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皮囊》读后感_3500字

《皮囊》读后感3500字

有段时间,被《皮囊》这本书刷屏,然而我还是等了很长时间,才选择看这本书。很多人为这本书做序,作者蔡崇达。他回忆了从小那种在渔村的生活,感悟人生、皮囊到底是什么。
红楼梦中有词《西江月》描写贾宝玉“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个人以为这是这本书的出处,好一个皮囊!
《皮囊》第一篇在不同的地方看过很多次,当时并不知道这就是《皮囊》这本书。阿太必然是懂得生活的人,年轻时将年幼的孩子扔进海中学游泳,白发人送黑发人时因为舍得的不悲伤,切断手指时的事不关己。她明白活着本身的意义,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
而我则是不能理解《母亲的房子》的,母亲任劳任怨,拼死拼活只是为了盖好房子,为了对父亲的爱情,这样的做法很倔强。但很多时候,我们就会不付一切代价去做一件事情,就是为了在特定的年纪为了那个特定的人。但每当我回忆起书中母亲跑到厦门超生生出作者,在回家的路上父亲一次次的想放弃和母亲一次次的鼓励,就觉得盖好房子又是值得的。“人活着就是为了一口气,这口气比什么都值得”。
《残疾》中我看到的是普通人对残废的挣扎,看起来多么狗血的八点档,但的确就会发生。一开始全家人的刻意隐瞒,小心翼翼的不戳穿,父亲也在自己骗自己,我要健身,要恢复。到后来父亲的挣扎,他无法继续自欺欺人,周围的街坊邻居在台风那天见证了他的歇斯底里。最后,他开始坦然接受自己的残疾,不再躲避,开始会耍赖,会随意发脾气,会像小孩一样撒娇,学会和死亡和疾病和谐相处。
《天才文展》和《厚朴》是最让我影响深刻的。《天才文展》刚开始看我以为文展会做出一番事业,因为他的计划性,从小懂得很多道理,为了完成计划首先要做成什么事情,然后再做成什么事情。就像我认识的很多优秀的人,他们很早就知道在高中要通过某某竞赛得奖保送某大学,因此在高中就很有计划的准备竞赛。上了大学后我得知他们的事迹后十分佩服,认为自己太笨了,为什么自己当初不懂得要这样做呢?可是天才文展呢,他却失败了,这令我困惑不已。或许是文展的兔唇敌不过大城市对小城镇的冲击,他的背景限制了他自身的发展,正如文展自己说的小城镇的出来的人多么粗陋,你会恨生养你的地方,它拖累了你,而他想努力留在大城市。我想,文展从小做了太多的事情,但是大城市对小城镇的冲击他无法抵挡,靠他个人的能力他无法改变现状。讽刺的是,黑狗达竟然生活在大城市中,指导他的那个人竟然被困在小镇中。
看这篇的心情真的是十分复杂的,因为我想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来自小城镇,我们拼命的学习来到大城市中,想要在大城市中生存,我们的命运又何去何从?我们不是天才文展并没有从小规划自己,我们应该怎么办?即使我们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从小规划自己,可是小城镇本身限制了我们的发展,计划赶不上变化,那又该怎么办?我们是那样的迷茫无助。
但是母亲告诉我,很多人在告诉我,活着当下,顺其自然。明白活着对于自己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我坦然承认我是一个很努力很勤奋但绝对不是天才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普通人,我也曾经想过为了留在大城市我从大一该准备什么大二需要干什么大三大四又该如何规划考研去哪之类的宏图大志。可是现实呢,这样活着真的很累,就像机器人那样,在规定的时间做该做的事情,苦撑着不让自己倒下,但身体却吃不消。而且对于我而言是不现实的,它导致我的压力很大却又无可奈何,加上身体因素的考虑,我为何要活的这么累?杞人忧天生活在对未来的恐惧和对过去的悔恨中。何况,自己在青春时代所拥有的无限可能性,到头来都只能化作一种现实。生活不再是一望无际,可以四通八达的广阔平原。很明显,一个人穿越草原的旅程都遵循着某种特定的路径,一旦走下去,变不可能再选其它的路。发明相对论的也只有爱因斯坦一人,我们没必要把自己定义成杰出的科学家为之不懈奋斗,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早睡早起,坚持吃早饭,上课听讲,有个好身体是最主要的,船到桥头自然直,需要考虑什么的时候考虑什么,仅此而已。当然这只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我们当然需要理想当做前进的动力。
从本质意义上,文展和作者都是,既失去家乡又永远没办法抵达远方的人。生命有太多未知因素,活在当下最好。
《厚朴》厚朴这个人其实也是十分迷茫的,他没有脸上的那副面具,却将自己包裹在梦幻中。厚朴是一个干净的孩子,因为他不知道真实的标准,他不懂别人是在嘲笑他,因为干净到甚至不知道应该要去判断和思考自己是否适合时宜。但这个特点也是好的,他可以坚持自己的梦想,按理说他会有一个好的故事结局才对。恰恰相反他输得一塌糊涂,他就像盖茨比那样,追求华而不实的美,最后死亡。
“我也知道,在北京发生的任何理想和梦想,需要的是扎扎实实,甚至奋不顾身的实践。我隐隐担心,厚朴这几年一直活在对梦想的虚幻想象中,而不是切实的实现里。我没把握,当他看到梦想背后那芜杂、繁琐的要求时,是否会有耐心,是否具有能力,是否能有足够的接受度——梦想原来是卑微的执着。”厚朴的幻梦强调的是热情,是不顾一切投入想象的狂热,而实际上实现理想确实甚至你自己都看不起的可怜的隐忍。
再到后来,因为外部的挫折,他越来越投入对梦想的想象,也因此,越来越失去和实际的现实相处的能力。他知道自己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他能想象到的瑰丽生活去与现实抗衡,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紧张、敏感地去抗拒一切质疑和暗示。他无确处理自己和这个热爱的世界的关系,厚朴说自己脑子中有个声音,他无法抗拒,最后因此生病死亡。说到底,厚朴和作者又是一样的。只不过不同的是大多数人学会了伪装自己,在这个世界中伪装生活,而厚朴呢,是自己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构造了一个世界,沉溺于此无法自拔。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从小到大的中考,高考,考研,考各种证书职称,在某个阶段看起来都十分重要。的确,它们在特定的年龄都很重要。可是当我们多年之后再回头看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觉得很多人会感觉这些事情不过尔尔,没有什么大不了。第一次没有考过再考一次就好,中高考没考好总归会有大学接纳,大学会经历各种失败无论是爱情还是面试失败,那又怎样?所有的事情都会过去,有什么坎坷是过不去的呢?当然,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的确是要认真努力的,但是结果如何那就是另一回事情了。
蔡崇达的《皮囊》,其实就是蔡崇达对身边普通人艰辛生活与无常命运的一种可贵的同情,没有绝对的正错之分。阿太年老皮囊下对生活的热爱和倔强不屈,父亲生病后皮囊下的脆弱和腐朽,母亲皮囊下对父亲的爱和对完整家庭的不断追求,张美丽皮囊下对爱情的追求与世俗挣扎的无奈,本是天才的文展的没落,厚朴的死亡,说到底,是一个又一个的悲剧,包括蔡崇达本人,因为我们不懂,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在鸡汤和正能量充斥的今天,在只要“努力”“坚持”“改变”就可以成功的今天,蔡崇达当头一棒敲醒我们,世界并不是这样定义的。那些所谓的“努力”“坚持”就成功的人也仅仅是努力的芸芸大众中比较幸运的少数人,而更多的人是在生活中苦苦挣扎,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寻求一个又一个的平衡。成功了有人就会说这个人平时十分努力勤奋或者是从小与人想法不同,可是没有成功就会被描述成从小不误政务脑子里不知道想什么之类的。可能很多人在年迈时才明白,真正的活着就是像阿太那样活着,只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每个人皮囊之下都有别人看不到的自我,那么你我的皮囊又是如何呢?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5/24316.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