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后感2000字
在《平凡的世界》全部写作过程中,我的早晨都是这样从中午开始的。对于我,对于这部书,这似乎也是一个象征。当生命进入正午的时候,工作却要求我像早晨的太阳一般充满青春的朝气投身于其间。
--------路遥
《早晨从中午开始》是路遥的自传性散文集,一部在病榻上坚持完成的随笔,路遥生命中最后的心血。路遥说:当生命进入正午的时候,工作却要求我像早晨的太阳一般充满青春的朝气投身于其间……作家的劳动绝不仅仅是为了取悦当代,而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他以真挚深情的笔触,记录了自己潜心创作的往事和追求梦想的历程。这本书是了解路遥、倾听路遥,阅读《平凡的世界》和《人生》的必读书。追梦的人会在这本书中清晰地看到自己。
从前的我真的不知道人的潜力会有这么巨大,从路遥身上,我看见了。我不敢相信,路遥用了他整个青春来完成《平凡的世界》这部巨作,工作量的庞大往往使人望而止步,而路遥却选择迎难而上,在选择的危急关头,他选择了坚持和坚守。坚持的是如何完成这部作品,坚守的是自己内心当中那深处灵魂的呼唤之声。
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造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回望路遥的创作过程,让我的对待写作的观念也有所变化,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是意义重大的,它并不是一本激励你勇往直前的励志随便,而是真正给你灵魂鞭挞的良心作品。
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这本书,说到根源上,其实是源于他的使命感,只要不丧失远大的使命感,或者说还保持着较为清醒的头脑,就决然不能把人生之船长期停泊在某个温暖的港湾,应该重新扬起风帆,驶向生活的惊涛骇浪中,以领略其间的无限风光。人,不仅要战胜失败,而且还要超越胜利。
路遥说:“也许是二十岁左右,记不清在什么情况下,很可能在故乡寂静的山间小路上行走的时候,或者在小县城河边面对悠悠流水静思默想的时候,我曾经有过一个念头:这一生如果要写一本自己感到规模最大的书,或者干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那一定是在四十岁之前。”在四十岁之前完成一项重要的事情,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啊!其中的过程自不用说,那必定是享受的,等到经历过风刷之后,源自内心的那种喜悦感和成就感是无可名状的。任何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有某种抱负的人,在自己的青少年时期会有过许多理想、幻想、梦想,甚至妄想。这些玫瑰色的光环大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而消散得无踪无影。但是,当一个人在某些方面一旦具备了某种实现雄心抱负的条件,早年间的梦幻就会被认真地提升到现实中并考察其真正复活的可能性。
说到这里,人呐,有时要对自己残酷一点。应该认识到,如果不能重新投入严峻的牛马般的劳动,无论作为作家还是作为一个人,你真正的生命也就将终结。只有工作和不断学习,才能够使我们感到充实,让我们明白人生,其实就是一个拼命向前的过程,我们不能够逃避人生中的疾苦,而是要直面它,甚至冲破它的束缚。
对于作家来说,读书如同蚕吃桑叶,是一种自身的需要。蚕活到老吃到老,直至能口吐丝线织出茧来;作家也要活到老学到老,以使自己也能将吃下的桑叶变成茧。但对于我们这些平凡的人来说,这个观点也是受用的。读书嘛!读到老,自然也要学到老,毕竟,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
这是《平凡的世界》的第一段,我之所以把它抄录下来,主要原因就只有一点。我们大家都知道,万事开头难,写作亦如此。这是交响乐的第一组音符,它将决定整个旋律的展开。
长卷作品所谓的“开头”,照我的理解,主要是解决人物“出场”的问题。开头。这是真正的开头。
写什么?怎么写?第一章,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第一个字,一切都是神圣的,似乎是一个生死存亡的问题而令人难以选择,令人战战兢兢。在路遥历经和自己内心的一翻殊死搏斗中,终于写下了《平凡的世界》的开头,一切都是那么平静。瞧瞧们,他们一开始的叙述是多么平静。只有平庸之辈才在开头就堆满华丽。记着列夫·托尔斯泰的话,艺术的打击力量应该放在后面。这应该是一个原则。为什么中国当代的许多长篇小说都是虎头蛇尾?道理就在于此。这样看来,不仅开头要平静地进入,就是全书的总布局也应按这个原则来。
只有拼命工作,只有永不休止地奋斗,只有创造新的成果,才能补偿人生的无数缺憾,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凋谢也是壮丽地凋谢。既然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就得舍弃人世间的许多美好。是啊,我们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往往要有这种决心,只有这样,我们才有真正的动力促使我们发奋图强,而不是在碌碌无为中度过自己的一生。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6/25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