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读后感800字
当初想要读这本书,其实是想求个心静。在现世中,在社会生活中,心里会有隐隐的躁动,抓不住说不清,想来只是在迫切的前行中忘了给自己留有一个空间,一个小世界,一场自己和自己的对话。
故宫的匠人们,他们不止是一个职业,更提示了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他们用精湛的手艺,修复文物,还原诉说历史,是在给他人创造精神世界。我们欣赏这些被修复的文物,感受到了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我们通过书籍或纪录片,领教了匠人们繁复耗时的修复工作,惊叹于他们融入工作的那份无我和严谨。他们的修复技艺本身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单是技艺,还有一种精神层面的,对本职工作的热爱,责任感。
我尝试着去感受着这些匠人,他们在修复文物的时候,仿佛有穿越感,想象与文物相应的背景朝代,一桩桩一件件史实,这些文物成为曾经或盛世或乱世的残影,而自己也只是时间长河中的一瞬,自己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匠人在匠心中,传承着一种永恒,延绵文物也是在延绵文化记忆。上班的必经之路,走着走着自己也就老了。年轻人师承老匠人,在故宫里走着走着也老了。
我对匠人也有了不同的理解。匠人并不只是重复着繁琐无变化的手艺活,他们还有着艺术家的眼光。裱画室打糨时水和面粉的比例随天气气候而变,木器室雕龙板时身上曲线的顺畅都需要匠人沉下心来琢磨力度和律动的变化。他们需要感、需要悟。他们可能不善于叙述理论知识,但美的法则皆在手上。他们的心与手并不是相分离的。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我可能达不到匠人的心性,但任何一个职业的人,都是在传承或技艺或文化,怀着这样一份心情,仿佛感觉自己的责任心更重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我们当下可以做的,传承可以传承的,创新可以创新的。
择一事,终一生吧。
共勉。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3/21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