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商业、科学与生活的新思维(10周年纪念版)》读后感2300字
我们都在小世界
此书原著应该算是美国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教授的开山之作,因为他著此书的五、六年前才刚刚博士毕业,后来带领研究生专注复杂网络研究,并撰写此书。十年后,他又创作了《爆发》,彻底引爆网络经济界的大思考与大讨论,据说热度超过了塔勒布教授的《黑天鹅》。
微读中的这本汉译版出版于2012年,距原著在美国初次出版时间,时钟的时针已经划过七千多圈,如果说互联网时代是日新月异甚至瞬息万变的话,那么,2018年再读这本书,应该就像看刚刚出土的琥珀化石,毕竟,十六年的时光,理论与实践进一步拓展完善,一个胚胎都可能成一名大学生来了。
然而,通篇读完这本书,在适当遮蔽自己的无知,并仔细斟酌这本书的分量后,仍然觉得它余温尚在,仍能与当今所谓的大数据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讲真,这是一本基于技术思维考虑复杂网络结构及规律的著作,但它却不拘泥于技术领域,甚至可以讲,它是研究社会、信息、生物、技术、经济、宗教等各种复杂系统的一部通论,只不过它运用的工具不是我们传统的经验总结与思辨,而是利用了实验、类比、建模等方法,将一个人人忽视人人又相关的领域剖析地鞭辟入里,回味悠长,且还无比佩服。
链接无处不在。整个宇宙大到天体、星系,小到细胞、原子,或是生物群落、人际关系、社会关系,无不是处于相互链接之中,这个链接是计算机网络链接的泛化,不一定是用电线、网线相连,而是通过万有引力、弱力、弱电、量子纠缠、弱关系、弱键、化学反应、人际来往等来建立链接,而这个链接有可能是双向的(比如书友的互关),也有可能是单向的(比如明星微博的单向关注),极个别也可能是断链的(比如专业涉密公司的物理网络隔离,但只是这个层面的意义,内部依然存在链接)。也就是说,这个世界已经基本不存在完全独立的“孤独者”了,链接无处不在。
定律无处不在。有链接就有网络,这个定律是网络的独有特性。世上存在的任何网络都不是随机网络,而是无尺度的小世界,根据网络中的节点数目、链接密度、模块层数,无尺度网络中存在枢纽节点,就是说这个枢纽节点与其他节点广泛链接,而大部分小节点只有小部分链接,比如,皇宫里的妇女们可能互相都不认识,但是她们可能都认识皇上、皇后、总管,皇上、皇后、总管就是枢纽节点。节点数多、链接一般的网络比如2002年前后的万维网,是十九度分隔,就是链接在万维网的上网页与网上任何一个网页建立联系平均需要十九次转接,而人际关系方面,这个就很著名了,六度分隔,有人也说随着信息化程度提高,地球上任何人与人之间平均间隔是5.5跳,就是说我经过5个半人推转就能与特朗普他女儿建立联系。对人体内细胞组织网络,据生物学家研究,仅是三度分隔,可见链接多么频繁。无论几度分隔,所有无尺度网络都遵循节点链接度的幂律规则(类似二八定律与长尾),而不是钟形曲线。
节点链接衷情于趋同与偏好,比如,青蛙的叫声,一开始可能大家乱呱呱,时间一久,青蛙们就协奏到一起了,我听过,挺好玩,还有礼堂的掌声,鼓掌稍长,大家就鼓成一个节奏,再比如一起散步,时间久了步幅步频左右脚顺序就一致了,再如心脏起搏细胞共振、同宿舍女性生理期共时,这是趋同。偏好就是像马太福音里讲的越富有越富有,链接数越来越多,比如书友的关注,个人觉得关注数超过一千人,微读中偏好依附现象就会发生了,这时候就不一定是理性关注了,而是有些“随大流”,而这些被关注数多的人就是重要的枢纽节点,因为你通过他或她可能经两个跳数,就能与其他书友建立密切联系。
分裂无处不在。世界是链接的,万物是网络化的,但这个网络中又相对存在模块化或小圈子,它是分形的,是矩阵式的,这也是解释系统多任务并行的理由。各个网络一般都会相对分列成四块大陆,第一块的节点之间互相无障碍双向链接,比如;第二块、第三块的节点与第一块节点单向链接,就是有去无回,比如,食物链中猎豹吃羚羊,但一般不会反过来羚羊吃猎豹;第四块就是一些在这个网络意义上是孤立的节点,它们虽然与网络中的节点同质化特点,但不与相它节点直接相连,它们自己互相链接组成小系统。
正因为网络是无尺度的,才造成了网络在故障适应上的健壮性与外方攻击的脆弱性并存,就是说分布式的网络一般应对内部小节点故障基本上免疫的,它们可以改变路径或适当增加跳数来完善信息流转,还是自组织的,而外在的刻意的针对枢纽节点的攻击可能就是致使的,多个枢纽节点被断链,整个系统就有可能崩溃,比如,1965年美国东海岸的大停电、1998年东南亚金融海啸、癌细胞扩散与治疗、中东地区与社会动荡,都是这个原因。
在这本书中,复杂性不再是一个模糊不清的词汇,而是一个严肃的术语,深入研究一定很有意思。喜欢文理兼通的朋友,可以结合混沌、分形、矩阵理论研究社会关系、军队编制、生物链、语义变化、恐怖组织、传销、朋友圈等等,一定会有好玩的东西发现,因为现在全球的人都在研究复杂网络,谁也保不准谁的理论是正确的。
喜欢书中一段话,摘下来作为结尾。
“我们现在要走向哪里呢?答案很简单。我们必须揭开遮盖物。我们的目标是理解复杂性。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跨越结构和拓扑,开始关注沿着链接进行的动态过程。网络只是复杂性的骨架,是使我们这个世界运转的高速公路。为了描述人类社会,我们必须弄清楚人们沿着社会网络的链接实际进行的动态交互。为了理解生命,我们必须观察沿着新陈代谢网络的链接发生的反应过程。为了理解互联网,我们必须在其错综复杂的链接上加上流量。为了理解生态系统中某些物种的消失,我们不得不承认某些生物比其他生物更容易被捕获。”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5/24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