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是宋史(全10册)》读后感1500字
《如果这是宋史》北宋7本卷。
感谢作者刘羽权的辛苦整理,用白话文方式将中国最具有文人气息的北宋历史精彩呈现给我,北宋的欧阳修,范仲淹,曾巩,司马光,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苏洵,苏辙,包拯,一批华丽璀璨的巨星,他们的文章都多次出现在我们的中学课本里,除了都是骚客,更是毒辣的政客,他们也同样分成了神宗时代的“元佑党”和“新党”势力,两党在最激荡的变法时代里互相对峙,不惜动用文字狱争个你死我活。
除这些文艺气息满满的宰相,即使像皇帝宋徽宗赵佶也是大文人一个,瘦金体书法的发明者,就算是蔡京这样帝国蛀虫也对书画功夫了得,虽然北宋创造了像“唐宋八大家”,“四大书法家”这样巨星一代,但整个皇权左右都是文人墨客当道,这一切都归因于太祖赵匡胤奠定的重文轻武的政治基调,又或许因为当年禁军教头赵匡胤陈桥兵变的先例让后世皇帝忌惮,于是对兵权的稀释自然成了北宋政治纲领一部分,比如被欧阳修排挤的狄青,种家军不能得到北宋政治中心重视,还有著名的杨家将等等,这一切都给北宋灭亡埋下了引子。
之前看过《血腥盛唐》和《明朝那些事》,横向对比下,能明显感觉作者是粘血质性格,全程打了鸡血,当北宋一次次因为内斗而被西夏,辽国,金人踏平时,当北宋签下像檀渊之盟这样辱国条约时,或者最后因为像由梁师成,王弗,蔡京这样的大恶人而将北宋葬送,最后人间惨剧靖康之难爆发时,作者言语的义愤填膺感透过纸背响彻全书,感叹号随处可见,北宋和唐,明比起来更代表的历史,因为整个民族史就是和异族人对抗史,对于燕云十六州的收复始终是北宋的梦想,这种爱国的豪情感让人动容!
月满则亏 ,水满则溢。
虽然北宋对比交趾国,女真族,契丹人相当有钱,更有文化,但世界历史证明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越穷的国家,战斗力反而越强,一旦国家富裕了,百姓们有钱了,战斗力反而直线下降。 至少这一点,在冷兵器时代绝对是真理。例子非常多,比如古罗马帝国毁于蛮族,西晋时五胡乱中原,还有这时活生生的北宋灭亡记,以及灭掉北宋的金国在更野蛮更落后的蒙古人面前死得有多惨。 所以这个“富国强兵”,只是个便于宣传的口号而已,根本与事实联系不起来。
最终灭己的只能是自己,那北宋从什么时候开始走入不归路的?
答案是王安石变法时代,这基本上没有任何疑问,存在疑问的是王安石变法里的司马光保守派和王安石新党孰是孰非?以及当时王安石变法具体造成怎样的社会影响,我对此不予置评,这本书也没有说尽,但这样的内斗让像吕惠青,蔡京这样为个人私欲的政客上台是事实,看看蔡京是怎样被王安石和司马光推荐就知道了,而昏庸的宋徽宗又卷入其中,掀起的政治清算运动最后还是小人得利,这是司马光和王安石两党领袖都是不愿意看到的吧?
借此就要谈谈作者论述历史的一个问题,也是本书我认为的缺点,就是看的容易上火,许多事情被作者加以想象和评论论述,而作者的感情预设是第一位的,事实是被加以选择满足这样感情预设的,我发现这本书读者都有这感觉,虽然这样论述必不可免,但如果一直站在简单的道德逻辑里去看历史,大篇幅评说容易让人陷入是非黑白的狭隘历史观里,历史不只是用来骂的。个人觉得有些地方还是留下空白让读者一个思考空间为好,而对于司马光的贬斥在用词上也太有点“粗糙”化了。这极大削弱了历史阅读的乐趣。从我的阅读经验看,这本宋史不及唐史和明史的通俗性,太多的个人情感穿插其中。
但并不妨碍我阅读作者的南宋历史,因为真正的英雄岳飞出场,还有可歌可泣的文天祥,为了民族英雄,我也一定要看完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7/26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