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羊野史(全集)》读后感1400字
《鱼羊野史》这本书,放到我的书架上已有一段时间了,此刻才翻出来在读。为什么要看这本书?又为什么放到现在才翻读?原因,这本书作者是中国著名音乐制作人、电影导演、词曲创作者――高晓松所写。我知道这本书也是东方卫视脱口秀节目的《晓松说》未删节版完整收录。40万的超级读本。
当然,高晓松在东方卫视上的《晓松说》我是只字听不下去。一,不喜欢他那个不修边幅的形象;二,不喜欢那个肥大的头,“装神弄鬼”的胡须纳差,穿个大裤衩,一把纸扇,一场戏的形象;三、语速还那么的快,都不知在讲的什么。
但是,这本书名《鱼羊野史》还真的让我带着好奇心,更是想看看这位中国音乐制作人,如何谈历史?又以什么样的角度来解读如他自己给这本书名起个“鱼羊”野史?他的人生经历又是什么?跑过哪些地方?因为,一个人谈历史,固然与他的经历,他的背景有关。当然,我更想从他的书中读出他能谈出个什么样的历史。
据介绍,《鱼羊野史》,它讲述了每一天在历史上发生的大事件或有趣的事件。可是,以高晓松的年龄,伴随着历史的成长,从他记亊的那一天算起,他所谓的“每一天在历史上发生的种种大亊”,又能讲多少天历史?又能知多少天历史?这就是今天我决议的走进他的文字里主要原因。
“历史”究竟是什么?历史,似乎就是任人宰割,任人装扮的东西。又有谁能说出一本素颜的历史?至今,似乎我没发现。因为,历史这个话题,一旦从人的嘴巴出来,都是带着个人自身观点角度去解读形成了所谓历史。政治家谈写历史说历,又是一张欲盖弥彰的嘴脸了。
今天,我依然对高晓松用“鱼羊野史”书名感兴趣。为什么用这个名作书名?
“鱼”和“羊”两字组合起来就是个“鲜”。
而“鱼羊鲜”的起源,历史文化有一种说法是:清代,徽州府。有个农民带着四只羊乘船过练江,船小,一羊不慎落水,引来鱼群,群鱼抢食羊肉,吃得脑满肠肥晕头转向,一位渔民荡舟经过,撤了一网,收获众多。回家后,渔夫宰鱼,惊奇发现鱼肚装满碎羊肉,便将鱼宰净,碎羊肉重新填入鱼肚中,一道烧煮。结果烧出来的鱼,骨酥肉烂,不腥不膻,鱼汤鲜美,羊肉奇香,风味极其独特……久而久之,便成了徽菜中的名品。
还有一种说法:北方人以羊为鲜,南方人以鳖为鲜,鳖、羊同蒸,聚南北两鲜于一盘,故称“鱼腹藏羊”。春秋时代,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其御厨易牙,善调五味,首创食疗养生膳,据说“鱼腹藏羊”便出自易牙之手,易牙将鳖与羊合蒸,味道鲜美无比,腥、膻味全消,故后人将鱼和羊组了个“鲜”字。这道宫廷名菜在南宋又称“鳖蒸羊”,与“鱼咬羊”有口味上的类似。
当然,对于“鱼羊鲜”的“鮮”字的出现说法,也有人不予认可,认为目前,最古老的“鲜”出现在金文中,金文也就是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最早的“鲜”字其实和现在的字形还稍有不同,是上下结构,比如在1933年陕西扶风县上康村西周铜器窖藏出土的伯鲜鼎上就有一个金文的“鲜”字,是上“羊”下“鱼”,这种字形的演变其实是古汉字中一个很常见的现象。
哈。。。“鱼羊鲜”的“鲜”,管它是从哪出现,但是,今天,亊实上有“鱼羊鲜正宗做法”、有“鱼羊一锅鲜”、有“鱼羊火锅”、有“鱼羊煲”、“鱼羊鲜加盟店”等等说法。
于是,也就不难理解高晓松为什么用“鱼羊野史”作书名了。
哈。。。《鱼羊野史》,我还是先读后说为好。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6/26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