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钓愚:操纵与欺骗的经济学》读后感_1500字

《钓愚:操纵与欺骗的经济学》读后感1500字

本书作者乔治·阿克洛夫和罗伯特·席勒,均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全文有点像论文综述,旁征博引阐述了自由市场不光带来了美好的现代化生活,也带来了无处不在的骗局。豆瓣评分不是很高,只有7.0。主要原因可能有二:其一,书本的定位应该是大众读物,但看的人水平较高,看不到十分学术和高深的论述自然觉得与作者身份不符;其二,有些结论早就被其他行为经济学著作,或二手公众号文章传播过了,读来有「我他妈早知道了」之感。
看下来,这本书的价值被低估了,「后见之明」知道一个结论与通过学术证明结论,完全是两码事。这本书在4.7寸屏幕上为785页,其中有近20%(150页)为参考文献列表,严谨程度,可见一斑。
作者将被骗者分为两种:心理型的与信息型的,心理型多是感性超越理性或错觉引导,信息型即信息不对称。文中欺骗的含义非常广泛——基于寻找被骗者弱点,专门设局达成自己而非他人意愿的行为,所以看起来有点像阴谋论。骗子寻找被骗者弱点,就像是顾客在超市寻找队伍买单一样,队伍越短,获利越大,骗子越是趋之若鹜。
世界的骗局一直在迭代,市场早期的害命食物已经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精心处理的,越吃越想吃,但是油、脂肪含量很高的食物如今满眼皆是。明面上的高利贷也很少建筑新闻,换成了五花八门的信用分期、P2P贷款。
文中一些「骗局」得以形成,多在于人对叙事性的偏好,即我们都爱听故事。曾经,卖橙子的商人打广告说「橙子被太阳亲吻过」,将廉价橙子卖出了高价。一款保健产品在宣传时,如果举几个普通人用了脱胎换骨的例子,比实事求是说产品,能取得更好的售卖效果。如今,很多手机的发布会也会苦心孤诣打造团队惨淡经营阳光积极的形象。总之,我对这类骗局持中立态度,因为如今他们多是通过修饰事实的方法试图使人做出有利于己身售卖商品的决策。但人本身就是有偏好的,有人喜欢白,有人喜欢黑;有人喜欢SNH48,也有人喜欢吴亦凡;这就跟你喜欢吃甜,我喜欢吃咸一样无法改变,偏好很可能刻在基因中,这些基因帮助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史中获胜,于是保留至今,难以磨灭。有时候,只要价格合理,带偏好的选择很正常,商家满足偏好也没错。文中有一个深刻观点是,过度的叙事性会强调局部现实,削弱全局事实,如在马航MH370事件并未造成什么全球性影响,但这则叙事性的新闻被反复报道了几个月。
金融、医疗、选举是本书着重阐述的部分。金融方面,分析师推介各种经过多次包装组合的金融产品,投行影响评级机构,一次又一次卷走了普通投资者的钱。医疗方面,制药商大量铺设广告,软性拉拢医生团体和科研组织美化药效并获利。选举——大部分我们看到的形象都被精心包装过,拉拢选民如同广告投放一样是门学问——这你早知道了。
文中引用梭罗和凯恩斯的话非常有意思,梭罗说「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而凯恩斯则认为「后辈们不会为如何支付账单而夜不能寐,而是为不知道如何打发过多的闲暇时光而发愁」,并预测这个时代每星期的工作时间会减少至15小时。一方面来说,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稀缺,现代社会创造的物质越来越多,同步产生的需求也源源不绝,人们追逐的不光是商品的物质价值,更消费着其背后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可能正是作者担忧的,我们社会的新闻、广告、网络、日常话语所传播的信息,大部分都蕴含着对盲目追逐社会价值的默许。一件阿玛尼的衣服并不会比拼多多的衣服多出更多使用价值,一场欧洲的旅游也不一定会比到中国乡村走一走多出更多的新见识。梭罗身体力行实践了一种有价值的生活其实所需的物质基础极为有限,并写了《瓦尔登湖》。如今众有所好,一是商人诱之过度消费,二是试图拥有超出能力的物品,结果只能靠过度而又痛苦的劳作来做偿还,越来越找不到生活的意义,这就是所谓平静的绝望吧。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5/23655.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