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传》读后感1300字
啃了将近十天终于是啃完了。期间看不下时夹杂看了《无非求碗热汤喝》,被美食诱惑得口水连连,只好回来再继续。
我很少对一本书读得如此艰辛又不舍。艰辛是因为除了《大清相国》以外,这才是我看的第二本传记,较之小说略显艰涩。不舍的是杨绛先生实在是温醇大气,人称"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一点也不夸大。
作为茫茫人海中小虾一粒,对两位先生并没有什么研究。从《围城》认识的钱先生,从《洗澡》知道的杨先生。真正关注到先生,还是她的那场"拍卖风波"。杨先生故去之日,《我们仨》一夜之间吹遍南北书市。一句"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一下子打动了我。
先生出身开明家庭,养成了外柔内刚的性子,她可以跟随丈夫出国游学,夫唱妇随,也可以在国难时毅然返乡,坚强隐忍抵御外敌。而文革,那段文化之痛,虽然书中的描绘语调带着诙谐,虽然先生在这段流年中不无自我开解和调侃,虽然我们这一代人对文革只有着粗浅认识,但那一次次的批斗,一幕幕的折辱,一场场的"革命",却还是直观得令人心惊,硬生生地在我脑海里放大,再放大。文革折断了多少笔杆子,对多少人的肉体和精神形成了巨大的伤害,令人心塞到极致。
而两位先生在这期间表现出来的风骨令人心折。钱先生说"对于伤害他的人,特别是年轻人,他都不会记仇的";杨先生则"不动声色,巨大的留白,巨大的悲恸"。女婿自杀,好友"病逝",在时间和哀伤的滚轮中折磨又破碎了多少次,才能炼出那平淡至极的文字。
幸好两位先生在黑暗中互相扶持,撑到了黎明的到来。
先生是剧作家,作家,写了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集,作品评论,林林总总。但"翻译"二字,令我眼前一亮。作为语言类的学生,翻译是一个梦想,也是一门遥不可及的技艺。在翻译相关文段里做了不少笔记:在先生看来,翻译是运用适合原著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疑地再现出来。这期间,翻译第一遍对照原文查询字典,第二遍第三遍更要严格对照原文,不能因为自己偏爱某个词便擅用,或者对原文照顾不到的细微之处马虎应付。翻译极少逐字逐句的翻,要拆散了重组,突出主句。要读者的语言,把原作的内容按原样表达,内容不可有所增删,语气声调也不可走样。原文弦外之音,只能从弦上传出;含蕴未吐的意思,也只附着在字句上。译者只能在译文的字句上用功夫表达,不能插入自己的解释或擅用自己的说法。
先生所说,受益匪浅,在翻译的练习中定当时时恪守。
先生在翻译中遵循"二主一仆",在人生中也尽力与人为善。顺姐老王,柯灵陈麟瑞,我曾以为当时民风淳朴文风鼎盛,人与人之间倾心相交,处处皆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盛景,现在想想,应是先生"海纳百川"吧。先生的平和性子可见一斑。
对书的版本和编撰者再啰嗦几句。
书的前半部分还不错,言语平实,对事情的发展脉络也清晰。一些词语,例如"闯席"-且不管是不是著者所用-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但是后半部分,报告性语言突显,经常拖出一大串的前缀"时任某某官职,某某大学校长,某某委员会主任"对先生祝贺、慰问等等,先生应是不睬这些虚名的吧?放不下的,恐怕是著者自身罢。
后人评述前辈不敬,先生万古。
『自我感觉越写越不象话了,这么严肃的东西,憋死我了。日后再修正吧。』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3/21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