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集:三十周年纪念版》读后感1500字
3年前买过一本《目送》,写的是对亲情的感悟,以那种朴实又真切的力量,直指人心。后来看到了《野火》,也许是序也许是龙应台更有可能是台湾,一直想看却没买,直到把电子书读完。
《野火》里的文章多发表于1985年左右,再有十年我就到福州工作了。说起来台湾对对岸的福州不算陌生。我第一份工作是在台湾人投资的印刷厂。这厂是台湾人出资,福州人代管,从进厂到出厂,台湾老板从没来过。紧接着换第二份工作,是一个更大的台资企业。
我进厂的时间,正是“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台湾经济崛起的时期。台企大规模发展也赶上大陆改革开放加速招商引资,福建具有天然的优势。
读《野火》里的文章,尤其是“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生了梅毒的母亲”“美国不是我的家”等篇章,让人心酸难过的感觉好像自己经受的折磨,几近落泪。威权时代的台湾,人民唯唯诺诺了无生趣,环境脏乱,街上充斥着有毒食品,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政府的要么不作为要么滥权……一件件事例,一句句说理,让台湾民众看清现实、引发反思并探寻解决之道。像草原上蔓延的野火烧在台湾人的心里。在“风声鹤唳”的政治背景下,这种言行需要多大的智慧和勇气,不难想象。
台资的大厂里台湾人被派来援建,他们是建厂、装机调试、生产运营管理的主力,我们是学徒。记得当时我每月的工资是400多元人民币,台湾“驻在干部”的薪水据说有2万多。在我们眼中的台湾,是个经济繁荣、充满活力和想象的地方;从台湾人眼里,看不到曾经经历的伤痛,反而是一种骄傲。
正象《野火》收录的评论文章说的那样,我也常常拿文中的情景对照中国大陆,很多地方的确好像说的就是大陆:有毒食品祸害人民健康、到处挂着空洞的标语、乱插队、办事机关人员蛮横无理……当然,即使是大陆,现在也比20年前好很多了。
几年前,看笑蜀的《平权台湾》,那样一种社会治理,的确让人对民主政治产生向往。可是就像“民主的小时候”,台湾社会也经历着(包括当下)一种从混乱到清晰的过程,“我们都把民主当成一个现成的果实,以为摘下了就能尝到甜美,没想到是酸的。我们应该在更早的时候,就认识到民主是个过程,一个不断摔跤再站起来的过程”“最理想是开明专制,就是有一个英明得不得了的政策制定者带领大家前进,一做十五年、二十年,能做一些扎根的、长远的规划。这看起来很理想,可是万一这个决策者做了坏的计划,如何收拾?没办法,退而求其次。”
当然是希望台湾好,但每次看到台湾人不再以“中国人”自居的时候,是一种心痛。
经济发展自有好处,政府持续放权、市场扩大开放、办事效率提高、权利运行趋向透明,最重要的是百姓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大陆以另一种方式发生着变化;台湾却好像发展的速度慢了下去。
我所在的台企,随着环境的发展变化,也渐渐在走下坡路。台干陆续回台,曾经的学徒们逐渐接管。去年底,我们的台湾老领导招呼最初部门的管理干部聚餐。他很多年前就定居福州了,近两年修养身体赋闲在家,孩子打算考武汉大学。我想,像他这样彻底融入大陆生活的台湾人还有很多吧?
《野火》的文章读来,其实也有《目送》的那种一脉相承的文风;像一位深爱自己孩子的母亲,《目送》是温暖的述说,《野火》则用文字和行动表达“爱之深责之切”的观感与反思,力图透过历史、文化、政治等存在的问题,给出建设性的回答。
作为大陆读者,站在一个“外省”台湾人的立场,阅读的时候内心的感受很难言说。摘录作者2012年8月1日北大演讲录的最后一句做结尾:我们这一代人所做的种种努力,也不过是寄望我们的下一代将有“免于恐惧的自由”。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8/28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