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最新修订插图典藏版)》读后感2300字
我上大学和刚毕业那几年,为了与众不同,着实读了些自己看不明白的书,其中就包括王小波的作品。想来当时虽自以为与众不同,其实还是追逐时髦,专捡名气大且有争议的作品来看。
那时,我读的就是王小波的时代四部曲(郭敬明的小时代四部曲不知道是不是让王小波的粉丝恶心),一部也没看懂,就记住其中有一本写到他靠做数学题解闷,一本接一本做题。对我这种数学来说,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为此,我还冲动买了一套高等数学放在柜子里显(zhuang)摆(bi)。
这本书是他的一本短篇作品集,包括杂文、书评和时事评论(我瞎说的)。俗话说“就怕流氓有文化”,王小波虽不是流氓,可有文化,有文化的人,再加上一身戾气,就成了一副牙尖嘴利的样子。
与很多步入中年的人喜欢怀念青春少年时期不同,王小波也怀念青春,但不会连那个年代混在一起。这本文集中,有很多篇幅都透露出他对青年时代“上山下乡”的时代极为厌恶。那个年代,没有书读,思想也不算自由,一伙年轻人被忽悠着去干各种体力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他看来,不去让人动脑子发明机器节省体力,而是完全靠人力挑土拉粪,完完全全是浪费精力、浪费青春还浪费粮食。
凡是哪些文章或者人缅怀那个时候,他总会讽刺得异常激烈。他认为那个年代,没什么值得怀念的,年轻时纯属犯蠢,还有时代大潮造成的无奈。
为了这个无奈,他就成了“沉默的大多数”。他自己说自己是沉默的,可这沉默之下的话,却像是地壳下的岩浆一样滚烫。人到中年,写出来,仍旧是字字机锋,酣畅淋漓。
比如“极端体验”一文中,他就提到有些人到了国外,拿了绿卡,开始怀念那个年代“早请示、晚汇报、学老三篇”的好处,在他看来,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太平年月和乱世的区别,“比新鲜空气和臭屎的区别还要大”。他觉得,那些海外学人,也不是真的喜欢那个年代,只是喜欢当时的极端体验气氛。我想,就向城里人喜欢时不时地到什么“农场”去采摘、种植体验一样,采摘、种植上一天,回城继续干干净净、体体面面地赚钱、工作,要真正把他们下放成老农民,天天干农活,恐怕是不乐意的。
“任何一种信仰,如果被滥用,都可以成为打人的棍子,迫害别人的工具。”一句话,道尽了“阶级斗争”这根棍子的害处。而现代,则有“女德”、“女权”、“国学”、“爱国”各种五花八门的棍子,网络上大家分派别挥舞着打人。
《花刺子模信使》一文,让我想到某总局。那些奇葩禁令,颇有些带着“花刺子模”君主的气质。而各路编剧、导演,也只好“耍滑头”,奸佞的就整出各种“神剧”来拍马屁取悦上峰,左右为难的,只好自宫。
《论战与道德》一文中,说到国产电影的危险表现在两个方面:“看了好电影不觉得好,你就不够好;看了坏电影不觉得坏,你就成了坏蛋。”这种站队式的“论战”,在今天可不是经常见到。比如《战狼2》有人评价不好看,不喜欢,立刻就有人扯到“爱不爱国”上面,挥着爱国的棒子给人贴标签。“谁敢拿自己的人品去冒这种风险?”网络暴力,就成了各种看起来“正义”的棍子集中地。
王小波对“道德”这个词也非常警惕。时代推进到21世纪,大家都在向“钱”看,各种乱象横生,于是不少人推崇回归“传统道德”。但王小波认为,文化届存在一种“道德保守主义”,就是大多数文章都会得到一种“号召积极行动的结论”。
换个说法,就是一切作品都要表现积极和振奋的一面。这当然没什么问题,但对经历过文革的人来说,就有些问题了。因为,很多积极和振奋,在鼓动试图鼓动人的时候,并不十分清楚价值取向对不对。也就是说,在做一件事之前,首先要弄明白是在干什么,然后再决定是不是需要积极和振奋。
王小波举了几个例子,其中一个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首先要考虑让寡妇守节这种伦理是否合理,如果不考虑这个伦理是否合理,是否有必要变革,就容易轻松得出“要丧偶女士饿死这样一个可怕的结论”。看起来好像挺简单的道理,事实上,到今天未必人人都能做到。无非明辨是非,而判断是非,总是最困难,最需要智慧的一件事。
在道德层面,固化的价值判断,往往是要命的毒药。既可以把人捧上高台,也可以成为杀戮的工具。“实际生活中,人们处死一个人,还给他身边与忏悔的机会,而道德作家宣布一个人的死刑,则往往不容他申辩,只是剥夺他的一切优点,夸大一切缺点,把他置于禽兽不如的地位。”
比如他屡次提到的孟子,孟子提到墨子、杨朱,“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就是这种对自己不喜欢不接纳的东西,归之为“禽兽”。
这些时事评论很有意思,颇有鲁迅的感觉,不过,没有鲁迅那么尖锐。比如说到中国知识分子的中古遗风,在批判方面,是对在校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和“踩着地雷断了腿的同类”,因为别人惹不起。建设方面,则是树立个几乎是“圣母”一样的形象和森严的道德体系,恨不得让道德楷模成仙,“拿着已有的道德体系说别人”。
杂文中,有一篇“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非常有意思,是他劝外甥不要去搞摇滚音乐的。
通常的论调是“痛苦是艺术的源泉”,比如舞台上的“黄土高坡”、“一无所有”,银幕上的“老井”、“菊豆”、“秋菊打官司”,现在还有“我不是潘金莲”等等。他的外甥准备选择以一种痛苦的生活方式,净化灵魂,以达到艺术的高峰。他做的思想工作则是让外甥明白“别人的痛苦才是你艺术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这话点的精妙,实在让人击节赞叹。
- 如果鲁迅杂文一样,虽然文中举例和所述社会现象,都是1994—1996年间的事,可放在现在依然不过时。我私下想,若王小波是活在今天,那毒舌的公众号中,应该有他的一份江湖地位吧。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8/29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