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灿烂千阳》读后感_1500字

《灿烂千阳》读后感1500字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战乱频繁的阿富汗,动荡不安的生活,漫天乱飞的火箭弹,饥荒,暴政,对妇女的压制,尽管天气炎热,估计也真的需要一千个太阳才能驱散掉黎民百姓心中的灰暗吧。

亲情,友情,爱情。无论是哪种环境下的生活,也无非是这三者的苦甜交织。

1.“如果你来找我的那一天,躲在窗帘背后的我能够拉开窗帘,那之后可能就不必用尽一生的时间,去奢求你的再一次出现。”亲情方面,比起莱拉那敢于打破传统禁锢、重视女性受到教育的父亲,可能玛利亚姆的父亲扎里勒更让人印象深刻。他表面风光,娶三房妻子,腰缠万贯,但为了自己的名誉,在自己的私生女儿的问题上却软弱无比,爱她,却没勇气去给她她真正想要的父爱,只能在临终前把女儿一直想看的《木偶奇遇记》录像带放在信封里,希望她原谅自己的那一天能够看到。可战火纷飞,当人们连自己的性命都难以保证时,这一点点爱的表达,相比之下太脆弱不堪。尽管如此,作者对父女之间一些细节的刻画,读起来仍旧让人感到一丝温暖。

悬在半空的玛丽雅姆能够见到扎里勒在她身下仰起的脸,弯弯的微笑,额头的发尖,下巴上因为笑而出现的酒窝——正好可以容下她的指尖,还有他的牙齿。这个地方的人都蛀牙,他的牙齿算是最白的了。她喜欢他那修剪得很齐整的胡子,她也喜欢他不管天气怎么样,每次来都穿着一套西装——暗棕色的,他最喜欢的颜色,胸前的口袋放着折成三角形的白色手帕——打着袖钉,系着领带。领带通常是红色的,系得松松垮垮。玛丽雅姆也能看到自己,她的样子反照在扎里勒棕色的眼睛中:她的头发飘扬着,脸上散发着兴奋的光芒,天空在她身后。

2.“如果还有机会,希望能带你回到我出生的那个小泥屋,养上几只母鸡,一只山羊,去屋外小溪里钓钓鱼,看着阿丽莎渐渐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然后每天日落之后和你坐在小院子里喝上一口茶,晚上并排躺在地上看那轮皎洁的明月。”玛利亚姆应该是这本书里那一千个太阳的化身了吧。出身卑贱,曾经坚信不移的父亲,能为了自己的名誉将她拒之门外,露宿街头,还因此失去了唯一的依靠;被迫嫁给比自己大四十岁的男人,沉寂的心曾经燃起一点点希冀,为自以为的爱情全心全意地付出,却因为不能生出一个儿子而沦落成猪狗不如的下人。她屈从于命运,不做任何反抗,因为找不出任何值得为之反抗的东西。直到莱拉和阿丽莎的出现,让她感受到很多缺席多年的美好,让她举起铁锹砸向那个曾经准备忍受一辈子的男人,让她甘愿牺牲自己来为她们换取幸福,让她从容走向自己生命的尽头。她在自己的后半生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她不仅代表着阿富汗女性意识的觉醒,更是在那个战乱纷争、女性饱受压制的黑暗社会里一股让人感到温暖、充满希望的力量。

她想到她进入这个世界的身份,一个低贱的乡下人所生的哈拉米,一件人们不想要的东西,一次可怜的、后悔莫及的事故。一棵杂草。然而,当她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她是一个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的女人。她以朋友、同伴、监护人的身份离开这个世界。以母亲的身份。她终究成了别人眼中的重要人物。不。这样死去并不算糟糕,玛丽雅姆想。不算太糟糕。对于一段开头不合法的人生来说,这是一个合法的结局。

3.人生哪来那么多机会去做这些如果如果的假设啊,更何况是战火不断的阿富汗。真正需要的,可能是在经历一次又一次不可逆转的选择和悲伤之后,仍能够鼓起勇气,在那已经满目疮痍的地方,重新拾起美好生活的希望。就像莱拉最终回到故乡,就像书的结尾她孕育着的那个新生命-如果是女孩-仍然会叫她玛利亚姆。

人生就是这样的,在心碎之后,我们还得忍受一次又一次的悲伤。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6/26018.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