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知道答案》读后感1700字
继《为何家会伤人》《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这本《身体知道答案》是看武志红老师的第三本书了。相信看心理学的书友们多少有这样的顾虑,心理学到底科不科学?
心理学,从最初粗略的概念到现在不同方向的心理研究学科,积累了很多个案的数据。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对于心理学是不是科学一直都还是存在争议的,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较难划为科学范畴,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又更贴近科学。
【二元与多元】毋庸置疑的是,心理治疗解决对于心理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是被普遍证明有效的。所以很多还不能准确评判的东西,依旧有它存在的意义。就像中医,很多西方医学的拥趸会觉得不科学,但是几千年的发展也积累了无数个案。
我本人就经历过一次严重的中暑,又很倒霉地患了感冒。本来我的体质,感冒睡一觉就好,但是那次感冒吃了药却整整持续了一个月依旧不见好转。去医院看,医生就觉得是感冒。后来我妈妈觉得不对劲,让我爸带我去村里一个懂治痧的老人家那里。老人家给我捏了几处地方,判断出我的病情,然后用笔芯那么粗的银针开始戳我身体一些部位。被戳的地方均流出黑血,后来再配合一些草药,我很快康复,感冒也不治而愈。
说这段话其实是想表明,受西方二元论影响,我们在看待事物的时候,喜欢用对错好坏大小美丑等等二元的理论来评估。这点上我更加赞同《道德经》中的解释,世间万物并不是只有柔弱和刚强,既然有了柔弱和刚强,则证明有了比较,那么柔软的极限是什么呢?刚强的极限又是什么呢?这样一想,就会发现有很多的中间地带,既柔软又刚强,两极无限延伸。
看待心理学也应该如此,用变化去看待变化,用多元的角度去理解。
【身心灵】本书的核心是身心灵,身体与灵的链接。
说得通俗点,身就是身体的感知觉察,心是自己从小到大形成的思维逻辑与意识,灵则是内心最真实的诉求。
心与灵到底有什么不同?打个比方,小明内心很抗拒上学,但是他的思维意识告诉他,他必须去上学,不然功课跟不上,老师和父母都会不高兴。这里就有两个声音,能不能用感性和理性来理解呢?一定程度上可以,但是不妥帖。因为随着我们成长过程中知识的积累与思维的训练,我们越来越依赖和信任我们的思维逻辑。对于内在一闪而过的一些感受,变得不是很敏感,表现为很多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痛苦什么。
心理学的作用不是教人怎么去做,而是让人知道如何去感受,去明白原因是什么。人们很多时候是不知道自己在恐惧什么,担心什么的,也更加不能理解当下的一些烦恼与痛苦背后深层的意义是什么?
【外部评价机制】你要这么做,如果你不这么做,你就没用。我为你这样,你就该那样,不然我就怎样。我为你如此,你怎么能这样,你是个坏人。这样的句式我们很常见,这也是很典型的心理投射。正是无数这样的投射形成了我们外部评价机制,我们不敢遵从自己的内心做一些事,总是担心这样做了,会被批评,会有不好的评价。我们总是按照大家都觉得好的模式去做一些事,即使内心非常不喜欢,依旧在勉强自己。这样久而久之,就会表现在身体的不适和一些痛苦的意外上,这也是灵与心无法融汇从而借助身体的一种表达。
【借助身体】武老师提出的观点是借助身体去感知答案。当你的注意力去试着跟身体链接,通过身体去感受,能够找到内心真正的诉求。
婴幼儿总是特别敏感,能够感知很多东西,你哭,他也哭;你笑,他也笑。随着成长,这种感知在很多人身上逐渐钝化,甚至一些人变成“绝缘体”,很难感受别人的喜怒哀乐,性情冷漠。这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对于被灌输的知识,逻辑,思维,越来越重视,对于身体感知和内心诉求的链接越来越弱。
我们在感受身体寻求内心答案的时候,应该放下外部评价机制,应该放下思维分析,就像个婴儿一样去感受。
很多烦恼,也正是因为过于依赖逻辑思维来压抑内心而产生的。脑袋里的声音太多了,反倒忽略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书中讲到NLP和吉利根的很多分析都非常精彩,至少在我看来,心理学是不是严谨的科学对我来说不是很重要,我更在意它是否能够解释清楚一些本来难以解释的事情。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在学东西的时候,更是要结合自己的体验去包容地理解。
一把锤子,不能因为不能拧螺丝而放弃它,物有所用,各尽其用。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8/28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