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1980年代的爱情》读后感_4000字

《1980年代的爱情》读后感4000字

好喜欢《1980年代的爱情》这本书,惊异于野夫深厚的文学功底,初读几行,我便忍不住一口气读完。野夫对汉语两个极点的巧妙征用:在需要天空特质的时候,他让读者的心绪飘忽起来,沉浸在对初恋的回忆之中,轻柔、感伤和对远方的思念统治了读者。在需要土地特质的时候,他让读者的心情向下沉坠,沉浸在对那段荒诞历史的思考之中,漫无边际的沉重统治了读者。

才华横溢的大学生关雨波,大学毕业后,深受那个特殊年代的影响,被安排到贫穷落后的公母寨度过自己半年多的知青岁月。初到公母寨,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关雨波一度愤愤不平,准备在这苦难的知青岁月里得过且过,虚度光阴。一次意外,他去酒厂买酒,遇到了自己高中时候一直暗恋的女神,成丽雯,记忆便如洪水般涌现,一发不可收拾……

那个记忆中的女孩,果然背对着门窈窕着身姿。她正踮着脚,努力伸手从架上取下蒙尘的一瓶白酒,仔细地擦灰。她的麻花辫随着身体的波动而摇摆,她淡蓝碎花的薄薄衬衣陈旧而合体。就算是从背地看,依旧看得出某种气质和态势,使她区别着本地的乡民。

我悄然进门,独自陶然于这样鲜有的背影,生怕惊扰了她的沉静。我又太想立即看见她的面容了,只好紧张地说:同志,打一斤酒。——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公家人,都是互称“同志”的。

在我话音之后,她忽然凝伫在那里了。有那么一刻,我感觉她似乎犹豫着不敢回身,像一幅壁画钉在那里了。我手上的表嘀嗒嘀嗒,仿佛和心跳在赛跑一样地轰鸣在那寂静的一刻。多么漫长的一瞬,她挣扎着像从前生转世一样,艰难脱胎地回过头来。四目相对之际,彼此皆一脸惊讶。她如白日见鬼般惊骇,手中的酒瓶落地,一声碎响,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陈年老酒的芬芳和沉醉。一根火柴便能点燃的空间,使得两个人不敢轻易动弹,我们刹那间陷入深深的沉默。片刻之后,我颤抖着发问——

怎么会是你?丽雯!

你怎么会在这里?——转瞬她似乎已恢复沉静,故作淡然地问道。

我尽量克制住激动,说:大学毕业,县里向省里要人,分回来了,在县委,又派到乡下锻炼半年,一个月前刚来。你呢?你怎么也在这里啊?

她有些回避似地说:你住哪儿?

我说我住乡公所。你一直没复读再考吗?

她很克制地苦笑了一下,说:山里凉气大,你刚来,多注意冷暖。

她边说边去墙角拿出扫帚,回身扫地,并无老同学重逢应有的热情。她似乎毫无惊喜,也无意深谈的漠然样子,令我突然有些失望,失望中还有一点隐隐受伤的疼痛。

我只好强装平静,也有些负气地说:谢谢,那给我来瓶酒吧。

她温婉地说:你打这散酒吧,山里人自酿的,不上头……丽雯于我,是那么的礼貌而疏远。去的时候还是一路斜阳,回来的途中却仿佛遍地泥泞。我端着一缸酒如托铁塔,感觉步履沉重,时走时停,有一些丢魂落魄的恍惚。我似乎还没缓过神来,梦游一般地不敢相信刚才发生的那个邂逅。我隐隐觉得,满街端着碗的人都停止了扒拉,都不怀好意地看着我的铩羽而归,并在背后指指点点地讪笑。这还是那个中学同学丽雯吗?我的暗恋,我的初恋,我从未得到过半分回恋,却始终未曾彻底放下的那个女孩?那个以一分之差,未能和我大学同学的才女,她怎么会在这里出现?高中毕业四年,仿佛暌违了半个世纪,一直音讯杳然的她,何以竟然在我孤独的黄昏再现。她似乎是我生命中必将出现的一个路碑,预设在我的命途中。我绕过了千寻万里,最终还是回到了这块坚硬的石头前;但依旧像往日一样,被她的庄重撞疼了……多美好的久别重逢画面,之后的知青岁月,正因为心中对丽雯的那一丝丝眷恋,正因为有她的温暖情陪伴,一切才显得平淡而温暖,宁肯影随俪从,终老是乡。他与她是老同学,在80年代之初,真正的爱情表白,却像赴汤蹈火一般的艰难。我们这种同学关系,一旦挑破而得不到对方的允诺,势必连朋友都很难平和相处,多数会渐行渐远——敏感脆弱的心灵尚无法学会面对拒绝。对眼前这种温暖和亲近的珍惜,使得我们小心翼翼地回护着这种若即若离。生怕爱情的弦索一旦绷紧,最后却拉断了原本可以织好的情网。

苦难的知情岁月里,因为对丽雯那份圣洁爱情的支撑,因为她的温情陪伴,岁月静好,一切都显得平淡而美好。缓缓时光里,他为她浅吟低唱:

几乎没有预约便已走来

四月的芳草正沿河铺开

几乎没有笑过就要离去

任眼泪随河水漫过心怀

几乎不曾相识便开始表白

五月的落花正逐水徘徊

几乎不曾暗示便默然相许

如漫漫长夜点燃一盏灯台

几乎未能吻别便开始等待

六月的晚风吹清露满腮

几乎未能道破便成了隐谜

被岁月在心底深深掩埋

那一个字说了等于没说

那一个字不说如同说了出来……

言行举止中,她又岂会不知他的款款深情,只是80年代,所谓的爱情,可能有着那么多的身不由己,言不由衷。丽雯深知雨波非池中之物,才华横溢的他,终会翱翔九天。小小平静而民风淳朴的公母寨,不会是他的久居之地,爱他,就应该放手让他飞,而不是用所谓的温情束缚住他。她对他,折射出80年代的爱情观,爱,就是给对方自由,让对方飞。我这一代人之所以始终无法超越80年代,也因为那个光辉岁月,给了我们最初的熏陶和打磨。那些被发配流放和无视的长辈,都活在那时。他们给了我们认识世界的遗训,使得我们不再蒙昧于天良。而今,那一代已经凋谢殆尽,而我们也开始要步入残阳斜照了。我在半生颠沛之后,重新拾笔掌灯之际,生命似有慌张夺路之感。翻检平生,找寻那些残破的人世经验,仿佛仅为提示后生者——我们确实有过那样近乎虚幻的美,哀伤孤绝,却是吾族曾经的存在。

再说丽雯的父亲,这个50年代的大学生,曾经在县委办工作。“文革”中站错了队,“文革”结束之后便遭到了时代的报复。这个国家需要拨乱反正,但每一代年轻人都会有其青春的狂怒,都可能会在某一时刻轻身躁进,以最好的动机去换来最坏的结果。丽雯和雨波相约去看望深受文革迫害的丽雯父亲,通过一番交谈,老人送给雨波几句话:“人啊,年轻气盛,就容易恃才傲物;胸有异志的话,就难免不与人群。而眼前的世道人心,往往又不容木秀于林!如果不得志吧,你的性格多半又不肯甘居人下;一旦得志,我又担心你被枪打出头——这也算是人生的两难困境啊……”老人的话,揭示了雨波的性格特征,同时也暗含着他之后的命运,如老人所言,离开公母寨的关雨波,依旧受到了来自时代的迫害。

多年后,起起落落的雨波和丽雯再次重逢,两天的相聚,两个人道出了多年前的言不由衷与身不由己,互诉衷肠。然而,每一次的相聚,都酝酿着下一次的别离,他们终究没有走到一起,此时的雨波,是刑满释放三十出头的落魄之人,而丽雯却是越发的成熟和美丽。离别前,丽雯给了雨波一封信,信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她说——雨波,请原谅我没有留你,在这万家团聚的时候,我却将孤单无依的你再次放逐到路上,这,也许是我永难救赎的大错!我不能企求你在今天理解,甚至这个世界也无人可以理解,我何以如此残忍;应该说,这同时更是对我自己的残忍。但只有我明白,你是那种为道路而生存的天下客,你必须行走才会有意义。当你一旦止步不前时,你就被生活永远地弃绝了。你现在也许渴望港湾,但这只是暂时的小泊,在你舔血疗伤之后,你不会甘于这种平庸生活。如果因我而使你自断羽翼,我会更觉罪不可恕。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也许曾有过与你相似的梦,但大相径庭的命运,却只允许我享受这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我不能奢求与你相随,即使我今天对你的爱更甚于从前,我也没有勇气对你说留下吧或带我走!我只能给你这么多了,雨波,这菲薄的帮助毫不足以支持你的漫长旅程。但你要记住,你是一个男人,从此开始,你必须重新站立起来,去创造,去打拼一份属于你自己的生活……你走了,我将重归我的平静生活。这两天的日子也许足以感动世界,却无法改变两个人的宿命。这两天我已透支了我的一生,再也无力承担一份思念了。如果还有爱,最深的爱莫过于埋葬于心。我对你一无所求,唯一的期望是——我要你答应我,从此给我永远的宁静,将我遗忘在出行的起点……雨波,从此从此,你好自为之!

每一个年代的爱情,都有各自的历史痕迹。50年代的单纯,60年代的压抑,70年代的扭曲,80年代的觉醒和挣扎……再看看90年代的颓废和新世纪以来的严重物化,大抵可以印证不同年代的世道人心。世界上多数人的爱情,都是为了“抓住”。抓住便是抵达,是爱情的喜宴;仿佛完成神赐的宿命,可以收获今生的美丽。我想纪念20世纪——唯一一个美好的年代。那段时光留在每个过来人心底里的,是久禁复苏的浪漫人性和绝美的纯情。我们那时在初初开禁的阳光下,去学着真诚善良地相爱,去燃烧地争夺我们渴望的生活……最后,那一切,在成长的某个黎明,被辗为尘泥!如今,在回望的眸中,那曾经存在过的理想和,像童话般虚幻而又美丽,像一轮永远无法洇干的泪痕,充满了感伤和怀旧的气息……在一个青年涉世之初,他的爱恋和梦想,仿佛都被组织扼杀。怀揣着这样的怨,我只能奔赴远方,我再也不想待在这个县城了。不管远方有多远,一代又一代边城青年,都这样带着改造世界的梦想出发,希望沿路寻觅同道,为改变社会而抱团取暖。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5/24854.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