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呼啸山庄》读后感_4500字

《呼啸山庄》读后感4500字

《呼啸山庄》读书有感

1.爱=希克厉的“默默陪伴”+林敦的“世俗优越”,而女孩们总是在“陪伴”和“优越”的反复权衡下兴奋、痛苦和摇摆(读《呼啸山庄》前十章的体悟)。

希克厉是一个“来路不明”的野孩子,林敦是“受人敬仰”的富家公子。在遇到林敦前,比起亨德莱(凯瑟琳·欧肖的亲哥哥),凯瑟琳更愿意与希克厉呆在一起,也享受着他的陪伴。然而,自从与林敦认识后,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她愿意为了林敦而隐藏自己最真实的一面(一个不受管教的野丫头),而变成一个表面上懂礼貌、守规矩,而实际上痛恨这些的贵妇小姐,她也为能在林敦家族获得恭维、称赞和爱慕而得意。

与此同时,当希克厉当着凯瑟琳的面,看不起林敦的富家公子做派时,凯瑟琳并没有表达出对礼貌和规矩的不满而符合希克厉。而当林敦看不起希克厉这个野孩子的卑贱时,凯瑟琳也没有不以为然。这实际上就是偏向林敦。

凯瑟琳最终嫁给了林敦,嫁给了“世俗优越”,但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当希克厉看清了世俗的残酷与冷漠后,他毅然决然的抛弃了自己的“含情脉脉”,开始不择手段地获取“优越”并逐步实施自己的复仇计划。希克厉逆袭了,但终究孤家寡人,芳华已逝,故人已去,令人唏嘘不已。故而,我得出了“爱”的理想状况,以及女生在爱情山路上的内心纠葛。

2.人性本善,但我们却看到了人性本恶

希克厉也曾幻想自己的父亲是中国皇帝,自己的母亲是印度的女王,但摆在他面前的冰冷事实却是:命中注定,他是卑贱的,没有人在乎他想什么、干什么和做过哪些努力,尽管已经过世的老欧肖曾经很宠爱他,给了他一时的优越感和自信心。或许希克厉的出生本就是个悲剧,无论老欧肖当年是否将其带回家,他终究会看清楚世间的沧桑、人情的冷暖,而以最世俗的方式在世俗中逆袭,并惩罚世俗中的弱者,变成那个自己曾经“最为痛恨”的那类人。

有些人努力攀爬并不是为了梦想、诗和远方,而是为了发泄心中尘封许久的不满;有些人抛弃了含情脉脉,而选择戴上冷漠、肮脏甚至丑陋的面具,也是为了不再受人欺负。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呼啸山庄尚且如此,那我们的世俗社会呢?

名著之所以称之为名著,无不对真实的人性作出拷问和反思。当我们果真了解了人性,才能真正探讨我们应该秉持何种人性,我为什么应该这样,以及我对于不同于自己的人性的态度。不了解人性而妄谈“我要做个好人”“吾乃正义之化身”,我认为是牵强附会的。

人性本善,但我们却看到了人性本恶。当善意味着欺凌和苦难时,当恶意味着携扶和幸福时,大多数人的选择都是显而易见的,少数人的“道德审判”显得苍白无力。人性善恶本无常,庙堂自知,社会自知。

3.我为什么喜欢你?我又为什么爱你?

凯瑟琳和纳莉之间有一段极有意思的对话。

“你爱埃德加先生是因为他漂亮、年轻、活泼、有钱,而且爱你。最后这一点,不管怎么样,没什么作用,没有这一条,你也许还是爱他;而有了这条,你倒不一定,除非他具备四个优点。”

“是啊,当然,如果他生得丑,而且是个粗人,也许我只能可怜他——恨他。”

“可是世界上还有好多漂亮的、富裕的年轻人呀——可能比他还漂亮,还有钱。你怎么不去爱他们呢?”

“如果有的话,他们也不在我的道路上!我还没有看见过像埃德加这样的人。”

“你还可以看见一些,而且他不会总是漂亮、年轻,也不会总是有钱的。”

“他现在是,而我只要顾眼前,我希望你说点合乎情理的话。”

“好啦,那就解决了,如果你只顾眼前,就嫁林惇先生好啦。”

“这件事我并不要得到你的允许——我要嫁他。可是你还没有告诉我,我到底对不对。”

“如果人们结婚只顾眼前是对的话,那就完全正确。

在西方,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天当中,男生/女生或许会向不同的人说“我喜欢你”千百次,但他们对于“我爱你”这三个字的使用还是相当谨慎的。这说明“喜欢”和“爱”本来就应该有差异,不能混为一谈。

在西方人的意识里,“喜欢”是一瞬间的,转瞬即逝的感觉,因为对方的“漂亮”“年轻”“活泼”“有钱”而导致荷尔蒙分泌激增。倘若对方在你心里变得“不漂亮”“不年轻”“不活泼”“不有钱”了,那么“喜欢”就瞬间结束,他/她就会寻觅下一个“喜欢”对象。这或许就是“喜欢”应有的特点:来得快,去得快,反复无常。“爱”是一种更持久、更深沉、更纯粹、更真实的感觉。它源于但不仅局限于“漂亮”“年轻”“活泼”“有钱”所导致的荷尔蒙分泌激增。它是“默默陪伴”的点点滴滴,而不完全是“忽上忽下”的迭起。

是啊,倘若你只盯着对方目前所呈现的“漂亮”“年轻”“活泼”“有钱”,而不考虑其他,或许你能找到各式各样的。如果这恰好是你想要的,那也不失为一种幸福。倘若你将以上四个条件错当作寻“爱”的必要条件,那你一定会很受伤、很痛苦。你爱的人一定是你喜欢的,但你喜欢的人不一定是你爱的。

“我为什么喜欢你?”

“因为你漂亮、年轻、活泼、有钱。”

“我为什么爱你?”

“因为我愿意陪你慢慢变老,看尽人间繁华,品味世间沧桑。”

或许“希克厉”式的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但有多少人是在经历过“优越”的索然无味后,才恍然大悟,却追悔莫及的呢?又有谁能说人类择偶倾向于“优越”是有错的呢?是啊!倘若我们的人生没有一丝一毫的遗憾和无奈,那生活是否将不如往日精彩?

卡瑟琳向纳莉坦言,希克厉是他的全部,没有他不行。既然你这么爱他,这么离不开他,为什么不和他结婚?卡瑟琳的答案是:我不想他过苦日子/希克厉不懂爱。说白了就是阶级差异、世俗偏见罢了。无论卡瑟琳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她终究是不愿意为了希克厉冲破阶级壁垒和世俗枷锁的。更糟糕的是,她还要用最世俗的方式来“帮助”希克厉。嫁给富家公子,用富家公子的‘优越’来施舍希克厉。我不认为林敦有这么大度,也不应该如此大度,必须按照凯瑟琳的要求必须喜欢希克厉。我也不认为希克厉有这么单纯,也不应该还像以前一样单纯。你爱我,却嫁给别人,还美其名曰帮我。或许不是所有男人都会像希克厉一样报复,但期望正常逻辑的男人不误会凯瑟琳,我认为是办不到的。

面对最在乎、最珍惜和最爱的人,我们往往不愿意他们受伤害,走弯路。是啊!我们似乎有些太“急不可耐”、太“拔苗助长”了,而结果却适得其反。对待他们,我们似乎想掌控他们一切的一切,将“亲密关系”当作显摆的资本和要挟的筹码。即使初衷并非如此,但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是这般。我们倾向于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实质,期盼甚至强迫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我们总习惯于将自己所认为的善意和付出冠以“爱”的名义,自己把自己先感动了,先泪目了,而对方却不以为意甚至不以为然。我明白,面对最在乎、最珍惜和最爱的人,我们都有一颗表达善意和乐于付出的心,与其纠结于是否是“爱”的名义,不如先考虑一下“爱”的艺术。无论关系亲密与否,劝服他人其实都是一样的。目的是让对方听进去,有所思考,这个要的是“爱”的艺术,而不是“爱”的名义。而当“爱”的艺术也无法让他们有所思考的话,或许“伤害”和“弯路”是最好的解药,而你要做的是等待,并实时为那颗受伤的心给予抚慰。

不要滥用“爱”的名义,而应该多用“爱”的艺术扶持她。

这么说来,伊瑟贝拉的悲剧,林敦和凯瑟琳的应对方法是不妥当的。

如果用“植树”来形容爱情和婚姻的话,爱情之所以无疾而终是因为我们无不希望植被和所种出的树木必须与设想完全一致。与其说是我们无法容忍差异,不如说是我们缺乏面对和处理这些不同的智慧和勇气。婚姻之所以相对长久是因为我们所关注的是类似的植被或能激发自己辛勤耕种的植被,并静待树木成长。我们相信,即使所种之树并不如自己预想,也仅仅需要小范围修剪,而非连根拔起。实际上,无论是在爱情还是婚姻上,想要长久下去,不要奢望自己有能量或能力去改变对方的本性,更不要奢望自己的“爱”能让对方的本性发生颠覆性转变。爱情中,试图改变对方的本性或许可以称之为“挑战”,失败了,痛苦一段时间也就过去了;而在婚姻中,试图改变对方的本性将是“悲剧”的开始,这种痛苦或许很持久,很彻底。我们的“能量”“能力”或者伟大的“爱”只能影响和感化那些由于各种原因“希望转变”的人。所以,与其纠结于无法预料的未来,不如立足当下,分析清楚双方的植被属性以及你们愿不愿意在这样一片类似的植被上奋斗和磨合。对于伊瑟贝拉和希克厉以及呼啸山庄的所有人而言,虽然我不能确认他们是否有在类似植被上奋斗和磨合的意愿,他们的植被属性首先就是格格不入的,无论是思维模式、待人接物、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个人卫生等。

凯瑟琳欧肖与林敦、伊瑟贝拉和希克厉以及呼啸山庄的所有人的悲剧在于他们之间既没有类似的植被属性,也没有在类似植被上奋斗和磨合的想法。更糟糕的是,这些个悲剧被仇恨与偏见无限激化和放大,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对于《呼啸山庄》里的诸多人物而言,世俗充斥着无尽的痛苦失意,天堂意味着永恒的幸福美满。对于他们来说,疾病和死亡成为了一种解脱,甚至是获得永恒幸福的唯一途径。逝者已逝,我们还要继续生活下去。在我看来,疾病和死亡并非是最令人抗拒的危险,丧失对生活的渴望和对理性的遵循才是最危险的。

“奸诈”和“残暴”是两头尖的枪刺,使用这枪去刺仇敌的人,受的伤比仇敌更惨。

阶级是永远不会消亡的东西。阶级问题是人类无法完全解决的问题。任何以个人或组织名义进行的任何尝试,无论是交谈还是交融,皆因阶级的存在而变得难以捉摸和举步维艰。(卡瑟琳与希克厉、小卡瑟琳和哈里顿、卡瑟琳对哈里顿和小林顿迥然不同的态度)

呼啸山庄、画眉田庄、吉牟屯所构成的这一块区域,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与世隔绝之地,还是本质上的法外之地。这是一个金钱与暴力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人们解决民事争端(希克厉的领养问题、希克厉融入新家庭的欺凌问题、小林敦的抚养权问题、伊瑟贝拉遭受家庭虐待问题等)从不诉诸法律,而是敬畏阶级出身和地位,听凭金钱和暴力。诚然,由于各种原因,人的阶级出身或有所不同,继而导致所拥有的财富和地位迥异。而这恰恰是法律诞生的背景和初衷,法律就像一杆秤,决不允许某些人利用手中的财富、地位和权力侵害他人的正当合法权益。倘若法律只听命于金钱和暴力,甚至与金钱和暴力同流合污,“呼啸山庄”式的社会将会导致更多的人间悲剧。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2/19013.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