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乡土中国》读后感_1500字

《乡土中国》读后感1500字

偶得的感悟————费孝通《乡土中国》
这周读完了费老的一本小书《乡土中国》,为什么要叫做偶得的感悟呢,一是因为准备读这本书是偶得的,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太多没办法完成叉老师读书顾问团每周一本的目标,所幸偷懒搜索短小精悍的图书,偶得知乎网友推荐。 二是因为我在看这本书之前通过名字感觉应该是很容易读的学术性不强的书,没想到阅读的过程中这其实一本学术性和探讨性很强的书 三是因为书的最后一张《个人 群体 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里面一个小的研究故事奇迹般地解决了我目前工作中面临的一项问题。三重偶得,就以此来命名了。
《乡土中国》这本书是费老教书的时候给学生们一起探讨学术问题所整理的一本书,打破了传统的引导学生从未知走向已知的教育方式,而是教育学习方法的方式。本书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私人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诉、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欲望需要这几个方面剖析了中国的乡土社会学。有很多偏学术性的理论很让人费解,理解之有非常耐人寻味,比如差序格局,分析了中国人的社会风格为什么是这样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由此推演生出的中西方的社会比较引导出了公德和私德的辩论,中国的完整社会链路时这样的“个体可以为了自己毁灭家族,可以为了家族毁灭大家庭,可以为了大家庭毁灭团体,可以为了团体毁灭党,为了党毁灭国家,为了国家毁灭世界”,这种理论对我来说是眼界一新的,原来如今西方大肆攻击中国人没有公德的理论基础在这里,确实也是这样的,道德分为私德和公德,西方来说更注重公德,国人虽然私德做的很好,犹豫儒家“克己复礼”思想的延续导致我们如今被现代化冲击的如此强烈公德心还是不强的。书中还有很多有趣的理论我就不赘述了,有很多比较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中西方辨证社会学的学术思想渗透在其中。
总的来说却是一本短小精悍的书,虽然短短的三百页道出的每个观点都可以让一些学者潜心研究一二十年。
最后把我看到的对我工作大有帮助的书中的一个小章节贴出来供大家参阅。
《社会学和企业管理》是我在第一机械工业部的讲话,在这讲话里我提到了1944年我在哈佛商学院遇见的埃尔顿·梅岳教授Elton Mayo,他曾在芝加哥的霍桑工厂里研究怎样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做了一系列实验。起初他采取改变各种工作条件,如厂内的光线,休息的时间等,来测验工作效率是否有相应的提高,结果确是上升了。但梅岳认为并没有解决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问题。他接着再做实验倒过来一一取消了这些客观条件的改变,出乎大家意料之外,工作效率却依然上升。他从中得到了一个重大的发现,原来不是客观条件的改变促使了工作效率的上升,而是他的实验本身起了作用。因为工人参与了这个实验,自己觉得在进行一项有意义的科学工作,从而发现了自己不仅是一个普通拿工资干活的机器,而是一个能创造科学价值的实验者了。这个转变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梅岳在这里发现了普通“工人身份”后面潜伏着一种“人的因素”,这个因素是工作效率的泉源,梅岳的“人的发现”改变了美国的工厂管理。联系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说,他是使社会身份,即社会规定的行为模式,背后这个一直被认为“载体”的个人活了起来了。使行为模式变成人的积极行为的是潜伏在社会身份背后的个人。其实我们在舞台上评论演员时,总是看他是否进入了角色。进入了角色就发挥出演员的积极性,演好了戏,演唱的好坏还是决定于演员本人。明白这一点,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也就明白了。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2/19062.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