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读后感1100字
看完这本书,去吃了一碗麻辣烫好像好几年都没吃过了,你知道吧有个词,叛逆。
最理想的死亡方式就是猝死或者寿终正寝。
猝死,因为发生得猝不及防,不可阻挡,就不会有人抱怨,只会惋惜得表示是命运的安排吧!天妒英才啊!
寿终正寝,也可以理解成是人类的必然,与人与己都没有折磨,安静的离别。
纠结于死,与其说怕死去,更怕不够干脆得死去。
循规蹈矩的生活,死得毫无防备,全世界都不会觉得是我的过错。
电视剧总有那种情节,医生说要看他的求生意志力了,奇迹降临他张开了眼…爱人激动相拥…
如果医生对我说,看你的求生意志力了,一阵欣慰,不好意思了那我就放心睡了,不抗争了,毕竟也没有可相拥的爱人。
好好的生存,为了可以好好死去,期待每一种意外。
拖拖踏踏看完这本书,一位亲戚去世了,安静的离别,医生说不用治了,送回家,迅速陨落。
葬礼是低调的聚会,一群守夜的壮汉顺便打牌抵抗睡眠,家中儿女招呼大家吃喝,宴请四方,葬礼清晰的流程单发放给每一位来宾。遗像,彩旗,鲜花,乐队,丧车,家属,花圈,军鼓,亲朋,协会,友领。浩浩荡荡的数百人阵营。
死去的人估计从没想过原来我曾与那么多人产生了涟漪。总以为是孤独的存活。
来往的亲朋好友依稀是那句,啊,嫁人了吗。长高了呢。在哪工作。
葬礼和婚礼的唯一差别是,发朋友圈的人少了。送红包的人还是一样。
拒绝过很多婚礼,还没有拒绝过葬礼,拒绝的对象都躺着了。
同行的小妹妹问,为什么人人都仿佛这么愉快,谈笑风生的,表情上那么淡然轻松。我无言以对,毕竟这是哪个辈分的妹都搞不清楚。也许我可以和她说没有不舍的人假装不了伤感,至少真实也算一种敬畏。当然我只是淡淡的说了句,不太知道呢。我们之间又少了一分羁绊。
有来客询问为什么亡者的妻子没有出现。
家属给解释,她不可以来,因为她会痛哭,徒增人世的眷恋,不能让人安心走……
殡仪馆的焚化炉有几十处,长长的走道上巨型横幅,在大型医院也见过。
“拒绝红包,文明办丧”
走道上满是等待的人群,满脸是由于凌晨早起忙碌数十小时的木然,依稀还能听见窃窃私语:去收骨灰的时候,很多东西还没完全烧化,黑黑的一大坨,也许是心吧也许是肝吧。
每年都在送别,那年一亲戚的葬礼结束很久后,老爹与我探讨葬礼如何如何,最后他说,你难过吗,为什么当时我觉得眼睛很酸,心里很想哭。
谁也不能抵御内心的真正的不舍。
书中李开复总把自己当作一个定制的机器,以为一套程序不断消除bug能达到顺畅的结果,可是器官出了bug就废弃了,鸡汤就是如果注定要活到70,那只能善用器官,毕竟坏了可能就不能更换了。
最后叛逆的结果是,吃了麻辣烫,难受了三天。承认吧。拉了三天。嘻嘻嘻。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6/26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