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农夫哲学:关于大自然与生死的沉思》读后感_2400字

《农夫哲学:关于大自然与生死的沉思》读后感2400字

1
2016年3月31日清晨,在与癌症奋战了几个月之后,吉恩·洛格斯登在俄亥俄的家中与世长辞。此时,他的《农夫哲学:关于大自然与生死的沉思》中文版刚刚在中国面世。这本书的英文名Gene Everlasting:A Contrary Farmer’s Thoughts on Living Forever,直译的话,应当是“永远的吉恩:一个执拗农民关于永生的思考”(“执拗农民”是吉恩的博客名称)。书名一语成谶,吉恩在出版他这最后一本书两年后,终于还是走向了永生。


网上搜吉恩的生平介绍,资料极少,著作却很是不少。除了这本“永远的吉恩”,罗列了20多本,全都是关于农场生活的,其中不乏实用技巧、指南,例如《小规模谷物种植》、《草莓的成功培植》、《优良土壤园丁指南》等等。一个农民写了这么多书,你说他到底应该算是农民,还是算作家呢,还是农业专家呢?
2
吉恩·洛格斯登当农民当了很多年。本书中文版面世后,有一种评论误以为吉恩是得了癌症,然后才回归田园,亲近自然,从癌症病魔之下死里逃生。这是明显的误解。吉恩出生于1932年,1975年即已归隐田园,回到自己成长的地方。屈指算来,已有四十一年之久。从书中偶尔的回忆来看,归隐之前他似乎做过记者,其他的情况则不得而知。


多数人关注的是本书的“生死”主题。吉恩从自然田园生活中得到体悟:生命永恒,在自然界里,不存在死亡,死亡是生命体的更新,人死之后,骨肉成泥,重新融入大自然之中,孕育新的生命。对于这种体悟,人们常常击节赞赏。中国的读者们还会联想到“天人合一”、“生死轮回”一类的中国传统智慧。
这些联想自然没错,可是如果你们真的觉得吉恩是从这种体悟中获取了对抗癌症的力量,那未免太过肤浅。自然轮回(或者自然更新)的体悟从来不是新鲜事,古希腊的“四大元素”之类的朴素自然学说里面已经含有这种轮回概念。中国的生死轮回说更是将生命直接延续成无数的前世今生加来世。
自然轮回的思想其实不能细思,细思恐极。它意味着承认自然的生物链条,食物链的传递顺序,追究下去,便是弱肉强食。吉恩并非没有想到这一点。自然界的物种循环,周期性繁荣,于是有天敌(以该繁荣生物为食的)的大量繁衍,进而将所食的这种生物逼入濒临灭绝之境,而食物的减少又会让天敌的数量减少,从而酝酿下一次的循环。吉恩谈论公路上汽车与野鹿的相撞事故导致鹿的减少,从而缓解野鹿过剩问题,紧接着说了一句“我可不敢说公路也有助于减少过剩的人口”。他想到了这个问题,可是不敢接着往下想,不敢把自然的循环规律套到人类身上,套上去,跟社会达尔文主义,跟种族生态学差不多,所以只能模糊处理。
3
因此,本书的看点绝非像好多评论以为的“参透生死”,恰恰相反,本书的魅力正是来自吉恩·洛格斯登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因为这种热爱,他才能在中年归隐,做了四十年的农民,将毕生的心力奉献给自己家里那一亩三分地。也是因为这种热爱而非什么堪破生死,让他能在垂暮之年与癌症作顽强斗争。


吉恩描写的,都是鲜活的生命,蓬蓬勃勃的,止不住地从他的笔下溢出来。本书最后一章体现最为明显。
在这一章里,已经患了癌症的吉恩耐心地、细致入微地描写又一个春天来临的景象。在他的心底,显然已经认定这将是他度过的最后一个春天,仿佛是为了留下这最后的记录,他从冰雪尚未消融的冬末开始写起,写在冰雪覆盖之下掩藏的各种生机。
结冰的池塘下面,水里有形形的小生命,鱼儿蛰伏在淤泥底下,等待天气回暖。严寒之中的水仙和雪花莲仿佛已经丧失了生机,可是它们顽强地熬了过严寒,迎来了和煦的春天阳光。
鸟儿们开始歌唱,连猫头鹰也开始唱起了求偶的情歌,还有红雀、金翅、冠蓝鸦、红腹啄木鸟、五子雀、树麻雀、黑顶山雀、白顶雀、簇山雀。不过,真正的春季开始,是从南方回来的红翅黑鹂歌唱的时候。
万物复苏,吉恩开始种下玉米,雨蛙开唱,红枫开花,田野里各种野花蔓延,水仙、麝香兰、圆叶风铃草、獐耳细辛、兜状荷包牡丹、小银莲。。。


吉恩的文字平凡朴实,还堆砌了那么多陌生的鸟儿、花儿的名字,可是你不会觉得枯燥。这些生物,在他的笔下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景象。连无心插柳地没有修剪的草坪,也在5月份长出一层厚厚的金色蒲公英和紫色的紫罗兰,美丽难以言说。而南方归来的蜂鸟(小小的蜂鸟)在窗户外面扑扑作响,提醒人们该给它们挂糖水喂食器。多么生动的画面。
最美妙的是作者会找一天作为他的“完美日”,那是一年之中最美妙的日子,或许是六月初的某一天,天气不冷不热,刚刚下完雨,阳光出来了,大地湿润,田野郁郁葱葱,鲜花怒放,还有晚上的神来之笔:
夜幕降临,万籁俱静,风也躲好了,只剩树林里的树筛着斜阳。接着,“完美日”的点睛之笔来了:清透的林鸫之歌穿过低枝,在林间回响,清澈纯净。
你很难相信,这样的文字会是一个八十岁、罹患癌症的老头写的。他的心中得有多少对生的热爱,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呢?
4
当然,除了写自然风光,同样动人的还有吉恩对农事的描写。他是一名真正的农夫,真正的园丁和牧场主,熟谙地里的各种事务。他种玉米,种蔬菜,养牲口,打理花园、树林、草地,甚至还自己杀猪。在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里,他真正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自然世界。
这才是人类与自然最好的结合方式,吉恩的文字才是自然主义文学的最好呈现。


不像梭罗,躲在一个湖边的小房子里,宣称“隐居”,宣称要过简朴的生活,其实还是靠外界的物品、食物过活。而且,梭罗连种个豆子都种不活,却还瞧不起农民们整天劳作的生活方式。对着湖面发发呆,歌咏些林间的雾气,便觉自己虚无缥缈得已经成了仙,梭罗的所谓“隐居”,不过是原始版本的矫情小清新罢了。读完本书,再去读梭罗那些絮絮叨叨、空洞无物的说教文字,大起令人生厌之感。他貌似反现代文明,其实离了现代文明一天都活不了。
吉恩·洛格斯登对现代文明的态度自然得多。隐居田园,但不排斥现代的机械、设备、耕作方式,不排斥智能手机,还每周都更新博客。
可惜的是,我们再也见不到他的博客更新了。
2016-7-4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6/25885.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