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万物生长》读后感_1800字

《万物生长》读后感1800字

山非山,水非水。 我们就是这样在混沌长大的!
读冯唐,是因为亦无欢的推荐。《北京北京》改成电视剧了,因为向来很少看电视剧也从来都没有想过要看,却因为听亦无欢讲到了春风十里而激发了对原著的兴趣。可是,我却选择了从《万物生长》开始认识冯唐。因为读之前已经听过很多对于他的评论,又因为与他有着类似的经历,所以还是有心理准备的,也带着相对多的宽容。
冯唐在北医的八年学习,正是他血气方刚的年龄。这让我想起了我在白医大的七年时光,迷茫和彷徨的感觉跟他书中的感觉是一样的。并且,我还真有同学是类似冯唐一样不羁地过了大学的时光。从二十岁不到的年龄开始,带着不知天高地厚的改变整个世界的狂妄信誓旦旦地踏入大学,有放纵的有放荡的有放松的,也有坚持学习的努力和对现状的不满,也有对爱情的憧憬和对孤独的恐惧,于是在那些年里经历过了,堕落过了,也奋斗过了,这样也就对得起年轻的自己也造就了今天的自己。但是可能因为时代和学校不同的原因,而且女生的大学生活环境可能还有很大的不同。于是,我昨天问了郭先生男生那边的氛围,确实跟冯唐的描述差不多,男生的寝室的脏乱差和日常话语的屎尿屁等脏话,这就是《万物生长》的背景环境。书中关于解剖课的故事,跟我们寝室大一的状况倒是非常像的,上完了解剖课刚刚见过尸体标本回到寝室吃饭继续讨论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所以到最后我们寝室会有好几个解剖九五+的高分。大学里谈恋爱,玩游戏,瞎胡闹,也拿奖学金参加各种活动拿奖,这就是冯唐笔下医学生的靠谱和不靠谱。
冯唐的文笔确实如他书中的评价——文字感觉很好,总能表达出难以言传的东西,但身上邪气太盛,笔到了他的手里就变成了妖刀。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也觉得,他是一个很邪性的作者,他读过很多书也知道很多专业知识,可他就是故意用这样一种邪性玩弄的基调把自己曾经的所有经历都调侃过去。这本书讲故事的文风不是时间顺序的,但读来并不觉得乱。冯唐说自己在发表这本书之前被评价:你的书不是骟的问题,因为全身都是小JJ。读完发现这个评价再中肯不过了。于是,很多不喜欢这样口气的读者必然不喜欢他的语调。但是,我读来并不觉得肮脏。一来我不认为谈性是肮脏的,既然人们为生育而欣喜那么就不应该认为肮脏,这与吃饭拉屎一样都是正常生理现象。二来,我可能是比较宽容这样的叙述方式。我喜欢李娟的清新笔锋,她说心中的小邪恶的时候我都会觉得特别自然和正常;我也不讨厌冯唐记录他在大学时代与同学和女友的真实对话方式。关于冯唐的写作水平,还有待读更多的书来定位,目前来说还算可以,不到入坑的级别也不到讨厌的程度,所以,再看吧。
后来冯唐出国,最后又从文转为职业作家。之前看过有评论说好多人弃医从文,比如鲁迅,比如冯唐,比如毛姆。毛姆曾经在一本书的序中说感谢自己学医的经历,而且还特别推崇自己从医对写作的不可或缺。这些人都是勇敢的,也是非常有才华的。出于虚荣也好出于心理认同也好,我总会想起我的学医经历,或许真如他们所说,学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后,在吉大的两大附属医院实习轮转过之后,更加可以体验他们所说的与医院中形色各异的人交流过后,见过不同的医生和护士过后,体验过对生命的无限尊重,也记得第一次失去病人的震撼和痛彻心扉,心里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因为学的是预防医学,在大五还去过省疾控和区疾控实习,那个时候已经没有了非典,却还有禽流感的遗留影响,带着初生牛犊的干劲奔波在长春寒冷的冬天,那种经历也再也不会有了。后来硕士毕业到了医药研发公司,机缘促成了我四年之后辞职出国读博学药学,反倒是目前周围的人们生活得更像是冯唐笔下的荒唐部分。但是,谁又能改变得了谁呢?!我有故事,可以讲好久,有时候自己想都觉得比网络小说还虚假,可是,那就是我的人生。已经有将近两个月没有写日记和文章了,此时此刻暂且口号一下,等我过了这段时间做完了实验写完了论文,我要开始整理一下了。
最后,关于这本书中的一句话加上最近看的一个谈话节目,有感如下:这个世界属于谁真的不重要,我想跟所有的前辈和后辈说,也想跟同辈说这句话,所以请放下自己心中的时代不适感或是自我良好,没有谁可能真正拥有这个世界或是某个时代。我们都渺小如蝼蚁,不幸的是蝼蚁有社会责任感,既然我们如此无力,就不必要去抨击任何一代人。而另一方面,尽管我们如此无力,可还是要不停地努力摆动双腿静静地往前滑行,即使心中依旧悲凉即使心中仍有愤怒,我们还是在这个操蛋的社会中坚强地活着,尽己所能!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3/21464.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