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_1200字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1200字

在看这本书之前,自己已经领悟到了一些东西,比如“内在小孩”,比如“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将来孩子与他人关系模式的基础”,等等。因此当看到作者在序中说“这会是一本石破天惊的书”时,自认为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但是还是为接下来的内容感到有些心惊。不在别的,只在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之大,真的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其实家,就可以概括为“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的关系。

我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用“内在父母”看待“内在小孩”的方式。

我们是如何与他人相处的?用“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相处的方式。

我们是如何去爱的?用我们曾经感受到的,父母对我们“爱”(需加引号,因为有些时候那并不是爱,只是父母以为那是爱,在我们幼小没有辨别能力的时候,我们也以为那是爱,但它不一定是爱。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接纳、信任、理解,借用陈果的话,爱是帮助柠檬成为柠檬,帮助苹果成为苹果。)的方式。

我们是按什么标准去寻找伴侣的?在潜意识指引下,我们会寻找父母那样的人。(所以,有好的父母的人自然很幸运,但拥有不好的父母的人,只要能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努力让自己不要受潜意识的指导,而是从意识层面去寻找自己的理想型就好了。)书中提到,恋爱是一种治疗,在于我们会无意识地去寻找与父母相似的人,然后在与Ta相处的过程中,复刻我们与父母的相处模式。但,因为Ta不是父母,所以这种相处会暴露我们存在的问题,如果能够意识到这些问题并且在这次关系中去纠正错误的相处模式,那我们会得到治愈。但是我认为,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模式的复刻并非只出现在与恋人的相处上,而是表现在与任何人的相处中。因此在任何相处中都可抓住机会去改造自己。

就连我们的性格,比如自信、自卑、倔强等,都逃不开“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这个规律。自信,其实是“内在小孩”对得到“内在父母”的爱的一种信心,这源自婴幼儿时期母亲对孩子的需要的及时感知与悉心照顾。父母对我们的爱就像一个“安全岛”,使得我们无论在外面的世界中经历了什么,都知道还有这样一个区域可以退靠。对这种爱的信心在后来发展成我们心中“内在小孩”对得到“内在父母”的永恒无条件的支持和关怀的一种稳定感,也即自信。因此,人们之所以自信,并不是因为他真的好到有足够的资本去自信,而是因为他足够幸运,在婴幼儿时期得到了母亲很好的照顾。

除了亲子关系,在中国家庭中常被忽视的另一种非常重要的关系是夫妻关系。在一个健康的家庭中,夫妻关系应是第一位的,但恐怕很多家庭做不到这一点(这是婆媳矛盾的根源)。丈夫或妻子,才是那个能陪伴我们一生,互相支持共渡难关的人,孩子或父母都只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过客(是陪伴过我们一段时间的很重要的人,但是,是个过客),因此,不要把他们放在心中首要位置,因为你最终会失去他们,终究要失去的,就不要放在第一位,不然分离时会很痛苦很痛苦。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7/27760.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