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后感1100字
最近一段时间都在看这本书,中途也选择过其他书,因为刚开始看觉得焦躁,带着对柴静的偏见,一度想放弃,后来往后看,就逐渐静下心来了。
最开始觉得触动是对那个新疆老人的采访,人是敌不过死神的,以为自己意识到这点以后能很淡然,但是还是会泪流满面,面对死亡的恐惧一直无法控制,害怕突然什么时候就再也见不到
“当时找不到任何工具,就用自己的手挖。一开始看到一个手腕时也不能确定是我媳妇还是儿媳妇,等看到衣袖的时候我才确定是我孩子他妈。然后我就停下来了,其他人把她挖了出来。”
然后是非典时期的冲向第一线,让我越来越正视这一本书,越能够逐渐体会到当初看《活着》的意义
我一下子睁大眼睛,血管在颈上嘣嘣地跳。我摸着血管,这就是最原始的东西。活着就是活着。在所有的灾难中,这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渐渐看下去,你会发现国内的许多大事件发生的时候都有柴静的身影,非典,汶川地震,药家鑫案,征地强拆,留守儿童,各类大事件,她都用自己的角度带我们再去感受了那一幕幕。因为出生的比较晚,所以很多事件对于我而言都只是一个名词,我想去了解,柴静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新闻里随眼一瞥的一段话,其实也是那些人生命里翻天覆地的大事了。
最初了解柴静是因为穹顶之下,还有天涯的各种扒皮贴,女公知,《看见》让我认识了一个另一方面的柴静,她矫情又很容易顾影自怜,一个很容易偏激的女文青形象,她这样的人做新闻是很不客观很容易“假”的,但是她也有自己对新闻的理解,这六年间,她有在成长,她学会了用朴实而有力量的言语来讲述一些东西。
但是我觉得这本书还是有让我觉得不太好的地方,总想不起,看了看豆瓣,发现这段话说的很有道理了。
但这本书的限制亦在此处。整部书似乎更乐意迷失在对于氛围的追寻中,而关键处多是语焉不详。作为一名调查记者,柴静自许的基于同情的理解的采访,呈现于荧屏,楚楚可观;落实到纸面,则似乎更多同情,甚少理解。而失了理解的同情,则不免为同情而同情了。譬如有网友指出的,但凡涉及硬话题,诸如制度、房产、财经等,柴静显然捉襟见肘,此时再一唱三叹般抒情,诚然有些无病之窘了。即便其专擅的人物描写,也往往陷入典型性的框架,对于他人的理解最终让位给了给人物作定位。至于每篇文章里不时跳出的小情绪小感悟,有时未见精彩,反成败笔,在直接而残酷的世相面前,廉价的体悟只会削弱故事本有的说服力。
看书的时候以为自己看完想说的会有很多,其实发现完了也就完了。
随着逐渐长大,发现自己曾经一直在努力成为的文艺女青年其实不过是顾影自怜和矫情做作的而已,人不能一直心气太高,生活中没有书里那么多的阳春白雪,人应该活的真实一点儿。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6/25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