是不相信鬼神的。

这说明孔子已具有无神论的思想萌芽,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

这作为孔子的世界观,对其思想具有重要影响。

二、关于如何做人的思想及其价值

《论语》作为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许多篇章谈到做人的问题,这对当代人具有借鉴意义。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

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雍也》)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

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

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视“仁德”。

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

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

孔子说:“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

孔子还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里仁》)“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

(《季氏》)充分说明仁德的价值和力量。

那么怎样才能算仁呢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颜渊》)也就是说,只有克制自己,让言行符合礼就是仁德了。

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礼,天下的人就会赞许你为仁人了。

可见“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

当然孔子还提出仁德的外在标准,这就是“刚、毅、木、讷近仁。

(《子路》)即刚强、果断、质朴、语言谦虚的人接近于仁德。

同时他还提出实践仁德的五项标准,即:“恭、宽、信、敏、惠”(《阳货》)。

即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

他说,对人恭谨就不会招致侮辱,待人宽厚就会得到大家拥护,交往信实别人就会信任,做事勤敏就会取得成功,给人慈惠就能够很好使唤民众。

孔子说能实行这五种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当然,在孔子看来要想完全达到仁是极不容易的。

所以他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那就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颜渊》)即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就可以不背离正道了。

同时也要重视向仁德的人学习,用仁德的人来帮助培养仁德。

而仁德的人应该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达到也帮助别人达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

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

其三,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

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

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籍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

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做人要全面发展呢

这里体现了孔子对人的社会性的认识,以及个人修养的相互制约作用,他说:“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泰伯》)即:诗歌可以振奋人的精神,礼节可以坚定人的情操,音乐可以促进人们事业的成功。

所以,对于个人修养来说,全面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三、关于君子人格的塑造

《论语》许多篇幅谈及君子,但这里的君子是一个广义概念,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同于平凡的人。

为实现这一目的,《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

其一,“君子不器”。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样,而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卫灵公》)也就是说,君子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它,用忠诚来完成它,否则就谈不上君子。

其二,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

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就必须重视仁德修养,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

同时曾子认为,君子重视仁德修养还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规范:一是“动容貌,斯远暴慢矣”;二是“正颜色,斯近信矣”;三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泰伯》)。

也就是说,君子要严肃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脸色,注意自己的言辞。

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对你尊敬,信任,温和。

同时,孔子还认为“君子泰而不骄”(《子路》);“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亡不已知也。

“君子疾得世而名不称焉。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卫灵公》)即作为君子应心境安宁而不傲慢,态度庄重而不与人争吵,能合群而不结党营私;君子要重视提高自己,在有生之年对社会多做贡献。

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君子的修养。

其三,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孔子认为,君子除了自我修养,还要重视用“戒、畏、思”几项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季氏》)这些思想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君子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要随时注意戒除个人的欲念;二是处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无忌惮;三是认真处理,随时严格要求自己。

其四,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

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还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

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君子谋道不谋食。

“君子忧道不忧贫。

(《卫灵公》)“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里仁》)也就是说,作为君子只有重视道义,追求道义,才能与小人区别,才能真正体现君子的精神。

同时,孔子还认为,君子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即所谓:“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里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为政》)

四、关于学习的态度、方法和目的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

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

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

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

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 世俗所累。

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雍也》)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

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

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

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

孔子在和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

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

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其三,关于学习的内容。

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

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

即文化知识,品德修

《论语》中(颜渊)”有关爱情的语句一定要是所有的!

颜渊中没有关于爱情的额。

下面是全文。

【原文】

12•1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1)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3)。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4)斯语矣。

【注释】

(1)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

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2)归仁:归,归顺。

仁,即仁道。

(3)目:具体的条目。

目和纲相对。

(4)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

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

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

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评析】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

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

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

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

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

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原文】

11•2 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3)斯语矣。

【注释】

(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

(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

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

(3)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

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

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评析】

这里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的一段话。

他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

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成为后世遵奉的信条。

【原文】

12•3 司马牛(1)问仁。

子曰:“仁者,其言也讱(2)。

曰:“其言也讱,斯(3)谓之仁已乎

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注释】

(1)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学生。

(2)讱:音rèn,话难说出口。

这里引申为说话谨慎。

(3)斯:就。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

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

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

【评析】

“其言也讱”是孔子对于那些希望成为仁人的人所提要求之一。

“仁者”,其言行必须慎重,行动必须认真,一言一行都符合周礼。

所以,这里的“讱”是为“仁”服务的,为了“仁”,就必须“讱”。

这种思想与本篇第1章中所说:“克己复礼为仁”基本上是一贯的。

【原文】

12•4 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做一个君子。

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

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

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评析】

据说司马牛是宋国大夫桓魋的弟弟。

桓魋在宋国“犯上作乱”,遭到宋国当权者的打击,全家被迫出逃。

司马牛逃到鲁国,拜孔子为师,并声称桓魋不是他的哥哥。

所以这一章里,孔子回答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君子的问题,这是有针对性的,即不忧不惧、问心无愧。

【原文】

12•5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译文】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

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

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评析】

如上章所说,司马牛宣布他不承认桓魋是他的哥哥,这与儒家一贯倡导的“悌”的观念是相违背的。

但由于他的哥哥“犯上作乱”,因而孔子没有责备他,反而劝他不要忧愁,不要恐惧,只要内心无愧就是做到了“仁”。

这一章,子夏同样劝慰司马牛,说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那就会赢得天下人的称赞,就不必发愁自己没有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原文】

12•6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1),肤受之愬(2),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

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3)也已矣。

【注释】

(1)浸润之谮,谮,音zèn,谗言。

这是说像水那样一点一滴地渗进来的谗言,不易觉察。

(2)肤受之愬:愬,音sù,诬告。

这是说像皮肤感觉到疼痛那样的诬告,即直接的诽谤。

(3)远:明之至,明智的最高境界。

【译文】

子张问怎样做才算是明智的。

孔子说:“像水润物那样暗中挑拨的坏话,像切肤之痛那样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的了。

暗中挑拨的坏话和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远见的了。

【原文】

12•7 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

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

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

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

孔子说:“去掉军备。

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

孔子说:“去掉粮食。

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评析】

本章里孔子回答了子贡问政中所连续提出的三个问题。

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

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

这体现了儒学的人学思想。

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原文】

12•8 棘子成(1)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

驷不及舌(2)。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3)犹犬羊之鞟。

【注释】

(1)棘子成:卫国大夫。

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称为夫子,所以子贡这样称呼他。

(2)驷不及舌:指话一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

驷,拉一辆车的四匹马。

(3)鞟:音kuò,去掉毛的皮,即革。

【译文】

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仪式干什么呢

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

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

【评析】

这里是讲表里一致的问题。

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以了,不须外表的文采。

但子贡反对这种说法。

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

【原文】

12•9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盍彻乎(1)

曰:“二(2),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释】

(1)盍彻乎:盍,何不。

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

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

(2)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译文】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

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

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

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

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

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

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

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

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

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原文】

12•10 子张问崇德(1)辨惑(2)。

子曰:“主忠信,徙义(3),崇德也。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4)”

【注释】

(1)崇德:提高道德修养的水平。

(2)惑:迷惑,不分是非。

(3)徙义:徙,迁移。

向义靠扰。

(4)诚不以富,亦祗以异:这是《经•小雅•我行其野》篇的最后两句。

此诗表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子对其丈夫喜新厌旧的愤怒情绪。

孔子在这里引此句,令人费解。

【译文】

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

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

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

(正如《诗》所说的:)‘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

【评析】

本章里,孔子谈的主要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他希望人们按照“忠信”、“仁义”的原则去办事,否则,感情用事,就会陷于迷惑之中。

【原文】

12•11 齐景公(1)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注释】

(1)齐景公:名杵臼,音chǔ jiù,齐国国君,公元前547年 ̄公元前490年在位。

【译文】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

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齐景公说:“讲得好呀

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评析】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使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弑君父之事屡有发生,孔子认为这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

所以他告诉齐景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这样的等级秩序,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

【原文】

12•12 子曰:“片言(1)可以折狱(2)者,其由也与(3)

子路无宿诺(4)。

【注释】

(1)片言:诉讼双方中一方的言辞,即片面之辞,古时也叫“单辞”。

(2)折狱:狱,案件。

即断案。

(3)其由也与:大概只有仲由吧。

(4)宿诺:宿,久。

拖了很久而没有兑现的诺言。

【译文】

孔子说:“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

子路说话没有不算数的时候。

【评析】

仲由可以以“片言”而“折狱”,这是为什么

历来有这样几种解释。

一说子路明决,凭单方面的陈述就可以作出判断;二说子路为人忠信,人们都十分信服他,所以有了纠纷都在他面前不讲假话,所以凭一面之辞就可以明辨是非;三说子路忠信,他所说的话决无虚假,所以只听其中一面之辞,就可以断定案件。

但无论哪种解释,都可以证明子路在刑狱方面是卓有才干的。

【原文】

12•13 子曰:“听讼(1),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2)乎

【注释】

(1)听讼:讼,音sòng,诉讼。

审理诉讼案件。

(2)使无讼:使人们之间没有诉讼案件之事。

【译文】

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也是一样的。

重要的是必须使诉讼的案件根本不发生

【原文】

12•14 子张问政。

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文】

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

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评析】

以上两章都是谈的如何从政为官的问题。

他借回答问题,指出各级统治者身居官位,就要勤政爱民,以仁德的规定要求自己,以礼的原则治理国家和百姓,通过教化的方式消除民间的诉讼纠纷,执行君主之令要切实努力,这样才能做一个好官。

【原文】

12•15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

【注释】

(1)本章重出,见《雍也》篇第27章。

【原文】

12•16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

小人则与此相反。

【评析】

这一章所讲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这句话出自春秋孔子的古代文学作品《论语·宪问》。

原文:

子曰:“莫我知也夫

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

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

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译文: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

子贡说:“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您呢

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公伯寮其如命何

扩展资料:

《论语·宪问》从“为己”的基本理念来看,修己不是消极地顺应他人和环境,消极地遵守外在的、固定的行为准则,而是积极地充实、完善自我,是培养内在的精神生命力。

这也就是说修己是为求得自我觉悟。

孔子多次讲到的“耻”,就是指一种自我觉悟,即摆脱盲目和麻木不仁的状态,认识到自己某种思想、言论和行为的丑恶,从而从内心产生一股巨大的自觉的精神力量,追求

孔子在各种场合强调,不要以任何外部事物来妨碍对内在的完美的自我的追求。

本篇对于修己要达到的目标—理想人格,作出了许多规定。

孔子所期待的理想人格不是单一的,更不是心胸狭隘、思想贫乏、循规蹈矩的人,而是一个具有不竭的精神动力完善自身、全面地发展自身、自觉地提升自己精神境界的谦谦君子。

这一篇孔子的言论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宪问

孔孟思想的不同

一、人格上

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

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激进。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

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历经磨难,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

不仅如此,孔子也善于、肯于向别人请教。

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倾向激进,并强调“格”、“气节”。

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

2、仁与仁政

从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

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孔子的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体系,仁分为成德之仁和为政之仁两个方面:成德之仁要求个人在爱的基础之上,遵守一系列的道德规范,实施以忠恕为核心的方法体系以塑造个人的完美人格。

为政之仁就是把道德作为政治的基础,以周礼为落脚点,通过正名回复周礼。

成德之仁是出发点,为政之仁是目的。

成德之仁主张仁的核心精神是“爱”,“爱人”是“仁”的基本内容。

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

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他的仁学思想是继承孔子仁学的核心基础之上的,通过鲜艳的“人皆有不忍之心”,得出仁政,要求执政者“保民而王”:贵民是其核心,以德配君和制民之产是对贵民思想的落实。

仁政与孔子的思想相比,更加具有制度化和体系化的特征。

扩展资料

孔孟—世界影响

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文化是唯一从未中断、延续至今的一种文化。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能远播海外,以伟大的人文精神—人道(人文)、仁道、文明、和谐、中道思想辐射到周边国家,形成广大的儒家文化圈。

这充分说明了孔子思想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所以,孔子早已是属于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孔子,孔子的思想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易经》的“以同而异”(求同存异理论来源)、“与时偕行”(与时俱进的出处)“和谐社会”(保和太和、万国咸宁)思想都成了世界共同遵循的治国方略。

儒学早在汉唐时期便超出中国范围,向东南亚和东北亚国辐射,形成“儒教文化圈”。

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孔子创立的儒学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而且是东亚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文明精神,在世界思想史和世界文明史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孟

结合论语说说怎样才能做到仁25字

论语的“仁”就是“忠恕”而已。

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别人宽恕,就能做到仁。

孔子在这里提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圣人”理念。

同时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样做到“仁”的重要原则。

这是孔子论述的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论语原文]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古文今译]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

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

实行仁,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要领。

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论语原文]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古文今译]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役使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自己生活的圈子里也没人怨恨(自己)。

[个人浅析]这里孔子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

一是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

[论语原文]司马牛问仁。

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

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古文今译]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

司马牛说:八祷吧髦兀 饩徒凶鋈柿寺穑俊笨鬃铀担骸白銎鹄春芾?眩 灯鹄茨懿簧髦芈穑俊?[个人浅析]“其言也讱”是孔子对于那些希望成为仁人的人所提要求之一[论语原文]攀迟问仁。

子曰:“爱人。

[论语原文]樊迟问仁。

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古文今译]樊迟问怎样才是仁。

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

即使到了外国(外地),也要这样做。

[个人浅析]孔子认为“恭”、“敬”、“忠”是仁的基本内涵。

[论语原文]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古文今译]孔子说:“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

[个人浅析]孔子把刚毅果断、言行谨慎、朴实无华做为“仁”人要具备的的气质。

[论语原文]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古文今译]子张向孔子问仁。

孔子说:“能够将五种品德推行到社会上的,就是仁人了。

子张说:“请问哪五种。

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

孔子的最高境界是仁,但这不是个人处世的匹夫之仁或小恩小惠妇人之仁,而是治理有方为民 造福的大仁大义;“克己复礼,仁在其中”,好象仁这个境界很容易达到,但孔子说的不是一 人个人的仁,而是有权势在手的统治者的仁,要这些人克服自己的私心欲望,遵守秩序,有步骤 地管理国家,这决不容易,自古极少数大权在手的人能做到;连孔子自己也不好意思说能做到,只敢说自己好学,常自我反省,希望能接近仁。

孔子与“仁”的学说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

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

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

那么,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一些什么特征呢

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那么,孔子所谓的“仁”究竟是指什么

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针对不同主体对象,孔子所阐述的“仁”的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这样一来,就给不同的价值主体在施行“仁”的过程中造成了理解上的自由空间,任何一种学说都可以从孔子的论述中找到其需要的理论根据。

具体说来,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孔子的“仁”:一、对待“仁”的态度。

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

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

表明孔子认为“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态度端正,就可以实现“仁”的要求。

孔子强调在内心的价值观念上首先要明确对“仁”的态度,孔子这种在内心深处对“仁”的价值追求的思想,被后来的孟子引伸为“四端说”理论。

孔子对“仁”的思想的重视,表明“仁”的思想和学说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

二、“仁”的价值内涵。

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

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

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

从理论源头上考察,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

“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河蟹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

不仅如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

三、“仁”的表现方式。

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

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

“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来考察自己的思想,是达到崇高境界的前提条件。

孔子“仁”的表现方式还体现在时时处处以人为主,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一切围绕“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

在孔子看来,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

四、“仁”的实践价值。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

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

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 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

孔子思想为后来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内圣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论参考,其中的某些行为甚至完全被后人所吸取,成为儒家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

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以爱人之心协调人际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谈孔子教育思想中哪一观点对你最有启迪

孔子教育思想探微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许多宝贵的教育主张和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

他的这些教育经验和原则,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宝贵遗产,至今仍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

孔子教育思想探微

厦门六中 杨书松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许多宝贵的教育主张和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

他的这些教育经验和原则,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宝贵遗产,至今仍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

一.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应该是\"有教无类。

在孔子之前,贵族阶层垄断了文化教育权,平民阶级没有受教育的可能,教育仅仅是局限在最高统治阶层范围之内的事,办教育的目的,也只是为统治者培养接班人。

学校的贵族化,阻碍了文明的普及与发展,也扼杀了平民百姓的求知欲望。

孔子从三十岁左右开始,便打破历史的陈规,创办私学,明确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思想。

他认为,凡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而从善,应该一视同仁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教育不能被贵族所垄断。

这一教育思想的提出,开创了文化下移和普及教育的新道路,是中国教育史上划时代的革命创举,也是人类教育史上一项很有革命意义的突破。

孔子所创设的私学,也成了中国教育史上与\"学在官府\"相对立的\"学移民间\"的划时代的标志。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他一生教育实践的总结。

他不分阶级,不分贵贱,不分地域,不分贤愚,只要虚心向学,\"自行束修(十条干肉)以上\",他一律谆谆进行教育(《论语·述而》)。

孔子所招收的学生,除南宫敬叔和司马牛外,其余多出身贫贱。

孔子从办学开始,直到73岁病逝,即使是在鲁国从政(任大司寇等职)和周游列国的十几年中,也没有中断过他所酷爱的教育事业。

他坚持不懈地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发展私学,用一生的心血和生命,谱写了成效卓著的教育事业的凯歌,在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历史上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一个人几乎用了成年之后的所有时间从事教育工作,培养出这么多有用的人才,真可以称得上诲人不倦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自古以来人们对孔子的称颂,也是孔子高尚师德的主要内容。

孔子经常以此来要求自己。

当他的学生以\"圣\"和\"仁\"来称赞他时,他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论语·述而》)孔子教育学生,不但诲人不倦,而且毫无隐瞒,因而赢得学生们对他的无限尊敬和景仰。

孔子死了,学生们如同死了父母一般,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守孝三年。

子贡深得老师器重,师生之情胜过父子,他为孔子守墓长达六年。

有这样诲人不倦的老师,才能有这种守庐三年、六年的学生。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在教育教学方面,孔子有许多发明创造。

其中有些创见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来看,也仍不失其真理的意义。

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就是其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

由于孔子在教育方针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招收学生时也做到来者不拒,这样,学生之间,在年龄、性格、爱好、智力、能力、品德、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以及意志力等方面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孔子曾对有的学生作过评价: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论语子路》)

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同上)

由此足见他对学生们的了解。

为了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他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在教学中\"因材施教。

以《论语》中孔子对学生请教\"仁\"的不同回答为例,就可说明这个问题: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十二)

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同上)

司马牛问仁。

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

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同上)

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同上)

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阳货》十七)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他心目中的最高道德标准。

五个学生请教这同一问题,孔子的回答针对每个人的特点而各不相同。

颜渊是孔子的学生中对他的思想理解得最好的一个,所以孔子对他的回答比较深刻、抽象,涉及到礼与仁的关系。

仲弓即冉雍,有为政的才能,孔子认为他\"可使南面\"(《论语·雍也》,意即可以做一个地方的长官),所以当仲弓请教仁德时,孔子的回答就侧重于仁德在为政中的应用。

司马牛\"言多而躁\"(《史记·仲尼列传》),孔子告诫他仁德的人话不多,说起话来好像是迟钝的样子,以此来纠正他性格上的偏差。

樊迟的理解能力比较差,所以孔子对他的回答比较具体,告诉他仁就是要爱别人。

子张有时过于偏激,办事情好走极端,这种人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则显得不厚道。

所以当他请教仁德时,孔子讲得比较具体细致,告诉他如何与人相处。

再看一个事例: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曰:\"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

这一章具体阐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

宋朱熹对此注释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才。

(《论语集注》)同一问题,由不同的学生提出,孔子针对冉有和子路不同的性格特点,用扬长避短的方法来完善他们的德业修养,为后人提供了一堂生动的因材施教的示范课。

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他们智力高下的不同\"因材施教。

根据这一原则,他深入了解学生们不同的志趣、智慧和能力,掌握每个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

他把较为出色的学生分为四个专业: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论语·先进》)

孔子因材施教,所以各有所长。

他划分专业,分科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有首创之功。

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于如何传授知识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传统教育偏重于记忆和理解,因此在教育方式上注重填鸭式的灌输而忽视启发式的引导。

它把学生摆在被动接受的位置上,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发挥与培养。

这种教育方法违背了人具有创造能力,希望实现自己才能的本性。

久而久之,必然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与压抑,跟不上的学生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失去兴趣,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甚至会失掉好学上进的品质。

其实,这种倾向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也是大相径庭的。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论语·子罕》)这是颜回多年追随孔子学习的切身感受,他总结概括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

孔子追求的教学效果,是学生具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这是孔子长期教育实践的经验总结,他的着眼点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学生而言,能够举一反三,是要具备\"悟性\"的。

悟性人皆有之,但高低不同。

颜回能够\"闻一以知十\",而子贡只能\"闻一以知二\"(《论语·公冶长》)。

教师的职责便在于启发学生的悟性,悟性开发了,一通百通的\"奇迹\"便会出现。

朱熹《观书有感》诗云:\"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说的就是这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现代教育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其主导思想与\"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学原则是一致的。

孔子的这一思想,在他与子夏的一次谈话中得到体现: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

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

子夏对于《诗经·卫风·硕人》中几句诗的深刻含义不太了解,就此请教孔子。

听了老师的解释后,子夏由\"绘事后素\"联想到礼和仁的关系。

在孔子的理论中,礼的作用是文饰,是外在的形式;而仁是内在的感情,是更为深刻的东西。

仁比礼更为重要。

如果说子夏是从书本的道理联想到社会的道理,那么,子贡就是由社会的道理联想到书本的道理: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子贡经过孔子的启发,悟出了做学问必须精益求精的道理,并引用《诗经·卫风·淇奥》中的诗句为例证,受到老师的嘉许。

能闻一知二,告往知来,已具备了学习富于联想的《诗经》的条件了。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启发式教学的根本思想,就是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好学,乐于学,使各种不同程度、不同性格、不同智力水平的人,都从自己的起点上,循序渐进,这便是循循善诱。

总之,循循善诱是孔子教育思想中一条重要的原则。

如果分开来讲,就是由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寓教于乐的兴趣式教育和循序渐进的阶梯式教育三部分组成。

三.学思并重,传习结合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工作,他把\"教\"和\"学\"理解为一个整体,主张\"教\"、\"学\"并重。

他不仅总结出了一系列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而且还提出了一些学习原则和学习方法。

学思并重,传习结合便是其中重要内容。

孔子主张学与思并重,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的精辟见解。

东汉包咸《论语集解》注释说:\"学不寻思其义,则罔然无所得;不学而思,终卒不得,徒使人精神疲殆。

(《十三经注疏·为政第二》)孔子自己十分重视学习,他曾经说过: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冶长》)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

孔子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可以说正是由于他具有这种\"学而不厌\"的精神。

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说读书而不动脑筋,不思考,完全相信书本上说的,就容易受书的欺罔。

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孔子指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他认为,自己不动脑筋,不独立思考的\"道听而涂说\",是\"德之弃也。

(《论语·阳货》)

相反,如果只是苦思冥想而不读书,不通过读书继承前人的知识,就会\"殆\",就会疑而不决。

正像韩愈所说:\"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师说》)孔子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

翻开《论语》,其开篇第一句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这也是孔子教人为学的方法。

三国魏王肃说:\"学者以时诵习之。

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怿。

(《十三经注疏·学而第一》)《或问》说:\"学是未知而求知的工夫,习是未能而求能的工夫。

(《朱子语类·论语二》)不论是学还是思,都是停留在头脑中的一种认识活动,而孔子讲的习,则是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的一个过程,是教育的一个环节。

所谓传习结合,对于教学过程来说,就是把传授和练习相结合;对于学生而言,就是要把接受知识和练习、实习相结合。

要获得知识,必须通过学习;要巩固知识并实际应用,只有通过时时复习和演习,从复习旧知识中推衍出新知识,扩大知识面,内心感受获得新知识的喜悦。

只有通过复习和实践,才能使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中庸》把孔子提出的学习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五个阶段实际上是以\"思\"为基本特征的\"学-思-行\"三个环节。

习包括在行之中,它要求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以致用。

以学《诗》为例,孔子说过:\"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

规》这本书到底讲的些什么啊

规》是清朝康熙年间著名学者、教育家,山西新绛县人李毓秀编写的少儿启蒙读物,和流传甚广的同样是少儿启蒙读物《三字经》等的不同,它主要是指导儿童如何做人的书。

书中对在家庭中生活中怎样做到孝顺父母,兄弟姐妹怎样和睦相处,出外怎样对人彬彬有礼,以及一个人的言语行动方面应注意什么,交什么样的朋友,如何读书等都做了详尽的指导。

书中始终贯穿着孔子的儒家思想,总叙首句“规 圣人训”即点明该书出自孔子学说,其后“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则是《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缩写而成。

因为李毓秀是研究四书的,所以书中内容采用的多是“四书”的内容,又因为《规》针对的是教育儿童学会做人的书,所以书中采用的多是“诚意,正心,修身”方面的内容,如:“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是《论语 阳货》中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的具体解释;“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则是《论语颜渊》中孔子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直接引用;至于礼仪和如何读书等方面的内容多采用的“五经”之一《礼记》中《礼记 曲礼上》内容和朱熹的《朱子童蒙须知》的内容。

全书言简意赅,三字一句,只有1080字,内容却博大精深,书中用的最多的是含有“勿”,“不”,“为”,“无”等告戒孩子们的话,其中:“勿”,43个,“不”,25个,“为”10个,“无”9个,一字一句就像一位敦厚的长者谆谆告诫孩子们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对孩子们从心理上到行动上循循善诱。

规》与同是流传甚广的其他儿童启蒙读物的区别:《三字经》包含了很多生活中的常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千字文》不仅是儿童的启蒙教材,更由于教材中的“千字”用的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书法作品中拓出的1000个不同的汉字(实用994个,有六个字重复),所以历朝历代又都把它作为儿童练习书法及认字之用;《百家姓》则基本上是朗朗上口的识字课本;《幼学琼林》对许多风土人情方面的词语做了介绍;《龙文鞭影》收辑了管宁割席,毛遂脱颖,王祥求鲤,塞翁失马等流传甚广的典故,可称之为典故大全。

与这些侧重于知识、识字、练字方面对少儿启蒙培养的启蒙教材不同的是,《规》不重文采,不重典故,不重知识面的大而全,它侧重于对做人能力的培养,为孩子们长大后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做准备。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由于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使人们看到了知识给人带来了经济上,社会地位上的深刻变化,使人认识到了知识能改变人的命运。

所以对教育子女都热衷于对知识的培养和灌输,想让孩子追求高品质的生活。

但古人却看的更深,看的更远。

他们看到除了知识能使人改变命运外,更看到了做人的不同给人带来一生的兴衰与荣辱。

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学会做人更加重要,所以更看重的是对孩子“做人”能力的培养。

对不同的人来讲,知识改变了命运,但改变了命运之后的人的命运各有各的不同,即使是同一知识层面的人也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

对同一个人来讲,虽然知识改变了命运,但是,再往后呢

改变了命运之后的又有什么命运呢

所以古人看重的不是孩子的前二三十年的命运,更看重的是孩子一生的命运,一生的兴衰与荣辱。

人生中的顺境和逆境有时选择权在于自己,在于自己如何做人。

学会做人非常重要,不知道如何做人,人有可能在人生之路上走到邪路,歪路上去,成为危害社会的坏人;成为排挤,诋毁他人的小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知识可能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学做人却不会,并且在一个人认知怎样做人的过程中又同时受到周围错综复杂环境的影响,它是一个修心养正的长期过程。

但它的影响却既深又远,不光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而且他做人的方式,人生观,价值观更能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影响到子孙后代的幸福。

规》全书共有360句,暗合了农历一年360天,也许是让孩子一日一句,一年一年,周而复始地按照《规》的要求去做吧。

规》不仅是指导儿童如何做人的启蒙教材,更因为它的内容多取自于儒学经典“四书”,所以对成人修身修心也非常有益处。

规》是一本可以让人受益终身的书,它和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和一个人的家庭幸福息息相关。

规》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很重要,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蕴含着为人处世的玄妙,如果人们能够按照《规》一字一句的要求去做,人生之路会更顺利些,少走一些弯路;家庭成员之间会更和睦些,少些吵闹和争端,居家过日子则会更幸福些。

经典名句有哪些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9、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23、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2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3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3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4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4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4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4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

50、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5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5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

5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5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5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5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5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5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59、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60、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

6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

6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三国曹操短歌行)

6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6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6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

66、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西晋陈寿三国志)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

6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6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南朝萧铎

7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7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72、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赠萧禹)

7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7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7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7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

77、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唐李白上李邕)

7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唐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

7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8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

8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

82、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唐李白江上吟)

8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8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8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87、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唐杜甫)

88、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8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9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91、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励志名言 www.lz13.cn)

92、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唐韩愈调张籍)

9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

9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刘禹锡秋词)

95、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96、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

9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陋室铭)

9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唐刘禹锡陋室铭)

9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琵琶行)

100、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白居易长恨歌)

10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10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

10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

104、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刘希夷)

10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

10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107、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

108、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唐贾岛剑客)

109、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绅悯农)

11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李贺南国)

1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11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11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

11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

115、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

116、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李商隐)

117、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唐僧云览)

11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五代李煜乌夜

119、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五代晏殊蝶恋花)

1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21、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12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123、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12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朱淑真生查子)

12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梧)

12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2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28、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29、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13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13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132、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宋王安石)

13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冬景)

13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13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13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13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13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宋苏轼水调歌头)

13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140、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宋李清照五陵春)

14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

14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宋李清照如梦令)

14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

14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14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46、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病起书怀)

14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48、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21231/169519.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