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影视原著)》读后感1300字
《人民的名义》作为一部现象级的电视剧,掀起17年上半年全民追剧狂潮,成为了国民茶后饭余的谈资。在课堂上,作为政治学专业的学生,也是多次引用《人民名义》作为自己主题报告的素材。《人民的名议》之所以能够这么火?究其原因,个人认为有两点:
一是剧情敢“露”,全景展现了当前中国政治生态的现状。剧中许多情节使观众直呼:“这也敢播”,足以说明此剧深刻反映当前的官场现状。因此,该剧被观众称之为“当代官场现形记”“中国版的纸牌屋”;
二是老戏骨助阵,演技吊打当前充斥屏幕的小鲜肉,使观众直呼过瘾。在剧中,我最喜欢演员吴刚,他饰演的达康书记浑身都是戏,随便扣图就是一张表情包,使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当候亮平拦截达康书记的专车抓他的妻子时,他没下车,而是缓缓打开了车窗冷冷地凝视候亮平,一言不发。在小说中,书中是这样描述:“这是一位久居高位、成熟干练的高级官员,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他脸上毫无表情,但眼镜架后面竖起的川字纹,表明高级官员此刻正强压着怒气。高级官员审视着他,目光森森,充满了压力。权威,总会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以最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此时此刻,严峻的沉默就是一种好方式。”这一段戏吴刚表演堪称完美。看小说时,我读到此处,脑袋也是自动浮现达康书记“王之藐视”的表情。
以上两点原因也是我为什么追完该剧,还翻开这本影视原著的原因。此外,还一个重要因素,该剧给我造了一个甜蜜的“梦”,梦虽已醒,但幸福、甜蜜的滋味值得我一生回味。
小说与电视剧相比,小说情节更为紧凑,剧中“谁通风报信让丁义珍顺利逃出国境”的悬疑,小说使人感觉更加扑朔迷离。作为一本当代官场现实题材的小说,看的时候觉得国家真是黑暗,可是转念一想,这些黑暗能够拍出来,便是光明。个人认为,人民的名义的书名中有两层含义,一是以人民的名义欺骗人民,捞取个人私利。比如小说中巨贪赵汉德,在没有被正式抓捕时,一口一个人民,以人民的名义夸夸其谈,当检察官打开一整面墙的钱时,竟还以人民的名义为自己贪污开脱罪行,说自己是农民穷怕了,使人听了实在恶心。这也就是使老百姓听到领导讲人民“很虚”的原因了;二是以人民的名义为人民,真心实意维护老百姓利益。比如老检察者陈岩石和区委书记易学习,心有始终装着人民,一心一意为老百姓谋利益,官场上刚正不阿,清正廉洁,即便是自己得不到升迁也如此。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小说和现实中,官员是以人民名义谋私利,还是为民谋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官员的个人品行,在当前权力过于集中的“一把手”政治体制下显得尤其明显。小说中省委书记沙瑞金找易学习谈话时提到,强势的“一把手”市委书记李达康若能把权力用好,便是一名改革大将;若其腐化,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将是灾难性的破坏。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讲,虽然中国近年来在法制建设上取得一些的成果,但当前中国仍是“人治社会”,而非法制社会,表明了当前中国加强法制建设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小平同志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小说提及到“同级监督制度”,这将是对当前政府廉政建设的有益探索。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6/26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