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孤儿院纪事》读后感1300字
新中国成立后,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历史。比如土地革命,“三反”、“五反”,“大跃进”,“大炼钢铁”,“文革”…当然,历史教科书中这些事件或者运动都是明确定了性的。
但为什么我要说它们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历史呢,因为建国初期的这些历史事件公众所知晓的程度与真正的历史真相是存在很大差距的。而本书中呈现的“1959-1961三年‘自然’灾害”事件就属于这种状况。
其实建国初期的历史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明史、清史、隋唐宋元的历史很多大家都能侃侃而谈,但为什么大众对建国初期的历史却知之甚少?我觉得有三点原因。
首先,是官方的定性解释与隐瞒。这个往深了说,是比较敏感的,也正是因为敏感,很多资料普通读者是无法接触到的。除了学者,普通人想要了解这些历史真相,一般不会去档案馆查阅资料,也不会翻墙去了解情况,况且,翻墙了解到的资料也不一定客观公正。信息获取渠道只要稍微一提高,大众是很难主动去接触的。也正因为敏感,相关的出版物也是很少的,不像明史,市面上关于明史的书多如牛毛,对于满足一般大众的需求是非常充足的。
其次,敏感性直接影响了出版界对该领域相关内容的产出。出版界、网络上一直炒的都是中国古代史。比如说明史,《明朝那些事》火了这么多年,市面上各种明史出版物,包括其他历史朝代的出版物都很多,但是这个领域,出版社不太愿意涉及,因为会有风险。因为出版了敏感题材书籍而受到严重处分的出版社是不少的。
最后,公众本身对于了解解放后历史的欲望就不高。相比中国古代历史的读物,因为大家心里都有自己喜欢的朝代,有自己喜欢这个朝代的理由。但你身边有喜欢建国初期历史的朋友么?很少。为什么解放后的历史大众相较而言都不太感兴趣?我觉得这是个可以探讨的问题。(其实文学也有这种情况,现在的年轻人明显倾向爱看民国时期、五四时期的文学,觉得那时候有思想碰撞,写的也有趣、有内涵、有深度…觉得建国后的文学没有意思。)
所以,我觉得这几个原因造成了不遥远的历史反而认知很模糊的现象。
回归本书,其实这本书主要讲的是1959-1961年大家都吃不上饭,由极度饥饿导致的很多亲离子散的悲剧故事。但通过本书,也基本上能看出1959-1961三年自然灾害的真相了。当然,很多人通过平时的了解也知道不是,但这本书交代的更加详细。
首先,这三年是没有发生所谓的自然灾害的,导致三年饿殍遍野基本上是当时我党的极左政策。
书中每个故事开篇,基本都会提到故事主角的父亲和母亲都是被调走去参加“大炼钢铁”、“大战华家岭”、“洮河工程”这些大跃进工程去了,这样一来,也就没人去种地了。再说了,人民公社建立了,大家都是去吃食堂的“大锅饭”了,不用种地,也能吃饭。因此也就造成了耕地抛荒,庄家直接烂在地里没人收。再加上当时各地谎报粮食产量,比如“小麦亩产十万斤”,导致政府增加征粮指标,才有书中队长挨家挨户搜刮粮食的情节。但归根结底,没有粮食就是没有粮食了,没人种地,何来粮食?
其实,这段历史我的父亲母亲也偶尔聊起过,也听他们说小时候挨过饿,连地瓜都吃不上,甚至要到地里去挖遗漏的红薯、土豆什么的。所以,我们这一代的父母最看重的是孩子要吃好穿好,因为他们是真的经历过饥饿带来的痛苦与恐惧的。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8/29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