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读后感_1100字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读后感1100字

万种离别,皆以情诉

龙应台笔下有过野火焚烧的滚烫,我读《野火集》从未把她强调于【女】作家之女,可在《目送》此书,我却能清晰触摸到一位女文人的思考与情感。这不是贬义,她细腻而又特别的娓娓道来,让人沉迷。

文人有一颗如火又如水的心,敏感又炙热。这是上天给的天赋,也是上天给的刑罚。她的笔力太深,深到让我感觉如此之浅,任谁都可以品尝一番那种目送的味道。这本书写给儿子,写给父母,更是写给生死告别。我们习以为常的小事,或者是我们不以为意的离别,亦或是我们来不了纪念的情愫,还有我们写不出来的思虑。就在细枝末叶里,在安德烈离开家去往学校的背影里,在爸爸放弃开车快速衰败里,在妈妈送别爸爸之后折下来的那朵山茶花里。慢慢地,好像我们成长的过程一样,往后翻阅这本书,就能看到日常琐碎里包含满满的爱,离别的萧索与无奈。

第一卷如是说,有些路,只有我们一个人能走。父母的臂弯终将有限,雨打进来,风刮到脸上,也许会哭,也许会不知所措。可被生活推出来,就只能默默前行。他们会目送着我们的远行,我们也会目送着我们的后辈背影。周而复始,担忧只是必备的附属品,也只能是附属品了。而面对着衰老和死亡,我们又能做什么?我只看到了阴影慢慢地从各个方向卷来,死神的镰刀收割走龙先生一生思念故土的父亲,将来也会收割走脱离高速发展公路的母亲。而无论在何种境地,龙先生能做的,我们能做的,也是目送着,慢慢地看着他们离去。离别千万种,生死最重。

但谈到生死,又不止局限于这父母子女的依依离别。地雷夺取过许多鲜活的生命,还有中东战乱,首尔也曾鲜血淋漓,时代很残酷,普通人也有杀机。铺上一层冷静捎带着悲观的调子,生活已是不易,文人的娇嫩赤子之心已是忧心忡忡,生死又不算什么了。信魂魄,或信幽冥,生死界限这些都不算是什么。

到最后,就像书中描述的一样

我想有一个家,家前有土,土上可种植丝瓜,丝瓜沿竿而爬,迎光开出巨朵黄花,花谢结果,累累棚上。我就坐在那黄泥土地上,看丝瓜身上一粒粒突起的青色疙瘩,慢看……

慢的节奏,慢慢地接受。至亲至近的人要离别,至少有一个目送的过程。

情感细而密,就渗在字里行间。不是说一句话便要总结一句道理,就是衣食住行,一言一语的勾勒,我们经历过的,或者我们将要经历的,也可能有我们永不想经历的,随着缓缓流林我们眼里的文字让我们感知一番。不一定是作者的心境,但也是一种奇异的魅力。

如果我有了孩子,我应该会带着他一起看看目送孩子成长的忧虑。如果我和父辈和解,我应该也会念给他听,将来你老的时候,我也能慢慢地目送着你告别。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1/16884.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