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读后感1700字
——读《巨流河》有感
今晚将近11点读完了全书,后记还没来得及看,掩上书,心绪难平,虽然作者用了“一切归于永恒的平静”一句作为全书的结尾,好似要把这一幕人生大剧的幕布永远的拉上,作挥手诀别,但是,起始于巨流河的波澜壮阔的故事,自有它们的生命,在我、相信也在千百个读者心中回荡不已。
“巨流河是清代称呼辽河的名字,她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辽宁百姓的母亲河“,齐邦媛所著《巨流河》的故事,就起始于这条河。
故事从邦媛父亲齐世英追随郭松龄将军追求革新与和平、兵谏张作霖、在咫尺之内胜利在望之时却渡不过巨流河,终至失败流亡讲起,将父女两代人大半生的流离漂泊融汇到时代风云变幻的历史背景之中,为读者呈现了自1924年作者出生开始近80年间个人、亲友、民族乃至大陆与台湾的许多可歌可感的故事。
有人说,文学作品分三个等级,光有技巧(也就是优美文字)的是第三等作品,用灵魂写出的是第二等作品,用生命写出的是第一等作品,也就是最高等的作品。这本《巨流河》,我认为就是作者用生命书写的壮阔篇章。
得出这一印象,源自两点:一是因为作者的自序;二是故事的背景、人物,以及作者对其投入的深沉情感。
先说自序。 八十多岁高龄的作者,在台湾版的自序中写到:“二十世纪,是埋藏巨大悲伤的世纪。”战后的犹太人、日本人都写个不休,而作者亲历战争,心灵满是弹痕,60年来却未为自己生身的故乡和为她奋战过的人写过一篇血泪记录,何也?作者说:“我心中念念不忘的当年事——它们是比个人生命更庞大的存在,我不能也不愿将它们切割成零星片段,挂在必朽的枯枝上,我必须倾尽全心之虔敬才配作此大叙述。” 这种“全心之虔敬”、至真至诚的情感,在全书中时时都有体现。
再说故事背景、人物及其中的情感。 故事集中在二十世纪。20世纪初叶至新中国成立,是中华民族苦难深重的时期,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八年抗战、四年内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的家乡东北,在战争中首当其冲,最先被占领,一家人早于张作霖当权时便因兵谏失败而被迫逃亡,后来在战争中亲历深灾巨痛,妹妹夭亡、母亲几乎送命,没有一处真正的家,没日没夜的轰炸一直是挥之不去的死亡阴影。无数的东北人逃离家乡,有的就病死、饿死、冻死在街头。一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唱出了多少人的悲伤痛楚、国仇家恨? 抗战胜利了,原以为梦魇会结束,但是国共纷争端倪初现,人心涣散、、暴力日益频繁,一心向学、不愿意卷入政治漩涡的作者还是免不了受到牵连和影响。其时作者刚刚大学毕业,收到了来自台湾一所学校的聘书,抱着一颗继续求学的心,作者来到台湾,开始了新的奋斗,结婚生子,在照顾家庭之外,潜心教书、刻苦自修、担任公职、编辑杂志、写评论文章,顶住台湾白色恐怖的压力编改教材……做成了许多不凡的事,人生越走越开阔,但是,回不去的故乡,成了两代人心中挥不去的离愁。
文中的人物很多,有作者的至亲、师长、同窗、校友、乡亲,有父辈的战友,甚至国际友人等等,他们都是与作者或其父辈有过交集的人,是作者生命中念念不忘的人。 作者的父亲母亲和作者自己,对家人朋友都是真心相待、诚挚爱护。母亲为父亲苦守十年,一生辛苦支撑起一个家;父亲为国家为理想甘冒枪林弹雨,九死而不悔。战时母亲用自己的博爱、热忱,用家乡风味的饭菜,温暖了无数东北流亡学子;战败后,作者和丈夫在台湾无数趟的接船,帮助安顿来台的大陆同胞。
文中,在血泪流离过程中仍不忘教育、在战争的后方潜心办学的师长们,让人钦敬。而本书中最感人至深的,恐怕还是作者与张大飞的故事。张大飞因为战争家破人亡,身世悲惨。他与作者之间纯真的感情,深切的相知,他对作者深情的爱护,及至作者在抗战胜利夜、在重庆的狂欢之中昏天黑地的恸哭,都写的深切感人,催人泪下。
作者从东北的巨流河开始写起,到台湾的哑海口,一个波澜壮阔的故事宣告终了,然而,虽然作者一直强调哑海口让海浪“声消音灭”,“一切归于永恒的平静”,但是我分明看到,奔腾的河流依然滔滔不息、歌唱着奔向大海,故事里的人们,在河流、海洋的波光中,熠熠生辉。
梅溪
写于2018年5月23日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7/27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