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读后感2400字
一直觉得自己工作效率还算高,毕竟每天都是从早忙到晚,做的事也不少。直到读了这本《深度工作》,才知道原来自己远没有想象的那么高效,平时做的也大多都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浮浅工作。可以说,这本书对工作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如果你真正领会了“深度工作”,一定能摆脱掉“穷忙”的状态。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卡尔·纽波特。纽波特可以说是才华横溢,他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乔治城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还是一位人气博主,能做成这么多事,和他长时间深度工作有很大的关系。
1、什么是深度工作纽波特认为:深度工作就是在完全无干扰的状态下,精神高度集中的进行某项工作,从而达到最大的产出。
这里面的深度可不是一般的深,它要求你处于一种完全无干扰的状态,而且要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可以说,按照深度工作的标准,绝大多数白领,一天也没有多少时间是处于深度工作状态的。
下面这几种情况,我想你一定遇到过:正在写方案,突然接到封电子邮件,你先回复了邮件,然后才继续工作;正在核对表格,突然传来楼下餐厅的饭香,你不由自主地想了会中午应该吃什么;正在写文章,工作群突然有人发消息,你赶紧点开微信扫一眼。在这些情况中,周围的干扰总是一不留神就吸走了你的注意力,因此,这些都不能算是深度工作,纽波特给了这些工作一个统一的名词:浮浅工作,指的是在干扰的环境中进行的,对注意力要求不高的事务性工作。可以说,在网络时代,由于社交工具的崛起,我们实际上,浮浅工作越来越多,而深度工作是越来越少了。
那么?什么样才能算深度工作呢?典型的例子就是心理学家荣格,19世纪20年代,荣格住在瑞士苏黎世,一直忙于演讲和心理咨询,为了能够挤出时间研究潜意识,荣格找了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专门搭建了一个简单的的塔楼。从此,荣格每早7点起床,吃过早餐后就在办公室进行2个小时的写作,这期间没有任何打扰,这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深度工作。
在这种完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荣格有机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潜意识的研究中,先后发表了一系列有见地的文章和著作。
2、深度工作的四种模式当然,作为现代的白领,我们不可能像荣哥一样跑去隐居研究课题,但是,这不意味我们就不能深度工作了,作者主要给出了四个深度工作的方法,每个人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工作节奏。
(1)禁欲模式:这类实践者往往有明确且价值较高的职业目标追求,他们会在职业生活中尽可能的避免浅薄工作,完全屏蔽职业生活中的任何干扰。比如科幻作家斯蒂芬森没有任何的邮件和邮寄地址,用来避免别人联络他、发电子邮件、寄信件或邀请他参加活动之类的事情,把全力注意力放到工作中。这类很适合自律的自由职业者,需要自己掌控时间,对于上班族来说就不太好办了。
(2)双峰模式:将个人时间分为两部分,一段是深度工作时间,余下的时间做其它事情。在深度工作时间内,追求高强度,无干扰的专注。划分方法可以按个人喜好而定,比如按周划分,每周4天工作,剩下3天做点浮浅的简单工作。按年划分,有些学术人士会在每年固定拿出几个月进行深度工作,以求做出突破;而剩下的时间就用来教书学习,这样张弛有度能保证精力充沛。还可以按小时来划分,比如荣格就是每天用早上的2小时来做深度工作,其他时间任由思绪漫游,这样反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其实挺适合上班族,可以每天将前面的6个小时设置为深度工作时间,后两个小时设置为浮浅工作时间,既保证了效率,也给自己充分的休息。
(3)节奏模式:就是每天固定时间固定做同一件事,形成节奏,最后直接变成一种习惯,不需要投入精力就可以完成。
这个也挺常见的,比如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就是每天固定时间,雷打不动的写4000字,还有很多人把晚上10点设置成阅读时间,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而且效果还不错。这个很适合我们用来做长期工作,例如读书、写作、总结、日记等,真的很有效果。
(4)记者模式:就是见缝插针的工作模式,只要有时间,立刻投入到深度工作。书中的例子就是美国著名记者艾萨克森,他每天的工作是在各地做报道,但只要闲下来,立刻动手开始创作,就这样写出了不少大受好评的著作。这种模式看着很灵活,但是对能力要求很高,毕竟,能在极短时间内进入深度集中真的不容易。
3、执行深度工作的准则准则1:将工作内化为习惯
也就是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别设计的仪式和固定程序,形成一种习惯,使自己进入并保持专注状态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
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的时候就是这样做的,每天早上7点准时起床,然后出去散步,再吃早餐,8点到9点半在书房深度工作,之后用一小时审阅信件,也休息一会。10点半开始继续深度工作,等到精力差不多用光了就去外面散步,深入思考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想法,想通了才停下来,一天的工作也就结束了。这样日复一日,工作基本成了习惯,不需要格外动用意志力。这种仪式化的方法其实适合所有人,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灵活设定一些程序。
准则2: 远离社交媒体
其实,大多数白领做不到深度工作,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社交媒体。工作的时候总是被微信、微博、网页打扰,所以,干脆直接远离这些东西,把能关的都关了,不要设置提醒,甚至可以在一天中禁止使用网络,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自己确实没那么容易分心了。记住:少刷一会朋友圈不会错过1个亿,少回个微信也不会失去一笔生意。
准则3: 适当减少工作时间
其实,好多人烦躁是因为想做的事太多,反而不知道从哪下手了。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放弃。仔细想一想什么最重要,然后用深度工作来处理这些事。别想着工作一整天,那样你可能会感觉一点盼头都没有。压缩工作时间,就是限定几个小时把事做完。这样你会逼迫自己集中精力专注在重要的事情上,舍弃可有可无或价值不大的表面工作,高效完成高价值工作。而且,你的时间和也更多了,完全可以形成正向循环。
总之,在这个时代,深度工作越来越不容易,但也越来越有价值,希望大家都可以按书中的方法尝试着多做深度工作,绝对受益匪浅。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6/25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