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牛棚杂忆(精装珍藏版)》读后感_1400字

《牛棚杂忆(精装珍藏版)》读后感1400字

《牛棚杂忆》是我看过的季羡林先生的第三本书,只是这本书不同于以往看过的另外两本,不谈写作,也不谈读书,更不是和你聊人生。

《牛棚杂忆》是季羡林先生一段亲身经历的过往,一段合着血泪,合着委屈,合着无处伸张正义的悲痛的篇章。

《牛棚杂忆》是季羡林先生在文革十年动乱中亲身经历的往事,不添油加醋,不刻意夸大所受的苦痛和折磨,只是实事求是的呈现给读者。正如书中开篇序言中季羡林先生所说的那样,写这本书的目的不是要人们去记住仇恨,也不是要找那些当年打他的那些人去算账,而是要将这样亲身经历的不寻常的十年记述下来,要人们去反思,当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给未来以警醒。

北大当年开“五四运动”的先河,之后风靡全国的各高校的接踵而来,青年爱国风潮一时无两。在十年浩劫中,北大也首当其冲,在全国一片红旗招展革命风潮下,各种运动也应运而生。

作为北大东语系的系主任季羡林自然也逃不过,原本受人尊敬的学者教授,如今成了被批斗的对象,被那些昔日的学生红卫兵小将们推上“斗鬼台”,要他一直保持“喷气式飞机”的高难度动作,稍有差池就是一顿拳打脚踢,直打的他们鲜血直流,方才罢手。这些满腔热血的红卫兵小将们是不会对他们这些“牛鬼蛇神”手下留情的。

季羡林和当时好多教授一样,要承受着这些身与心双重的折磨。运动到了后来,已经不允许他们回家了,要他们住在一处四面透风的简易的茅草棚子里,人挤着人住着,夜里翻身都困难。白天他们干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回来要做思想汇报,背毛主席语录,那些被随机提问,不能对答如流的教授们,就要忍受皮肉之苦了,或是打耳光,或是被别的种种稀奇古怪的方式折磨着。

那是一个法律缺失的年代,那是一个荒唐透顶的年代,那是一个满腔热血全国山河一片红的年代。哪里有那么多的是与非,哪里能辨明真正的对与错,一切只在一念之间,有太多的人因言获罪,被莫须有的罪名而沦为“牛鬼蛇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在这场席卷全国的风暴中季羡林的遭遇只是沧海一栗,有千千万万的人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都没能幸免,也不知有多少人受到伤害,多少人无声的凋零,这些恐怕都是无法去统计的,那些精神文化方面的损失也是无法估量的。

以前留学海外的知识分子,都怀着一腔报国热忱,学业有成那天也是踏上归途的那一天,放弃了国外优渥的条件,只想着让积贫积弱的国家强大起来,不再受列强的欺凌。

可是费劲千辛万苦回到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却要接受三番五次的审查,各种运动接踵而来。这些学识渊博的大知识分子们在运动中被暴打,侮辱,进行种种非人的折磨,以至于有不少人不堪忍受,而选择自杀了断。

新中国亏欠那些知识分子的永远也还不清,虽然事隔多年,文革也已经过去好几十年了,可是当年的影响流毒,到了今天才慢慢呈现出来。

文革之后传统文化就不那么被重视了,过去的读书人基本都能写一手好看的毛笔字,都知道很多典故,经典名句张口就来,如今好多的学生读了十多年的书,看那些历史典籍还是一知半解,好似看天书一般。留学海外的留学生,学成之后也不再是急着回来报效祖国了,而是绝大多数选择留在了国外,那份爱国之心再也不会那么纯粹了。

损毁的建筑可以修复,打人的伤口可以结疤,可是对于心的伤害呢,难道一切都会随着岁月远去,而变得云淡风轻回到最初吗?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6/25455.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