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在高处(增订版)》读后感1200字
前些年把熊先生的书一并拿来阅读,在与文字相识的过程中,他的形象居然不断丰富立体起来。胡适先生所宣扬的宽容与自由是熊先生所追求的,也是其已经具备的。怀揣着对沉痛和无力的现实的宽容,作者不断去寻求思想的希望以及无尽之自由。而本书,只是其漫漫长路的一段篇章而已。
自由在高处,具有两层含义,一是自由是存在的,二是自由不是触手可及的。所以有人干脆放弃有人则此生追寻。而这里的自由,既有个人之自由、身体之自由、言论之自由,也有集体之自由、思想之自由、生存之自由。所以,我们无不在无力之下追逐希望,在时间的齿轮及社会的洪流中重新发现社会,重新靠近自由。
回到本书,自由在高处是作者的评论集,看似信手拈来的语料和故事其实是作者旷日持久观察社会的结果,在他的公众号至今仍保持每天一更的恒力。本书不仅有诸如无意视盲等心理学知识,也有中国革命实质的历史综述。只言片语,却耐人寻味之处众多:
1、作者劝慰无力现实中生活的人们:你得对这新来的日子抱着虔敬的心。……对每一天都得抱着虔诚的态度。得爱它,尊敬它,尤其不能侮辱它,妨害它的发荣滋长。便是像今天这样灰暗愁闷的日子,你也得爱。……现在是冬天,一切都睡着了。将来大地会醒过来的。你只要跟大地一样,像它那样有耐性就是了。”
2、从思想之自由上溯至本该崇尚自由的大学殿堂: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并由此展开;大学的意义不只在于锻炼人格,培养思维能力,还在于找到或者确定裨益终生的兴趣。
3、借他人之文字,提出所谓书生的境界:其实文字秀美者众,难得的是见识;见识明辨者众,难得的是态度;态度端厚者众,难得的是心地;心地温暖,更需脚踏实地身体力行,方是做学问、求真理、提问解惑、治世济人的书生。
4、表达对现实的不解和批驳:对于“禁止践踏草坪”这个规定,我是一直不太能理解的。这不是因为我有破坏草坪的欲望,而是因为走遍世界许多地方,发现草坪通常都是给行人歇息、野餐或晒太阳的地方——否则,我真想不出这草坪还有什么更重大的意义。若为绿化,为何不直接种树?遗憾的是,这草坪在中国更多只能是个形象工程,而非生活工程。
5、正本溯源谈何谓精英:我所理解的精英并非独以金钱衡量,我更倾向于将他们归类于有思想的行动者与建设者,即加塞特所定义的那些对自己有着较高要求、不随波逐流的人。
6、饱含怀疑的精神面对一切文化流行与自由失语:这个世界充满了的书,比如《送信给加西亚》,服从是第一位。但我想说的是,一个人的自主选择才是第一位的。正如密尔所说,人区别于动物的首要之处,不在于人有理性,也不在于发明了工具和方法,而在于能选择,人是在选择而不是被选择的基础上成为自己。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5/24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