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_1800字

《观念的水位》读后感1800字

来自于有中国知母之称的刘瑜,早在几年前读过她的两本书,一个是《送你一颗子弹》,关于生活的鸡零狗碎也能给她写出一番生动的味道,另一本是《民主的细节》,这本书大概算是我对于政治的启蒙,让我试着认识政治这个东西“权力的制衡、程序正义”,不管在国家或者团体中,对于我们这些小民是护身的东西。

第三本书就是这本《观念的水位》,三四年前没有读完书重读(现在读起来有些东西可能会相对与当下有些出入),读起来还是有一点点走神,关于他处与此处的政治认知上还是有些吃力,可能和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大众娱乐的时代有关吧,不问国事问八卦,深度思考在磨糊。

别处的政治常常在意民主、民意这个事情,一些些小事都会有民意参与、决策,而不是当政者一拍掌就定乾坤。当然,在现实中中民主民意也有惹麻烦的时候。民意常常是不理智的,被煽动的,一群不懂某个领域的人,对事件不甚了解的人在外来情绪煽动下的行动。比如英国脱欧,经济学家都不敢轻易下的判断,民意轻而易举的投下了一票。民主决策也拖慢了大部分重大事件建设的进程。似乎在我接触到有限的议政人中,是支持自家国家的民主专政居多,也许因为它加快了发展,便利了管理。作者提到的的土地政策在大陆到台湾的过程,也许印证了快慢、自由民主与专政之间的差别吧:“要造就翻天覆地的急速变化,激进主义的前提必然是“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从而为一元化体制铺平了道路,而自由主义则意味着人人各自为政,只通过一只“看不见的手”形成合力。激进主义交给你一个救世主,而自由主义仅仅是将你交还给你自己。而一个强大到可以给你一切的政府,一定也强大到可以拿走你的一切。一个健康政治制度的真谛在于制衡,而不仅是民粹。一个好的民主制度不仅仅在于选举的“那一刹那”政治家是否赢得了高选票,而且在于两个“刹那”之间的岁月里,能够有制度性制衡来推动不同机构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协商互动。一个只注重垂直呼应民意而忽视水平制衡的政府,也许合法性很高,但是合理性很低。”

我不懂哪好哪坏,估计权威人士也很难给出结论,估计只有时间有答案:“历史也许会以进两步、退一步的方式螺旋式前进,某代人可能会在那倒退的一步中度过倒霉的一生,但我相信在所有的专制者中,时间是最专制的那一个。很多时候,人类一不小心误会了自己,把自己想象得太过聪明,或者不够聪明,而时间总是不徐不疾地将误会澄清。”

“一个人“看到”一个事物并不等于他能“看见”它,人们往往需要穿过重重固有的意识形态才能看见自己所看到的东西。说得如此饶舌,意思只是,“视而不见”其实更合乎许多人认知的惯性。”思维的固化是一个比较可怕东西。所以说思维解放才能开始真正的解放,经历更多的事,走更多的路,读更多的书,去遇见一个思维更多元,更易于接受各类事情的自己,而不是守在自我偏执的角落里。

没那么容易绝望。“我一个剩女朋友在恋爱屡屡碰壁后说:其实,彻底绝望还挺难的。我想也是。一杯水摆在那里,对于口渴的人,想要忘记它的存在,肯定很难。”作者的比喻打得太能让我共鸣,虽然无果,可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年龄渐长,反而能更淡定地等候。莫慌乱,先搞好自我,自我是一个深渊,它如此庞大,爱情不可填补。

“我无亲无故的生活基本上就是这样车水马龙起来的。我和自己的关系由此也从愤恨、厮打、打累了各自坐在角落里气喘吁吁走向了和解乃至同舟共济。”似乎看到了自己最近几年走过来的样子,慢慢从躁乱,到适合自己的有序生活,读书,运动,追喜欢的人,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的精致一点点,种几盆花,养几个鱼,有个小书架,上面有我的照片墙,有一个可以偶尔喝茶的茶具,小小的房间里有一点点芬芳的味道。看起来有一些穷人的瞎矫情,那又怎样,美是对空洞的。有的人灵魂里就是住着宁静与对美的敏感,所以生命才鲜活。

“对现代化深恶痛绝,我想我之所以愿意做一个福山那样的、不那么酷的、不那么政治正确的、“现代化”拥护者,是因为我向往一个快乐的世界。而除了自由——哪怕放弃自由的自由,我想不出通向快乐的任何道路。”想起了高小松的那句:一生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学会在不成功的人生随遇而安,无论遭遇怎样的悲催,都能平静淡然,心安理得地混过漫长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

笔记比较凌乱,但比没倒回整理强一些些。记于归家的火车种,小凉。

以上~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1/16808.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