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巴黎烧了吗?》读后感_1600字

《巴黎烧了吗?》读后感1600字

当说到“历史是胜利者写”的时候,总是有个逻辑在其中被掩盖着,胜利者党同化异,胜利者以自己的观点来批判历史,胜利者按人类基因中的缺陷规则办事,让失败者的声音湮灭(如同当初历史上的失败者对待现在的胜利者一样),于是历史总会惊人的相似。这是胜利者的历史,但只是历史多棱镜中的一面。
优秀的记者总可以从历史的亲历者,不管是曾经的受害者,曾经的既得利益者、曾经的囚犯、曾经的战领者,每一个在历史事件中经历的的每一个普通人那里获取他们在历史事件中的感受,他们的言行,这些碎片将多棱镜其它缺损的一面一一粘贴上,让我们后来者知道当时都发生了什么,而参与者、亲历者、观察者都感受到了什么?
本书的作者就是这样做的。
此书描写的是一九四四年八月二十三日到八月二十六日期间,围绕巴黎解放的事件。书名采纳的是阿道夫·希特勒向大巴黎司令将官发出了下列命令,上面冠以“绝密”和“特急”字样,副本分送西线部队总司令、B集团军、第一军团、第五装甲师和第十五军团。命令中宣布了希特勒对巴黎的命运所做出的最后决定:“毁灭”
当时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对是否解放巴黎,盟军参谋总部提交的文件认为,“如果太早攻占,巴黎会对我维持部队进行作战的能力造成严重限制。” 而且,这份文件又警告说:“巴黎的攻占将需要承担民政责任,这一义务相当于要维持八个作战师。” 对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来说,这无异是说,巴黎的攻占意味着他在法国已经登陆的三十七个师中,几乎有四分之一的部队的油源要被耗竭掉。这是他所不愿承担的风险。那年夏季,对他来说,汽油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所以他告诉所有登陆部队的将军,“不能让巴黎发生任何事情改变我们的计划”,这一点是绝对必要的。 ”但对于急不可耐的巴黎人来说,这样的决定是无法忍受的。即使这些巴黎人被告知,他们能够“再忍受德国人一段时间,他们的牺牲可能会帮助我们缩短战争”。
而被希特勒任命为巴黎卫戍司令的冯·肖尔铁茨上将,曾经是从第一架JU-52飞机中跳了出来,空降到鹿特丹机场,第一个在西线实现了德国的闪电战。他是攻进荷兰的第一个德国军官。他会如何在军人的命令与面对巴黎的圣母院、罗浮宫、埃菲尔铁塔等这些文明古城上如何选择?我突然地想起北平守卫将领傅作义将军当时心情会不会与肖尔铁茨一样层次丰富,或者更加细腻。
还有在法国的共产党游击队、戴高乐的抵抗组织又是如何因各自政党利益的考量会采取什么措施?
而希特勒对巴黎的守军、党卫军宣称:“巴黎要守到最后一人,不论战事会造成什么破坏。” “我们为什么要担心巴黎会不会遭到毁灭?就在此时此刻,盟军正在德国各地炸毁我们的城市。”
作者用pov(point of view)的写作手法来撰写这本书,可以相见作者最后组稿编辑的辛苦,他必须用时间为轴线,将同一个时间点,不同地点的人,包括盟军上至将领、下至能采访到参与巴黎解放的每个战士、神父、已经牺牲的但留下信件的、或者曾经打过电话给后方的,还有监狱里的、战后在巴黎被俘虏的德国军人、甚至钓鱼的人的口述,一一地对齐时间。反正我自己想想都觉的工作量浩大,但完成了确有成就感。同样,作者也做到了。POV的写作在好莱坞编剧是大行其事,这样写作方法能让二流剧本拍出一流电视剧来,就是阅读起来既有画面感有很有可观叙事感,甚至可以在脑海里构建多个画面,少了很多bug。
文字工作者的能力最高境界应该是文以载道吧。此书所弘扬的道,还是人性的光辉。但结合时下我们在大力建设特色小镇、文旅产业的趋势,这本书告诉我们让每一块砖头、每一栋建筑都有一个活生生的故事才是王道。让我知道法国除了孟德斯鸠、帕斯卡、居里夫人、拿破仑外还有很多,巴黎的解放是如此的不可思议,让我对法国有更多的好奇。反正,我记录下作者的在书里描述的每一个地名、每一幢建筑,如果我游历巴黎,会一处处去走,去亲临现场聆听历史的声音。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8/29372.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