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范文> 正文

《阿莱夫》读后感_2200字

《阿莱夫》读后感2200字

在说这本书之前,先来说说我最近看的几部电影。

之前有说过,要把喜欢的几位作家的书籍改编电影找来看看。这两天也算是看了个过瘾。

首先是伊坂幸太郎的《重力小丑》和《犯罪少年》。(前段和朋友一起看了《金色梦乡》)有关救赎和重生,自我救赎也好,他人救赎也罢,谁都没有放弃才是最美好的。带着戏谑和眼泪,自然也回忆起伊坂幸太郎的笔触,似乎比电影更轻松一点。不知为何,轻易就想起了廖凡那部《绿帽子》。

然后就是东野圭吾了。《彷徨之刃》,《十一字杀人》,《宿命》,《布鲁斯特的心脏》,《侦探俱乐部》,《嫌疑人×的献身》(日/韩),《信》,《黎明破晓的街道》。说实话,韩国拍的要比日本好看,更加细腻也更加延伸。本想着写影评,太久不写居然生疏了……我也是无语。组织了半天语言,最终把有关原罪的话题删掉了。想象力使我徜徉,金基德,刘国昌,更多的电影在我的脑袋里出现。甚至能回想起看那部电影的时间地点,以及一起观影的小伙伴。(看到了柏原崇,留了胡须还是那么帅)

刚刚看完《家庭凶杀案》,6个小时。看的有点累,法语。我觉得我一定是看了个假电影,明明人物是阿加莎笔下的,城堡也是阿加莎笔下的,但是整个狗血的故事越看越变态。我已经数不清到底是多少角恋了,30年代的法国居然那样开放,原谅我历史学得不好。不过故事开篇很希区柯克,不由回忆起大学时代,电影课的黑白电影令我着迷,感慨于一个世纪前的故事已经这么棒。结局很讽刺,生命又轮回了。

好了,下面来说回这本书。

一边清醒地直面当下,一边痛苦地追寻内心。如此矛盾的意象贯穿《阿莱夫》始终。

纵观保罗•柯艾略的过往,编剧、剧场导演和记者、词作者的经历,三次被送入精神病院,后沉迷于研究炼金术,魔法、吸血鬼,又作为嬉皮士周游世界的人生轨迹,就这样纵横交错地在一个人身上盘踞。

《阿莱夫》源自保罗•柯艾略2006年从伦敦到符拉迪沃斯托克、耗时3个月、横跨亚欧大陆的旅行,这是他的“第三次朝圣之旅”。

很多人的人生中都有重要的节点或者我们可以称之为关键点的字眼,而在我的理解中,“朝圣”这个词之于保罗•柯艾略的意义是巨大的、非凡的,在书中,他反复强调旅行的意义,抛却“魔法”这个他奉行始终的上位概念不讲,他还说道:“旅行从来就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勇气。”“从出生那刻起直到死亡,我们的生活是一场持续的旅行。”

J:“是时候离开这里了。去重新攻占你的王国,因为它现在已经被惯例所腐化。”“是时候离开,重新回到当下了。”

朝圣,在保罗•柯艾略的心目中,可能就是成功与圆满的代名词。而这次朝圣,在我看来,具有浓厚的宿命意味。且不提这样的行动是在导师的劝说下,在自身的怀疑中决定的,这样矛盾重重的开始也许就暗示了此次错综纠葛的旅行。最重要的是,书中提到的那位摩洛哥先知的预言——“一个土耳其的灵魂会向您的先生奉献她全部的爱。但是在揭示所寻找的真相之前,她会让您的丈夫流血。”

阿莱夫,神秘的阿莱夫,“那个万物在同一时间同一位置出现的点”,浮出水面。“我现在开始看到了她,因为我进入了一个隧道,隧道通往过去,那里有她等着我。”

阿莱夫,神秘的阿莱夫,柯艾略苦苦追寻的阿莱夫,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他自己所言,是一个时间和空间交会的点,可以从阿莱夫“穿越”到未知的前世。还是与某个特定的人或者某个特定时刻相遇时的电光火石、天地交汇乃至心灵契合、灵魂碰撞时的强烈冲击与震撼。我不能确定。来自中国的“遥”将之解释为——“气”,意即“能量场”。

与其说,柯艾略的朝圣之旅是在这列长途颠簸的列车上,在现实的地域跨越、人群汇合中,更不如说是在他自己的心灵旅途上,他一次次试图“穿越到生活的另一个纬度,去到了另一个车厢。从一侧走到另一侧,从一次生命走进另一次生命。”

一次次地下车,一次次地前行,“生活就是一场练习。当我们练习的时候,准备好了面对眼前的一切。”直到那个圆环的出现,那个场景的再现——科尔多瓦旁的那座城市。

“我对你的爱就像一条河。”从十二支玫瑰开始到十二支玫瑰的结束。之前的摩洛哥先知的预言应验。尘埃落定。

但照我看来,前世今生的场景再现也罢,先知的预言兑现也罢,只不过,只不过是一个因由。“旅行”本身才是柯艾略真正的出发点与归宿。如同柯艾略清晰地知道:“是的。如果不离开巴西我也可能得到相同的结论,但是就像我书里面提到的牧羊少年圣地亚哥一样,在理解身边有什么东西之前,需要去到远方。”

尽管保罗•柯艾略反复强调,《阿莱夫》中描述的一切都百分之百发生过,是他的真实体验。但此书的真实性还是受到巨大质疑。

我并不想教任何人任何东西。我写书是为了和自己进行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自己。

我的书中并没有我自己计划确切要阐述的主题思想,一本书就好像人一样复杂,由各种冲突构成。

我在书中唯一要实现的目标就是和我自己交流。所有其他的结果取决于读者和他们的理解。

我想继续做个疯子,按照自己的梦想而不是其他人希望的方式生活——保罗•柯艾略

由此我们不妨推测,柯艾略要寻求的是在自己梦想国度中的行走。既然我们能理解保罗•柯艾略在现实的世界中和理想的国度里的时而辉煌,时而挣扎,所以,我们也就应该能够承接他的一只眼睛清澈,一只眼睛哭泣。正如我们自身,哪个是白昼的自己,那个是夜晚的自己,是真是幻,谁又能说得清道得明?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9/30055.html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