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读后感2200字
转何新著《心经新诠》以渡己及人。
书名:心经新诠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作者:何新
出版日期:2013
一、《心经》释名 根据佛书: 摩诃,大。【《大智度论》卷三(大二五·七九中):“摩诃,秦言大,或多,或胜。”】般若,智慧。摩诃般若——大智慧。波罗蜜——彼岸。多——达也,即上岸,到达。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指完成醒觉。心经——即明心见性的心证之经。
二、缘起 传说:释迦牟尼在灵鹫山中禅定,众围绕。
观自在菩萨(菩萨——醒觉者、大修士,即民间所说菩萨)修习“三摩地(三昧)禅定,”专注思惟观修,彻悟五蕴设色,皆自性空。于是发生经中的对话——观自在修者(菩萨)与舍利弗修者(菩萨),有关万物本性虚空的盘道与问答。
释迦牟尼出定后,认可观自在菩萨所说,欢喜赞叹。
三、何新译文(据玄奘本) 【上篇】 1)观照自心大修士 2)以深刻般若智慧求解脱而完成: [附注:多,达到,完成。时,古义通是。是,确定。] 3)彻悟一切现象、感知、意志、做为、欲念(五蕴)都是空幻 [附注:五蕴,拉丁文梵语pan~ca-skandha,又作五阴、五众、五聚。蕴,音译作塞健陀,乃积聚、类别之意。即类聚总一切有为法之五大类别,包括:色、受,想,行,识。] 4)于是而超越一切苦厄——
5)舍利子(说): 6)明白现象与空幻无不同 7)空幻与现象无不同 8)现象就是空幻 9)空幻就是现象 10)一切感受、意想、行为、意识 11)无不如此 (附注:以上舍利子说)
12)舍利子! 13)存在本体也是空幻表象 14)本体不产生也不消灭 15)不污染也不干净 16)不增加也不减少 17)所以本原真空无现象 (附注:以上观自在说) 【中篇】 18)不存在感受、念想、行为、意识 19) 不存在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身所感、意所 念 20)不存在现象、声音、味道、感触、本体 21)不存在眼睛所见世界 22)也不存在心灵意想世界 23)无见黑暗(无明)也无见光明(无明尽), 24) 无见衰老、死灭 也不见不衰老、死灭者 25)出离痛苦、聚散、死灭、修行(四谛) 26)无知智也无世界(不得之空,十八空) 27)由于知智求不得 28)所以修行者啊! 29)只能依照般若智慧渡向彼岸 30)那么,内心再无障碍
31)内心无障碍—— 32)那么,即没有恐怖的事情 33)就远离真幻颠倒的梦想 34)而达到终极解脱圆满之境界! 35)摆脱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世诸佛) 36)以般若智慧渡向彼岸 37)得到超越无上之大智慧 (以上观自在说) 【下篇】 38)所以,以般若智慧而渡向彼岸—— 39)就是广大神通的祝愿! 40)就是广大光明的祝愿! 41)就是至高无上的祝愿! 42)就是普遍无限的祝愿! 43)消除一切苦难 44)达到真实不妄之境 (以上佛说) 45)所以念诵,般若智慧而渡向彼岸的祝词 46)诵读祝词—— 47)“归去!归去! 48)超越,归去! 49)寻找智慧,宁静,超越一切! 50)渡向彼岸,醒觉生命” (以上佛领众人说)
四、《心经》唐玄奘译本 一 1观自在菩萨,2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3照见五蕴皆空,4度一切苦厄
5舍利子:6色不异空,7空不异色,8色即是空,9空即是色,10受想行识,11亦复如是 12舍利子!13是诸法空相,14不生不灭,15不垢不净16、不增不减,17是故空中无色——
二 18无受想行识,19无眼耳鼻舌身意,20无色声香味触法,21无眼界,22乃至无意识界。 23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24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25无苦集灭道, 26无智亦无得。
27以无所得, 28故,菩提萨埵,29依般若波罗蜜多,30故心无挂碍。 31无挂碍,32故无有恐怖, 33远离颠倒梦想,34究竟涅槃,35三世诸佛,
36依般若波罗蜜多,37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 38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39是大神咒,40是大明咒,41是无上咒,42是无等等咒, 43能除一切苦,44真实不虚。
45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46即说咒曰:
47“揭谛揭谛,48波罗揭谛! 49波罗僧揭谛,50菩提萨婆诃。”
五、《心经》的现释 《心经》自古有多种译本:鸠摩罗什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经》一卷(日本弘法之《心经秘键》,即此本之解释也,但其题号为《佛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玄奘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华严之贤首释之,谓为《心经略疏》。慈恩又有《般若心经幽赞》一卷。
其他有唐利言译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唐法月重译《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宋施护译之《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等。
《心经》现代研究者认为,此是前1世纪的贵霜帝国(月氏人建立,今日阿富汗、巴基斯坦地区)境内的佛学高僧所撰写。
美国佛学研究者Pine (2004 )认为,作者是佛教上座部二十部派之一的说一切有部的僧侣。《心经》最早被翻译成汉语的记载是在公元200-250年间由月氏和尚支谦所译。
这部宣讲空性和般若,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和核心要义,也是世界上最被人广知最流行的佛教经典。英国佛学者Edward Conze (2000)认为,这篇经书属于般若波罗蜜教派发展四阶段的第三阶段时期著作。作为该教派精要短篇的《般若波罗蜜心经》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对大乘佛教的发展影响深远。同时《心经》与禅宗的经典有异曲同工之处,而《金刚经》则被禅宗奉为至高无上的经典。
中的观自在菩萨,即中国入所参拜的菩萨。菩萨,即修行入。舍利子,即舍利弗,亦释迦牟尼十大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舍利子又作舍利弗多、舍利弗罗、舍利弗怛罗、舍利弗多罗、奢利富多罗、奢利弗多罗、奢唎补怛罗、设利弗呾罗。意译鹙鹭子、秋露子、鸲鹆子、鸲鹆子等。梵汉并译,则称舍利子、舍梨子。梵语putra(弗),意谓子息。传说其母为摩伽陀国王舍城婆罗门论师之女,出生时以眼似舍利鸟,乃命名为舍利;故舍利弗之名,即谓‘舍利之子’。又名优波底沙,或作优波提舍、优波帝须等。意译大光。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3/20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