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说》读后感1900字
白说,果然名不白说。白岩松,果然是白岩松。白岩松的语言,经过自己大脑的过滤,得出结论,直接了当的告诉你说是或者不是,不是朋友就是敌人,几乎没有中间地带。不委婉、不虚假、不无聊、不无趣、不耐人寻味。对于这个年龄的自己,能得到许多的道理。
在进入社会和结束学习生涯之前,这个比较尴尬的阶段,理性还是奢侈品。对于现在这个年龄的自己,理性确实是一种奢侈品。我总是事后反思,说是反思,我觉得后悔这个词更恰当。每每做一件事情,在开始之前,不知道,是没有尽自己百分之百的努力,还是,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期望,总是害怕与胆怯,那时候理性消失的无影无踪。在结束以后,内心总有一种声音,如果当初怎么怎么样该多好;内心总有一种倔强,其实现实中的自己可以做的更好的;内心总有一种妥协,下次的自己还会是这样的;同时,内心也有一种不妥协,为什么别人可以做的那么好?说好的理性呢?说好的理性呢?说好的理性呢?
人们的理想和责任呢?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些,打击丑恶弘扬善良,也因此时常收获一些卑微的成就感。成就感不是我们的理想也不是我们的责任。理想和责任是卑微的,也从来不卑微。
人性是自私的。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当志愿者或者做义工,不仅不用别人道谢,反倒要向别人致谢。这是什么逻辑呢?有一句话叫“助人为乐”,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一种需求。当你爱到极致,你会发现自己不再渴望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更关注的是“我能为你做什么”。这不是虚伪,不是迎合,而是内心深处对爱的需求。拿自己的书法兼职老师说事,我总想为正式的老师、同学们多做一些事,并且,有这事情,渴望去做。我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力量告诉我,我希望借此学到更多,了解更多,懂得更多。通过现象看本质,实实在在的说出自己的内心,是内心对书法的热爱,是人性对自私的体现。我并不是褒扬或是赞美自己,亦不是挖苦或者讽刺别人。现实生活中,很难有人敢直面自己内心最本真的想法,要不说,“人心隔肚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一点都不差。
中国的教育往往会忽略细节。教育不是让人性“变好”,而是约束人性中的负面欲望、扬善弃恶。当你问一个孩子,《约翰·克里斯朵夫》这本书为什么好?他会告诉你,因为这是名著,因为它表现了“人要战胜自己”这样一个伟大的主题。那《简·爱》为什么好呢?回答《简·爱》也是名著,被称为“女性的第二本《圣经》”,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如果读书只为读它的意义,就没必要读书了,直接百度一下就OK了。联想到我们的现实生活,自己的生活。是不是有太多的宏观意义,而没有实质性的细节;是不是有太多的转型,而没有更多的投入。是不是有太多的形式,而没有太多的故事。是不是有太多的复杂,而没有太多的简单。是不是有太多的抱怨,而没有太多的改变。人啊!一复杂了,也就变质了。回归到最本真的自己,回归到最真实的生活,回归到最真诚的人心吧!
我们更需要的是爱的感受和需求。在爱情里,如果只是要求对方一味的付出,这是曲解了爱的需求。如果对方打着爱的名义一味的付出他认为对的事情但这你并不想要的,我认为这也不是爱的感受和需求。也许我活的太过理想化,也可能是自己看偶像剧,少女心萌发,总是期待那么完美的人。爱情在两个人身上刚刚萌发,就会立即达到我们所期待的令人羡慕的爱情吗?不会。我们所需要的爱的感受和需求,是在彼此理解的基础上,他所做的事情,你能够理解并支持,那么你就满足了他对爱的需求,自然而然,他也会照顾你的感受。经历了尝试、宽容、自主、理解,最后慢慢深化。骨子里没有爱,行动也只不过是空壳化、荒漠化。但是没关系只要目标清晰,可以逐渐向壳里注入实实在在的内容。你想要的,就会不期而遇。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
诚然,有些事情还是读不懂。比如,用二元对立思维去考虑事情,对于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我,还实在是一件难事!比如,对事情的见解也只是,只知道表层,看到深层的意思时,自己就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看客。小小的我,并不懂大大的道理;小小的人,看不透世间的冷暖;小小的心,弄不清别人的心,同时,心里也装不下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你再恨日本人,你会恨“哆啦A梦”吗?你再讨厌中国人,你会讨厌最朴实的农村老太太,言谈举止中还保留着老祖宗的DNA的人吗?遇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自说自话,不调整不前进。嗯,没错!
你们要相信,白岩松说的很多话不是句号,而是问号;不是答案,而是问题。白岩松不是要给你灌输什么,而是在碰撞中把问号留在你的心里,然后在以后的日子里自己给出答案。但愿我们不仅感动,也都能有所感悟。
它就像一个孩子,在某个时刻,有了它自己的生命生长历程,而后更有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3/20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