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魔鬼与普里姆小姐》读后感_1800字

《魔鬼与普里姆小姐》读后感1800字

一个人必须要么做个好人,要么仿效好人。——德谟克利特

我没有任何宗教信仰,徘徊在无神论和不可知论间。我猜是在这些灵修的文字间我发掘了自己人性的弱点和内心的渴望。

人们之所以按社会要求行事并非出于遵守法律的意愿,而是由于对惩罚的惧怕。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台绞刑架。生命被恐惧统治,蜷缩在断头台的阴影之下。行动的时候,总是犹豫不决;怪罪别人的时候,又都无情无义。

有些句子残酷到觉得自己被衣服注视着,耻辱羞愧一起袭来,被扇了耳光却无力还击。

表面上宽厚仁慈,不过是不敢在生活中表态罢了。相信自己善良要比站起来捍卫权利容易得多;逆来顺受要比鼓起勇气与更强大的人抗争容易得多。我们总会说,那些被人丢过来的石头没有砸到自己,可当深夜人静,我们才默默地为自己的懦弱流下眼泪。

有一个官问耶稣说:良善的夫子啊,我该做什么时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

-《路加福音》18:18-19

耶稣,作为夫子,是邪恶的,作为神,是良善的。正如达芬奇在画《最后的晚餐》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三年前那个作为耶稣模特的合唱队男孩,正是今日作为犹大模特的醉乞丐。一个人的本性同时拥有善与恶两面。在这一点上,上帝是公平的。

魔鬼说:“善是不存在的,美德只是恐惧的一张面具。” 若此言属实,我们的善行是出于自身的恐惧,那么若无后顾之忧地放手作恶,我们会感到幸福吗? “叛徒和耶稣一样,不过是一名牺牲者。只有恶现身完成自己的使命,善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无需我们作冒险的实践,古代的圣人已经给出了答案——无论这答案是源于人之本性还是建立在后天的文明教化之上——人心向善。

“表面看来控制欲望与快乐相悖,但是不要忘了还有这样一句话:“要避免通往痛苦的享乐。”

我一直相信,无论在个人层面还是社会层面,所有深刻的变革都会在短时间内完成。我们尚无准备,生活就已将挑战置于面前,以考验我们的勇气与蜕变的意愿。在这种时刻,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或是借口说还没有准备好,都无济于事。 挑战不等人,生命不倒退。七日的时间足够决定,是接受命运,还是反抗宿命。

因为恐惧,有两件事阻止一个人去实现梦想:认定梦想不可能实现;在命运之轮急速旋转时,眼睁睁看着梦想触手可及,自己却全无准备。因此这一刻她害怕了:害怕踏上一条不知通向何方的路,害怕生活里充满未知的挑战,害怕失去早已熟悉的一切。

真正危险的人物从来不会制造威胁。维斯科斯的拯救者亚哈曾说:“世上有两种傻瓜:一种受到威胁就放弃行动;一种制造了威胁才去行动。”

“亚哈讲过一个关于天堂与地狱的故事。从前有一个男人,带着一匹马、一只狗一起赶路。当他们经过一棵大树时,正好一道闪电劈来,把他们全都劈死了。但这人不知道自己已经离开人世,便与他的马和狗继续赶路。有时,死去的人要过些时候才能明白自己的处境。那是一条漫长的上山路。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他们大汗淋漓,口渴难耐。在一个拐弯处,他们看到一扇宏伟的大理石门,里面是一个金砖铺就的广场,中央有一眼清泉,正汩汩向外溢着清冽的水。

赶路人走到大门守卫身旁。 “‘早上好。’

“‘早上好。’守卫回应道。

“‘这是哪儿呀,这么美?’

“‘这是天堂。’

“‘到天堂了,真好。我们有点渴。’

“‘你可以进去,里面的泉水供你随意饮用。’守卫指着清泉说道。

“‘可我的马和狗也渴了呀。’

“‘我很抱歉。’守卫说道,‘这里禁止动物进入。’

“赶路人非常沮丧,因为他实在太渴了,可他不能独自去饮水。他谢过守卫,便接着赶路了。他们又向高处攀爬了许久,已经精疲力竭了。终于来到一扇破旧的大门前,进去之后是一条土路,两旁树木葱郁。一个老者正躺在树荫下乘凉,脸上盖着一顶帽子,好像睡着了。

“‘你好。’赶路人说道。

老者点了点头。

“‘我们非常渴。我,我的马还有狗。’

“‘石头那儿有眼泉水。’老者用手指了指,‘你们想喝多少都行。’

他们三个,人、马、狗走到泉水旁猛喝一气。赶路人回来致谢。

‘不客气,你们随时可以再来。’老者回答说。

“‘可我还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呢。’

“‘这是天堂。’

“‘天堂?但那个大理石门边的守卫说,他们那里也是天堂呀。’

“‘那里不是天堂,是地狱。’

“赶路人很困惑:‘你们应当禁止他们冒用名号。这种错误会误导很多人!’

“‘我们才不禁止。事实上,他们帮了我们大忙,因为忍心抛弃挚友的人都留在他们那儿了。’”

要想控制一个人,只要让他有所忌惮就行了。

一切都是自制。还有选择。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6/2513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