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传习录:一本书读懂阳明心学》读后感_4000字

《传习录:一本书读懂阳明心学》读后感4000字

传习录笔记

第一章:致良知

王阳明的全部学说只是这三个字,用他自己的话说,圣人之学,吾以一口道尽,唯致良知而已矣,如果能记住这三个字,后面的笔记看不看无所谓。

第二章:致良知

那么什么是王阳明说的良知呢?

我的理解,良知就是存天理中的天理,明明德中的明德。所以致良知,明明德,存天理,都是一个意思。

何为天理,何为明德,大概就是要去其私欲,完全从公的角度去看问题。

钱穆《阳明学述要》里解释为,天理只是分善别恶的一个总名,除却分善别恶,便无天理可见。

阳明四句教说,知善知恶是良知。

需要解释的是这个善恶,应该是绝对的善恶,不以你的主观意志,好惡为转移的善恶。

就是说不是要你的主观意识去分别善恶,而是你的良知自己会分别善恶,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去分别善恶,而是按照自己的良知告诉自己的善恶去行事。

王阳明的说法是每个人都有良知,每个人的良知又自己会分别善恶,问题是我们不能按照良知的指引去做。为什么呢,因为私欲。

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致良知就是要把昏镜擦干净的过程。

存天理,灭人欲。我们现代人看来这已经完全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为什么还要说呢,我理解是,不是要灭人欲,而是要灭私欲。人哪能没有欲望呢,只不过有些欲望是好的,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是不好的。比如,每个正常的成年人都有啊,怎么可能没有,但是这件事情,在自己家的床上是好的,而在别人家的床上是不好的。为什么,因为在别人家床上,除了满足你自己的私欲,还伤害了别人的感情。

每个人都有权利去度过一个幸福的人生,这是天赋人权,每个人也都应该做一个正派的人,这就是天理吧。天理,明德,良知,似乎都不是现代词语。我理解致良知,大概就是应该做的事情,致良知就是做应该做的事情。

比如对自己,我们应该自强不息。我们都应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多数时候被自己的私欲所累赘。我们都应该努力,那么克除那个懒惰的心,就是这个时候的致良知了。

比如对他人,主动的讲,我们应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应该在自己获得成功的时候使别人也获得成功,做买卖要大家一起赚钱,而你只图自己赚钱不管别人,很容易破坏这个市场,那就不是应该干的事情,就是私欲,应该格去。

对他人被动的讲,应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想被指责,就不要去指责别人。你想指责别人而不被别人指责,这就是私心了,应该格去。

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你作为一个干部,人家第一次向你行贿的时候,你是不忍收的,那么就忍住,别收,想收的心就是私心,应该格去。

比如你在时光社加入了一趟车,你的良知告诉你你应该好好写一篇笔记,大家交流一下,但是因为比较忙,没写,最后你想凑到五百字,糊弄过去算了,这大概就是私心了。

这就是王阳明说的,必有事焉,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著实去致良知,便是诚意。

第三章:王学

1.王学是个什么学问。

王学是人生哲学,是道德哲学,属于伦理学范畴。就是如何做人的学问。

王学是唯心的,他讲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这在本体论上肯定是错误的,这在王阳明,由于他所处的时代(现代科学基本为零),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现在有的学者讲王学,还用你未看此花时,你和此花同归于寂,你看此花时,你和此花一时明白起来。来去给王阳明解释,我觉得是不可取的。

就本体论,他肯定是错了。但是如果我们把王学限定在伦理学,道德哲学的范畴。那也是可以解释的通的,王阳明讲物者事也,心外无物,就是心外无事,你舍去了人心,哪里还有事哪里还有理呢。心即理,没有人心的在场,哪里还有做人的道理呢。

2.光讲致良知虚不虚伪

王阳明讲存天理灭人欲,要干掉你的自私之心,觉得这不可能吧,最近的我是觉得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也许圣人能够达到无一丝一毫的私欲吧。

如果从否定的角度说,那一定是王阳明在唱高调,弄个无私欲之心,谁也达不到,虚伪啊。

但是从积极的角度去说,就假定谁也达不到那个境界,这并不妨碍人们去向着那个方向努力。

就比如精神,神爱世人,一切人,这又有什么人能够达到呢。但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产生了就如《悲惨的世界》里拯救了冉阿让的那位主教似的人物,那么能说这种精神是虚伪的吗。

又是个度的问题,假定明德,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无一丝一毫自私之心,这个是十分。这个可以成为一种理想境界,一种目标,虽然实现不了,但是可以向着这个方向努力。比如在生活中,推己及人,克制一下自己的私欲,更多的想到别人一点,这就是明明德了。明到几分是几分。

3.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重要的学说,或用工夫的方式。

他讲知行合一是讲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说某人知孝,必是他已经做了孝的事情,才能说他知孝,不是他说:“我知道要孝顺父母啊。”这算他知孝。

他讲一念发动处即是行。周末了,我知道要去父母家吃个饭,我想去父母家吃个饭,这就算行了,但只是一个开始,有没有继续下去呢,继续下去了,这才算知行合一了,没有继续下去,这不算行也不算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从你一念起,到这件事情被实践完成,这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应该是从这个角度去说知行合一,只是一个整体的事情。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从根儿上说只是一事。那么为什么要说成两事呢。“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地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

即使说成是两事,一个知,一个行,比如一个道理,减肥的少吃多运动,你知了,不去行,那对你自己有什么意义呢,我说你只是了解了减肥的方法,但不知道减肥对身体健康的意义,不能算错吧。

4.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告诉门人以后给人讲学的宗旨,也是他概括他的学说的大意。

心之本体,即良知,即天理,在良知天理本身是无所谓善恶的。纯是一个天理,是未发之中。

然后一念发动处,就有善有恶了。比如现在我头脑中有了一个想法,关于这个笔记要怎么写,就有善有恶了。糊弄糊弄就得了,浪费我的时间,其一。好好查一查书,尽自己的能力把它写好,其二。

而后就这两种念头,糊弄写与认真写,我的良知是知道哪种是善哪种是恶的。

再然后,按照良知告诉自己的那个善的方式,认真写,去做,克制自己那个偷懒的心态,这就是此时此刻的格物了。

第四章:杂七杂八

原文:舜常自以为大不孝,所以能孝;瞽叟常自以为大慈,所以不能慈。

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做的好的地方和做的不好的地方。常常着眼于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自己才能进步,如果一直看着自己做的好的地方,那进步是很难的。

原文:一友问:“读书不记得如何?”先生曰:“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

除了上学时的应试学习,纯粹的知识点,大多数书是不需要死记硬背的。比如写的好的小说都有它的魂,《平凡的世界》于我,不过是写孙少平孙少安不满足现状的个人奋斗精神。《约翰克利斯朵夫》,我更是不记得具体写了什么,但并不妨碍我觉得那是一本写贝多芬式精神的书。

原文: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你所接受,认同的任何道理,学说都应该是经过你自己的求证,认真思考得来的,而不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也大概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原文:为学须得个头脑,工夫方有着落;纵未能无间,如舟之有舵,一提便醒。

良知便可以作为做人的头脑,一个人如果从小被教育要做个好人,长大以后,虽有可能一时被诱惑,但也可一提便醒。

原文: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

我们追求内心的平和,不能一味追求静,什么也不做,那样也不是好的状态。欲求宁静,不得宁静。而是内心里自己有一定之规矩,然后按照自己的规矩去做事。和于自己的规矩便去行,不和自己的规矩便不去做,这样才能既做了事情,内心又不紊乱。

原文:各自且论自己是非,莫论朱、陆是非也。以言语谤人,其谤浅;若自己不能身体实践,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道德的学问,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观点。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真要辩论是非,其实多数情况下也是辩论不明白的。何况你自己做的又怎样呢?像王阳明又说的,你自己如果没有做到比较道德的生活,这是身谤,其谤更深。

原文:侃多悔。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吾日三省吾身,反省自己的过失,忏悔自己的过错,很好,然而更好的是能去改正。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如果你只是独处时反省自己,而不去悔改,就以为自己道德很好了,那也只是自己骗自己。如果你只是在佛,上帝面前忏悔自己,而不去改正,以为这就能去极乐世界或天堂,那也是投机取巧而已。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8/28619.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