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后感_1500字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读后感1500字

断断续续看完的这本《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不可多得的好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很多史学都侧重研究政治、军事、组织,但却对经济关注不多,这本书从财政的角度剖析中国历史,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观察我们这2000多年的发展。以史为鉴,今天的诸多制度、政策框架,多多少少都有着古代的影子,很多制度现象也能从历史中找到答案,豁然开朗。
大到治国,小到齐家,“钱”始终是基础。帝国财政不健康,即便拥有再强大的军队、再牛逼的能臣,也经不起一场小叛乱、一次小战争的打击。从汉武帝开始建立的财政制度,奠定了税收、国营、土地三大财源,贯穿2000多年,直至今天,国家经济也仍然以此为支撑。其实作者在书中对土地没有太多阐述,倒是对另一个财源——货币,着墨甚多。当然,前面三者是相对而言正规的途径,而货币,则大多是通过通胀来实现财富掠夺。这种吃的方式往往也会带来恶果,利用通胀来抵御财政危机的政府都走不远。从经济角度找到王朝更迭、周期变化的规律,我认为还是比较深刻的。
书中对历朝历代的经济制度剖析,总结起来就是:如何在提升集权(敛财效率)和避免财政扩张(敛财成本)、做大蛋糕和榨取民脂、应对外部威胁和保障内部稳定之间取得平衡,使得财政始终保持相对稳健,是一个王朝政权持续发展的根本。大量的制度其实都是围绕着这些矛盾设计的,否则,第一对矛盾通常会由于加强集权、实现敛财而导致冗官冗费的问题,拖垮财政,内部崩塌;第二对矛盾通常会导致国进民退、民间经济活力下降、社会板结,最终无法再从社会获得足够的财政收入;第三对矛盾则是压倒大多数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应对外部威胁==》巨额军费==》加速榨取民脂==》内部无法保持稳定==》内外交困==》王朝覆灭。
社会板结可能是“内部爆破”的最重要导火索,财政上,社会板结后,官僚集团、资本集团可以通过种种方式规避纳税,从而使得政府难以获得合乎经济发展水平的财政收入;经济上,资源得不到有效调配,民间活力下降,“蛋糕”越来越小;政治上,利益集团把持朝政,底层精英无法获得上升通道,民间声音难以上达,不稳定的因素增加。这样的社会结构是很脆弱的,一旦外部出现威胁,政府无法有效组织足够的力量进行应对,或者这个代价太大,引燃了内部矛盾,导致社会更迭。
两宋时期的金融创新出乎意料的先进,原来最初的纸币、准备金制度、货币发行制度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民间金融创新==》出台监管政策==》有利可图,政府收归国营,其实早在两宋已有先河。只是,民间的金融风险政府来监管、捂住,政府的金融风险,谁来监管?一旦印钞机开始启动,纵然再理性、再有道德感的政府,也难以控制住超发的欲望。
治理国家经济和企业经营管理真是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特别是对于集团公司,公司总部如何控制分部、事业部,如何应对外部竞争和市场波动,如何平衡投资和经营,如何平衡短期的经营压力和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国家财政安排太像了,所以读这本书,对企业战略也挺有借鉴意义的。
最后,如果要提点建议的话,书中对科技的影响分析还是少了一点。科技和产业的发展,会极大地影响到财政结构和制度设计的有效性。既定的技术水平下,财政的自我扩张、社会的板结,即便没有外部环境的剧变,始终也还是会慢慢走向灭亡更迭;但加入了技术变量,会差别很大,技术会打破社会板结,创造新的产业,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财政赤字,使得各个矛盾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得到加强。美国的发展,也是一部科技史的发展历程,当在资本、劳动力、土地的边际贡献达到极限的时候,技术创新通常能够创造出新的市场、带来新的税源,对政权和社会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期望作者更多好作品。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1/17947.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