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读后感_2600字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读后感2600字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最初知道这本《目送》就是通过微信很多公众号上对这段话的推送。
《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
《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作家龙应台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再推出思考“生死大哉问”的作品,这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书。
《目送》的扉页上写着:“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身边的人只能伴你走过一段路,而最终完成这次旅行的,唯有自己。
在书中,龙应台是一个温柔宽容的母亲,是一个耐心仁爱的女儿,她用柔软博爱、丰富细腻的情怀对家,对国,对贫穷的人,对青年的教育,对老年人的安顿,对环境,对大自然,都赋予了她独特的见解。
在本书中,我读到了一个别样的龙应台,随着她的视野,在领略她的生命旅程的同时,也体会我自己的人生。
家的含义
家是什么?
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
放学回来在楼道里就听见妈妈炒菜的声音;下班回家不用自己拿钥匙开门,轻轻一敲,就有熟悉的笑脸相迎;再寒冷的冬天,一家人在一起也不觉得冷!
对于龙应台,家的含义却不同。
有儿女在的地方就是家。
龙应台十六岁的儿子华安,到美国去作交换生一年。她送他,期盼儿子在长长的队列里朝她回首一瞥,她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她一直在等候,但是他没有,一次也没有。 留给她的,只有儿子的背影。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龙应台刚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的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拉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送她。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旁。
卸下她的行李,父亲重新爬上车,开动引擎,摇下车窗,伸出头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龙应台看着父亲的小货车,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转弯处看不见了。
此时的儿子,那时的自己,都成为了龙应台所见的两个背影,一前一后的两代人,用不同的方式,交织在她的生命中。儿子渐行渐远渐无言,父母渐行渐远渐不见。两个最亲的人,留下的却都是冷漠的背影。
龙应台姐弟三人带着时间错乱的母亲坐火车。
母亲反复地说:“我要回家。”
“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母亲的眼睛蓄满了泪光,声音凄恻。
他们都知道: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编区号、邮差能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滋滋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挂号拿印章来”……
最怕的就是如龙应台说的:“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却可以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这样的家,是夭折了的家,本该好好相爱的两个人,却形同陌路,冷漠到留给彼此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寂坐,独思。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国在,家在;国破时,哪里还有家?
亲情友情爱情
“所谓兄弟,就是家常日子平淡过,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择和承受。我们聚首,通常不是为了彼此,而是为了父亲或母亲。”
友情,就是每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的那句“你保重”,就是“相见亦无事,不来常思君”,就是可以深夜打着越洋电话,谈美、谈文章、谈文章的种种温情,就是时不时来个电话,扯东扯西,只不过就是想确认一下你还好。
作者所牵挂的还有一个可以用中文谈两岸,用英文聊莎翁的才子,中风昏迷,经月不醒。
“曾经相信过爱情,后来知道,原来爱情必须转化为亲情才可能持久⋯⋯”
心经
作家也是凡人。
龙应台此时正是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她会怎样平衡她的生活?她也要去银行、邮局、美容院,还有逛不完的菜市场。开会马上就要迟到,还惦记着给远方的儿子回email,开会时刚展开《心经》准备应对语言这种武器,又接到父亲的电话,原来他只是想让女儿陪他一起去参加同学会。
如此这般,又怎能做到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对大自然的认真
作者对待陌生事物的态度也极其认真。
她无意间听到一只鸟的叫声让作者心烦气躁,使她“紧张、心悸”、“万念俱灰”、“想出家坐禅”。想知道是什么鸟,却无从知晓。不料一朋友来访,听到此鸟叫后一句话解开心结“怎么香港也有杜鹃?”
由于每日听杜鹃鸣叫,她变得忧郁,所以查资料,了解了杜鹃这种鸟。“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她被一条长虫吓到,思想斗争后选择了放生,之后又查资料,了解其详。
读诗时一个词偶入眼帘,便一定要寻找出处。原来此“黄独”非彼“黄独”。
对社会
*一则关于学生自杀的新闻会引起她内心的不平,质疑学校的教育,惋惜那年华正好的生命!
*在旅行到战后的国家时,对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和后患深恶痛疾。
对父母
自从她把父亲的车“没收”之后,父亲逐渐变得少言寡语,抑郁寡欢。她从沙发上把父亲拉起来,边吟诗边扶着他走路;她给大便失禁的父亲擦洗,发现他“只有皮,没有肉”;她没有宗教信仰,却向比自己还年轻的喇嘛为父亲祈福!
最终,还是要面临目送。
“如果⋯⋯”人生没有如果!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母亲日渐糊涂,记不清女儿是谁,她一遍遍耐心地解释。她带着母亲去做、购物,为她涂指甲、化妆,就像母亲带着女儿一样,万般呵护。
父亲的离世让她对生命顿悟:“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永别。”
龙应台以她流畅的笔法写出了三代人的心情,让每一代读者都从中有所感悟:再多的遗憾不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想起了我每次送小学的女儿去上学,想起了每次在我眼前消失的她背影。“送君千里 ,终须一别。”迟早有那么一刻,我们要各走各的路,我有我的祈盼,她有她的追求。我内心深知,追不上,也无须追!
焦丹2017年8月4日于长沙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1/18218.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