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
【我们生来已陷溺在贪嗔痴爱中,犹如污泥一般,怎么能跳出这般尘网。
有情之人必有执念,贪嗔痴爱,总是不如意的多。】
<1>《红楼梦》的结局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摘自第五回《收尾·飞鸟各投林》
对于红楼梦的结局曹公在第五回目已基本阐明,我在这里厚颜引用了,毕竟才疏,觉得还是先生书中写的更精炼。
<2>冷暖自知的处世道黛玉、宝钗二人,一个永葆初心,不沐世俗;一个深藏才情,恪守礼教;
犹如一个人,前半生棱角分明,个性独特,不落俗套。
历经千劫后,磨平了棱角,只余下铅华洗净的沉淀,不焦不躁。
有人喜宝钗,有人慕黛玉,孰胜孰劣,无可评说,当如饮水,冷暖自知。
这是我对于此二人的些许解读,略显偏执。
<3>小人物的别趣横生刘姥姥是除了黛玉、宝钗外,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出场不多,统共就一进、二进、三进贾府,当每次读到时,总有别趣横生。就像是满桌子的山珍海味、各色佳肴,突然上了一盘酸菜面,极强的冲击感。
类似一局棋中一个小卒的一通横冲直撞,于大局可能毫无作用,单看细节处却是别有一番不同在。可能曹公安排刘姥姥出现在这一众的花团锦簇中,亦是有此意,同时也通过一个与贾府毫无利益瓜葛的小角色视角,见证了这个庞然大物的繁盛与衰败。
<4>曹公的爱情观[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曹公钟爱黛玉这一点,从他的不吝笔墨,可见一斑,唯一可惜的是红楼梦未完,我们无法读到曹公笔下八十回往后的黛玉。
金玉良姻、木石前盟是横亘在宝、黛、钗三人之间的两条路。“金玉”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教;“木石”是崇尚自由、情投意合的恋爱观。
很明显曹公更中意的是木石前盟。
<5>红楼梦里的众生相借事写人,是曹公一贯的艺术风格。而人物形象塑造描写,是本书最浓墨重彩的。
贾母的老成持重,十足的大家长范儿;凤姐精明干练,机关算尽,可惜了一个厉害的人儿;探春刚毅果敢,明辨是非,真正有生不逢时之感;赵姨娘心肠歹毒,无奈头脑简单;贾政为人端正方直,传统严父套路,这也是迂腐酸儒的一贯作风;等等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
对于人物形象塑造,红楼梦中处处可见、事事可见,演绎着人性的丑与善。
<6>王熙凤VS贾探春贾府最有能力力挽狂澜的人物,不说贾母,只说凤姐与探春二人,其能力确实是高出众人N倍。
凤姐的能力整个贾府众所周知,周瑞家的曾说:“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
探春跟凤姐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探春是未出阁的姑娘,她是在凤姐病倒之后暂时管理贾府,但这短短的管理期内足以看出探春的大才。还有一点探春是庶出的身份,为赵姨娘之女,所以名不正、言不顺。且探春最后远嫁。
探春与凤姐在处事方面还有一点就是心性不同,并没有太多的机关算尽、蝇营狗苟参杂其中,这一点上探春的正派更容易赢得读者乃至曹公本人的敬。
<7>读红楼的些许建议①多做笔记,这点很重要。
②可以搭配《脂砚斋评石头记》一起读,很多晦涩的意思都有批语。
啊......你问我脂砚斋是谁?貌似这还是一个谜,有说是曹雪芹的堂兄弟的,也有说是曹雪芹身边的一个女子
③最好先百度一下贾府大家族关系图,不然文中穿插出现的人物很容易搞混。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4/22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