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正文

茅盾乌镇唯美句子,描写乌镇的唯美句子

茅盾乌镇唯美句子,描写乌镇的唯美句子推荐阅读:

1. 茅盾描写乌镇的诗词是什么

乌镇,虽然没有杭州西湖的绝美,

没有苏州皇家园林的气派奢华,

但乌镇有着江南水乡独特的魅力,

洗尽铅华后婉约的静谧。

虽然现在的乌镇,

来来往往游人如织,

但乌镇始终是安静的,

她骨子里透着安静的气质,

让每一个来这里寻梦的人,

都可以找到心灵的慰藉。

乌镇除了具有江南水乡景色秀美的特点,

还有很多与众不同的独特风韵。

很多保存完好绝版了的古老建筑,

很多原生态的江南风情,

一个又一个原始的手工作坊,

让人了解江南感悟江南。

若有一天,你累了,倦了,

迷茫了,困顿了,

请在任何时候,去一趟乌镇……

2. 描写乌镇的句子有哪些

乌镇已有两千年历史。春秋是吴越疆界。公元前505年,吴国驻兵防越,故名“乌戍”。后来越国灭吴,越国诸子中有一乌余氏封于此,故改称“乌镇”。乌镇座落京杭大运河之旁江浙两省交汇处,俨然是江南水乡一颗璀灿的明珠。

雨点落在河面上,荡起道道涟漪,隐约可以看见一群群透明的小鱼儿嬉戏玩耍。岸边的杨柳被风吹弯了腰,细细的胳膊轻轻触碰着河面。这已不仅仅是一条小河,不知从何时起,它静静地流淌在每户人家的窗前门边,人们临河打水洗衣,它就这样孕育着这座小镇,也装扮着江南。

此时的乌镇西栅,像一个远离尘世的美丽少女,不施脂粉,别有风情,又似幽谷佳人,翠袖寒单,独倚修竹,情调虽太清冷。却更增其悠然出尘之致。两岸灯光细碎如鳞,浆声橹声穿花拂柳,也有红红的灯笼轻晃在乌篷船舷,从千百年的岁月里延伸过来,乡愁如酒,一页一页写满风霜,深嵌在西栅的每一寸肌肤之上。有一滴打在脸上,顺手一抹,一脸的滋润,再抬眼的时候,整个古镇都是这般的润润的了。何处轻微的一声响动,似什么东西弹落了,随之又恢复平静。一只不眠的小猫,蹲坐在临水的花窗前,漠然地看着经过的我。总有轻微的水声响在周遭,让我更接近回忆与冥想,无数身影在树荫里游动,隔着一些树枝,一些鸟影,还有月光与星光,也能看到前朝旧事的影子,自遥远的岁月流淌出来。

走近乌镇,我们逐渐看清“乌镇真面目”。我们沿着河岸,这河岸是青石板铺的道路,宽约2-3米;这河叫东市河,河宽约10几米,河水绵绵的、悠悠的样子。青瓦白墙典型江南水乡房舍倒映水中,临河几根石柱子顶着犹似北方阳台的房间,几位老人坐在椅子上晒着太阳,那神情似乎对远方的来客表现出一种自豪的样子,那是一种对文学巨匠茅盾的景仰而产生的豪情。

原来,乌镇的老房子都是黑色的。和其他古镇一样,乌镇所有的房屋,都是临水而居,面水而居,跨水而居。可乌镇还独创了最美丽的小水阁,它们都是空架河流之上,宛如建在水中,形成沿河而架的小水阁。下部用木柱或石柱打入河床,上架大梁,再构建房屋。远远看去,象飘在水上的小船,又比小船宽敞,微风吹过,河水轻轻流过,仿佛这些小水阁也在缓缓飘摇,便是一副活着的水墨画了。

我们去乌镇那天,刚刚下过一场小雨,天空灰蒙蒙的,古老的乌镇像一位苍桑老人,戴着黑青色毡帽,套着对襟马褂,镶衬着白色裙裾,似乎坐在一艘大乌蓬船上,悠悠的河水荡开波纹又迅速缝合,抚平历史的苍桑。整个乌镇笼罩在薄薄的烟霭中,显得愈发古朴、典雅,略带朦胧和神秘。

走在青石铺就的乌镇小巷里,把脚步轻轻落在千百年不老去的石板上,每一步都仿佛叩响了历史,每一块砖瓦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

也许乌镇是一幅画,不知是哪位画下的,虽然用的都是暗色,却把古老和安逸给了它。

江南水乡,光看这几个字就让人联想到小桥流水人家,而美丽的乌镇,它所散发出的灵秀和独特的情韵让我深深着迷。

在这个远离尘埃的地方,我唯一看不清的是我置身其间的乌镇西栅,光影里,只有如同神话般的色彩,漫过一个女子滴泪的眼帘……

乌镇正像一首抒情诗,情深深,意浓浓,激越心胸;乌镇又是一部长篇小说,跌宕起伏的情节引人入胜。诗的意境,小说的情节塑造了文学巨子茅盾。

今天古镇的东大街西大街被规划为景点区,一进古镇你就会发现,时间仿佛在乌镇停止了。乌镇奇迹般的保留着清代江南的水乡建筑格局。一条河流穿街而过,两岸房屋排列,长廊蔽日,小桥相连。如同风景一般的生活着古镇,会让每一个到乌镇的人长长的沉默和惊讶。

青石板一隅,我已是乌镇西栅的一叶垂柳,安静地长在水畔,临河睡去,不再管今夕何夕,今生何世,只知道世世长往,此刻永驻,将我今生和来世的幸福,停泊在时间深处,停泊在乌镇温暖的怀抱。

3. 语句优美的茅盾简介

茅盾(1896—1981) 现代作家。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他在大革命失败后以茅盾为笔名开始小说创作。1927年秋至1928年夏创作了《蚀》三部曲。

1928年7月创作了长篇小说《虹》。从30年代初到1937年,是茅盾创作的丰收阶段。

这期间出版了中篇小说《路》、《三人行》,长篇《子夜》和短篇《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抗日战争期间创作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第一阶段的故事》,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长篇小说《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和剧本《清明前后》等。

解放战争期间创作了长篇小说《锻炼》。他的小说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学典型,并十分注重作品题材与主题的时代性和重大性,能反映时代全貌及其发展的史诗性,提供了一幅中国现代社会演变的宏阔的历史画卷。

自辛亥革命至40年代中国社会风貌及其繁复变幻,各个阶层的生活及彼此间的冲突,在文中都有充分的反映。

4. 茅盾的故乡

乌镇是茅盾的故乡,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 ,是江南六大名镇之一。

乌镇地处浙北,京杭大运河绕镇而行,镇内河网密布,港汊纵横,进得古镇,仿佛一下子穿越了时光隧道,进入历史的大门,心境也豁然开朗了。站在镇口兴华桥上,放眼望去,眼中、心中便满是水的影子,柔柔的,润润的,幽幽的,梦中的小桥流水人家顷刻间便成了伸手可及的现实。乌镇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沿河而建的老屋大多伸向水中,用两根石柱支撑着一间房子,像湘西吊脚楼,每间吊脚楼都面河开窗,不过,窗门没有玻璃,而是用一块木板代替着,再用棍子一撑便算开窗子,棍子收下,窗板顺势而落,窗便关上了。镇民们把当日吃不完的鱼之类的活水产,用竹篓顺水放入水中,随用随取,别有一番情趣。茅盾曾在《大地山河》中如此描写故乡的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

徜徉在古镇,给人印象最深的,当属那一座座水乡特有的小桥。这些古桥样式因地势不同而纷繁多姿,或石拱、或平铺、或雄伟、或轻巧,宛如一个古桥博物馆。在众多古桥中,浮澜桥是现存最古老的,始建于明宣德年间,1518年和1780年又两次重建。通济桥和仁济桥是最具特色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论站在哪一座桥边,均可以透过桥洞看到另一座桥,如井中观月,当地人称为“桥里桥”。

在古镇,人们最常去的地方就是茶馆,在小茶馆坐定,看着那煮水铜罐咕噜咕噜地冒响儿,白练似的水线飞入茶壶,一会儿,一股暗香便弥漫开来了。门外是桥,窗外是河,一边品茶,一边凭栏闲眺古镇风光。

1、联系上下文解词。

豁然开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众多的桥中,描写了哪几座桥?各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进得古镇,仿佛一下子穿越了时光隧道,进入历史的大门……”

豁然开朗 :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2、作者在众多的桥中,描写了浮澜桥通,济桥和仁济桥.

浮澜桥是现存最古老的,始建于明宣德年间,1518年和1780年又两次重建。通济桥和仁济桥是最具特色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论站在哪一座桥边,均可以透过桥洞看到另一座桥,如井中观月,当地人称为“桥里桥”。

“……进得古镇,仿佛一下子穿越了时光隧道,进入历史的大门…这句话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这句话,让读者一下子有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仿佛古老的乌镇就在眼前.恍如隔世的感觉油然而生.

5. 【让人留恋忘返的水乡桐乡乌镇作文】

今天,我去了美丽的水乡--乌镇,据说这里还是作家茅盾先生的故居。

驱车一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乌镇,便兴致勃勃地向镇内走去,眼前的景色让我们惊呆了,这里实在是太美了,它的古色古香是“绝无仅有”的,小镇的中间隔着一条河,游船在河面上划着,似乎回到了过去,黑白色的墙壁倒影在水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再加上屋檐下那古老的红灯笼,让人留恋往返。 这里不但景色有特点,食物也很有特色,为了映衬乌镇的古色古香,这里的小吃店更是别具一格,像古代的饭馆,门口悬挂着彩旗似的店招牌,屋子全是木结构的,柱子可大了,里面还有长凳、方桌……最经典的呀还是店铺口的小挂件,让人融入在浓浓的乡村气息中,里面的食物更是一应具全:清明团子、发糕……很多好吃的东西,让人眼花缭乱、垂涎欲滴,再加上街面上人群的嬉戏声,更增添了这里的节日气氛。

这里还有许多好看的景点,如根雕作坊、染坊、古宅民居等等,说也说不过来,不过有个地方不得不说,那就是茅盾故居。故居不大,与乌镇其他的老屋没有什么两样,但一丛竹子、一间私塾和老远就能看见的“有志竟成”四个大字,却透着清雅和高远,反映出了茅盾从小就胸怀大志,他从这里走出乌镇,考上了北京大学,终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我们继续穿梭在古镇上,这里的每一块石板,每一座小桥,还有精美绝伦的木雕、弯延曲折的水道,以及嘎吱作响的小船……都向我们诉说着乌镇很多古老的故事。 今天我要不是走不动了,可还要再在里参观。

乌镇真是一个令人留恋忘返的地方啊。

6. 描写乌镇的好文章

清晨五时,天色未明,大家都早早的来到了点,兴致勃勃的等候旅行社的大客车,年轻的还带着孩子一起去。一路欢声笑语弥漫在奔驰的车箱里。上午九时许,客车驶入浙江湖州路段时,遇交警例行检查。原以为一会儿就行,谁知车主证件不全,驾驶员、车主及导游小姐相继被交警带去谈话,后来又令驾驶员将车开至检查站院内,依法扣留,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大家的情绪变得急躁起来,原本就不宽裕的游览时间又被意外的挤占了去,幸好湖州交警及时为我们调来了当地的豪华旅游车,这是一辆赴北京参加过奥运会的豪华大巴。十点半钟,我们总算重新启程了。导游小姐一再致歉,并调侃说,如果不遇检查,我们怎能坐上这辆奥运专车呢?调侃归调侃,但我们的心情却大打折扣了,而实际旅游时间也要缩水了。中午时分,旅游车驶入乌镇,导游带我们到预定的酒店吃了午饭,这里的饭店生意真好,前来就餐的游客络绎不绝。我们匆匆的吃完饭,就进入乌镇东栅景区。

乌镇是江南水乡古镇,镇内河街平行,水陆相邻,民居宅房傍河而筑,两岸以石桥相连,体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古镇风韵。而令游客趋之若鹜的更为那传承千年的文化底蕴,小镇有文学巨匠茅盾的故居,有南朝梁武帝太子萧统读书的昭明书院等人文景观。由于是双休日,游人摩肩接踵、拥挤不堪。我们跟随导游,顺着人流前行。进入景区,先要过桥,一条东市河横贯东西一镇,一座廊桥架通南北两街。桥名“逢源双桥”,双桥下是“财神湾”,带着乌蓬的船儿停泊在财神湾里,象是等着财神的到来。站在桥上,向西望去,眼中、心中满是水的影子,柔柔的,润润的,幽幽的,那沿河而建的老屋大多伸向水中,一式的粉墙黛瓦,河道里时有乌蓬船过往,古诗中的小桥流水人家顷刻间便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如梦如幻,似景似画。过了双桥就到了财神堂,财神堂内供有一尊等人大小的财神雕像,为乌镇的东路财神,原身是比干丞相。这是一位特殊的财神爷,因他是掏心而死,后人誉之为没有私心,并以此告诫世人应取仁义之财,不能有过多的私心私利。

绕着财神湾来到了“香山堂”,一排乌黑的柜台,悬顶挂着木刻的招牌,原来是中药铺。靠墙一溜的小阁抽屉,一看就知是放中药的。一把切药的铡刀,一副桌椅,几张发黄的字画,由于时间很紧,我们就这么跑马观花的一带而过了。再往西行,一条古朴的小巷,铺着长长的青石板路,两排木门人家。这画面让人不禁想起戴望舒的《雨巷》,不过已看不到撑着油纸伞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取而代之的是许多撑着色彩缤纷的可挡紫外线的现代伞的阳光女孩。木门上的油漆大都掉落,显出的是木材本来的颜色,不知道这其间需要经过多少次风雨的洗刷,才还原了自己的本色。木门里的人家有的在自家门前摆上小摊卖些玉米棒、茶叶蛋之类的食物。

接下来的江南百床馆是一个有趣的去处。陈列了明、清、民国时期的上百种床。雕花描金,无论是人物还是飞禽、走兽,无不栩栩如生。这些古床,精致得无以复加,一张新婚床,从里至外有三层,如同小型的房间一般,真个是红绡帐暖度春宵。我的一同事说她在上海的家,居室也只有这么一张床的大小。一架姊妹床,有两层,里面是床,有着飞凤,也许主人曾经在上面缀满了香袋,而周围的幔帐收敛了姊妹的私房话和笑声;外层是放衣柜的,方便了女儿家更衣。这一张张做工精美的床在向人们昭示着主人所处时代的繁华与奢华。

“公生糟坊”里满是酒香,靠墙一溜的架子上放着一坛坛红封白酒。这种酒叫“三白酒”,是用白米、白面和白水酿就而成的。这里的生意红红火火,象是从远古走来,源源流长。这一处的回廊里有许多卖姑嫂饼的,三白酒和姑嫂饼都是乌镇的特产。

染坊曾在电视剧里见过。晒布场上,一条条染好的蓝印花布高高地挂在一根根竹竿上,那布上印染的细碎花儿随着那一片片幽蓝迎风摇曳,轻舞飞扬,我和同伴忍不住在此留影,却不小心脱离了团队,只得单独游览了。一间间店铺里陈列着蓝印花布的制成品,有上衣、裙子、头巾等等,因时间较紧,无法挑选,因此一件物品也未买。随即来到余榴梁钱币馆,在这所小小的青瓦民居里,钱币就是历史的书籍。钱币馆内分批展出的皆为余先生数十年来收藏之精品,走马观花,也领略了浩瀚钱币世界之一二。

我们随着人流走进了一代文学巨匠茅盾纪念馆,这里原先是立志书院,是茅盾少年时的读书处。书院大门的门楣上嵌着“立志”二字,两旁的柱联是院名的注解“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进得门来,穿越过道,就见一个小天井,内植桂花树。过天井是讲堂,上悬“有志竟成”匾额,纪念馆有茅盾塑像,通过文字及图片向我们介绍一代文豪的光辉一生。茅盾十三岁前住在乌镇,乌镇的风土人情融入了他的生命及作品。《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茅盾为乌镇增添了一份静雅之气。

7. 获得矛盾文学奖的作品中优美的句子

比较优秀的有:古华的《芙蓉镇》,张洁的《沉重的翅膀》(修订本),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霍达的《的葬礼》,陈忠实的《白鹿原》(修订本),王安忆的《长恨歌》,熊召政的《张居正》,贾平凹的《秦腔》,莫言的《蛙》,毕飞宇的《推拿》等。

历届获奖名单: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77-1981)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百花文艺出版社《你在高原》(张炜) 魏巍,《东方》,人民文学出版社 莫应丰,《将军吟》,人民文学出版社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中国青年出版社 古华,《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1984) 李准,《黄河东流去》,北京出版社 张洁,《沉重的翅膀》(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刘心武,《钟鼓楼》,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1988) 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平凡的世界 凌力,《少年天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浙江文艺出版社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人民文学出版社 霍达,《的葬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荣誉奖 萧克,《浴血罗霄》,文艺出版社 徐兴业,《金瓯缺》,海峡文艺出版社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9-1994) 王火,《战争和人》(一、二、三),人民文学出版社 陈忠实,《白鹿原》(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刘斯奋,《白门柳》(一、二),中国青年出版社 刘玉民,《骚动之秋》,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5-1998) 张平,《抉择》 阿来,《尘埃落定》 王安忆,《长恨歌》 王旭烽,《茶人三部曲》(一、二)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9-2002) 熊召政,《张居正》,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秦腔 张洁,《无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柳建伟,《英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宗璞,《东藏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3-2006) 贾平凹,《秦腔》,《收获》杂志、作家出版社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收获》杂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周大新,《湖光山色》,《中国作家》杂志、作家出版社 麦家,《暗算》,《钟山》杂志(发表篇名为《暗器》)、世界知识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7-2010) 张炜,《你在高原》 刘醒龙,《天行者》 莫言,《蛙》 毕飞宇,《推拿》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第九届评选: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2015年5月在中国作家中国公示了252部参评作品,刘醒龙《蟠虺》、姜燕鸣《汉口之春》、刘诗伟《拯救》、林白《北去来辞》、曹军庆《魔气》和《武汉晚报》原副总编辑王石《隆重纪念一个无用的人》等6部湖北作家作品入围。 本届252部参评作品均为诞生于2011年至2014年期间的长篇小说,参评数量比2011年第八届茅奖多出72部,将从中选出10部提名作品,最终获奖作品不超过5部,将是“茅奖”有史以来竞争最激烈的一届。

2015年8月16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揭晓,格非《江南三部曲》、王蒙《这边风景》、李佩甫《生命册》、金宇澄《繁花》及苏童《黄雀记》5部作品(按得票数排序)最终获得本届茅盾文学奖。 茅盾介绍: 茅盾本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

茅盾十岁丧父,由其母抚养长大成人。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以后,茅盾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并着手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不久担任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随后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党,下广州参加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中央宣传部的秘书。

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茅盾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幻灭》、《动摇》、《追求》和《虹》。

8. 描写乌镇的好文章

清晨五时,天色未明,大家都早早的来到了点,兴致勃勃的等候旅行社的大客车,年轻的还带着孩子一起去。

一路欢声笑语弥漫在奔驰的车箱里。上午九时许,客车驶入浙江湖州路段时,遇交警例行检查。

原以为一会儿就行,谁知车主证件不全,驾驶员、车主及导游小姐相继被交警带去谈话,后来又令驾驶员将车开至检查站院内,依法扣留,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大家的情绪变得急躁起来,原本就不宽裕的游览时间又被意外的挤占了去,幸好湖州交警及时为我们调来了当地的豪华旅游车,这是一辆赴北京参加过奥运会的豪华大巴。十点半钟,我们总算重新启程了。

导游小姐一再致歉,并调侃说,如果不遇检查,我们怎能坐上这辆奥运专车呢?调侃归调侃,但我们的心情却大打折扣了,而实际旅游时间也要缩水了。中午时分,旅游车驶入乌镇,导游带我们到预定的酒店吃了午饭,这里的饭店生意真好,前来就餐的游客络绎不绝。

我们匆匆的吃完饭,就进入乌镇东栅景区。乌镇是江南水乡古镇,镇内河街平行,水陆相邻,民居宅房傍河而筑,两岸以石桥相连,体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古镇风韵。

而令游客趋之若鹜的更为那传承千年的文化底蕴,小镇有文学巨匠茅盾的故居,有南朝梁武帝太子萧统读书的昭明书院等人文景观。由于是双休日,游人摩肩接踵、拥挤不堪。

我们跟随导游,顺着人流前行。进入景区,先要过桥,一条东市河横贯东西一镇,一座廊桥架通南北两街。

桥名“逢源双桥”,双桥下是“财神湾”,带着乌蓬的船儿停泊在财神湾里,象是等着财神的到来。站在桥上,向西望去,眼中、心中满是水的影子,柔柔的,润润的,幽幽的,那沿河而建的老屋大多伸向水中,一式的粉墙黛瓦,河道里时有乌蓬船过往,古诗中的小桥流水人家顷刻间便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

如梦如幻,似景似画。过了双桥就到了财神堂,财神堂内供有一尊等人大小的财神雕像,为乌镇的东路财神,原身是比干丞相。

这是一位特殊的财神爷,因他是掏心而死,后人誉之为没有私心,并以此告诫世人应取仁义之财,不能有过多的私心私利。绕着财神湾来到了“香山堂”,一排乌黑的柜台,悬顶挂着木刻的招牌,原来是中药铺。

靠墙一溜的小阁抽屉,一看就知是放中药的。一把切药的铡刀,一副桌椅,几张发黄的字画,由于时间很紧,我们就这么跑马观花的一带而过了。

再往西行,一条古朴的小巷,铺着长长的青石板路,两排木门人家。这画面让人不禁想起戴望舒的《雨巷》,不过已看不到撑着油纸伞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取而代之的是许多撑着色彩缤纷的可挡紫外线的现代伞的阳光女孩。

木门上的油漆大都掉落,显出的是木材本来的颜色,不知道这其间需要经过多少次风雨的洗刷,才还原了自己的本色。木门里的人家有的在自家门前摆上小摊卖些玉米棒、茶叶蛋之类的食物。

接下来的江南百床馆是一个有趣的去处。陈列了明、清、民国时期的上百种床。

雕花描金,无论是人物还是飞禽、走兽,无不栩栩如生。这些古床,精致得无以复加,一张新婚床,从里至外有三层,如同小型的房间一般,真个是红绡帐暖度春宵。

我的一同事说她在上海的家,居室也只有这么一张床的大小。一架姊妹床,有两层,里面是床,有着飞凤,也许主人曾经在上面缀满了香袋,而周围的幔帐收敛了姊妹的私房话和笑声;外层是放衣柜的,方便了女儿家更衣。

这一张张做工精美的床在向人们昭示着主人所处时代的繁华与奢华。“公生糟坊”里满是酒香,靠墙一溜的架子上放着一坛坛红封白酒。

这种酒叫“三白酒”,是用白米、白面和白水酿就而成的。这里的生意红红火火,象是从远古走来,源源流长。

这一处的回廊里有许多卖姑嫂饼的,三白酒和姑嫂饼都是乌镇的特产。染坊曾在电视剧里见过。

晒布场上,一条条染好的蓝印花布高高地挂在一根根竹竿上,那布上印染的细碎花儿随着那一片片幽蓝迎风摇曳,轻舞飞扬,我和同伴忍不住在此留影,却不小心脱离了团队,只得单独游览了。一间间店铺里陈列着蓝印花布的制成品,有上衣、裙子、头巾等等,因时间较紧,无法挑选,因此一件物品也未买。

随即来到余榴梁钱币馆,在这所小小的青瓦民居里,钱币就是历史的书籍。钱币馆内分批展出的皆为余先生数十年来收藏之精品,走马观花,也领略了浩瀚钱币世界之一二。

我们随着人流走进了一代文学巨匠茅盾纪念馆,这里原先是立志书院,是茅盾少年时的读书处。书院大门的门楣上嵌着“立志”二字,两旁的柱联是院名的注解“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

进得门来,穿越过道,就见一个小天井,内植桂花树。过天井是讲堂,上悬“有志竟成”匾额,纪念馆有茅盾塑像,通过文字及图片向我们介绍一代文豪的光辉一生。

茅盾十三岁前住在乌镇,乌镇的风土人情融入了他的生命及作品。《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茅盾为乌镇增添了一份静雅之气。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7/27494.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