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得几个字》读后感1700字
拖拖拉拉的读完了这本书,少见的接地气,不知道为何这本书竟然从微信读书下了架。
在汉语言文化中土生土长,作为汉语言的本土使用者,从小学到目前大学培养了十几年,我依然没有本土文化使用者的自豪感;反而觉得仍旧徘徊在汉语言文化的边缘者(可能真的是我太次),尽管不是汉语言专业,但我依然对汉语言文化保持着充足的好奇心。嗯,身份和所处的领域很重要,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长期处于某个领域会有些特定的行为习惯和思考方式,长期以往所形成的个人视角,对于汉语言文化的看法相必也是如此吧。
【缘起】
不知不觉作为一名业余的撰稿人已经有五个多月,起初因为在写新闻稿子时觉得有些字得斟酌一下才能够下的去笔;后来又在微信后台的交流中一位读者向我发问「压轴戏」的意思,并且向我解释了一番,这才猛然觉得中文的「字」、「词」、「句」、「段」原来也不是那么的简单,于是有意无意的关注一些关于「汉字」和「汉语文法」的内容,因为理想国的一场live 知道了张大春《认得几个字》。为什么要说读这本书缘起,因为这也很重要,当心里有了些疑问有无人能够解答时会拧成一个结,不去了解又有些难受。日剧《女王的教室》里有一幕,学生问老师为什么要去学习?「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不能称为人,连猴子都不如。连自己生存的这个世界都不想理解。还能做什么呢?不论如何学习,只要人活着,就有很多不懂的东西。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好像什么都懂的样子……如果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想法,那就有无限的可能性 。失去好奇心的那一瞬间,人就死了….. 」
【形式与质量】
似乎是一个充满「形式」和「套路」的世界,大概生活也已经离不开「形式」和「套路」了。并不觉得「形式」或是「套路」or「模式」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很多东西的传播到被大众所接受离不开这种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吧,如果有那么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是讲述的形式枯燥,生硬,那你会接受吗,想必即使是公认的好东西但因传播「形式」不好也会以失败而告终。可怕的是当出现了一个很好的「形式」「套路」或者是「模式」的时候大多人想的却不是如何改进和发展它,而直接copy ,当一种模式被运用的泛滥变成「俗套」的时候大家就要开始厌烦了,所以大家都被套路搞的很受伤~。
像《认得几个字》里作者用生活中与孩子的点滴小事,以正常聊天的形式达到了传授汉字文化的目的,传达的内容和国内学者反复强调「人心不古」,「文化没落」所要呼吁的文化复兴的目的一样,反而通过好的「形式」达到了理想的目的,搞形式和拉低质量是相悖吗,我想好的形式是会在不影响质量的情况下达到理想的目的吧。
反观很多文化元素没落到了不得不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程度,可是「保护」两个字就能把他们「救活」吗?「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当某些事情用起来是才会不断的发展,不流转的东西早晚会有死去或被抛弃的一天。大家都在说「传承」这件事,但是抱着旧有的形式只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流转,这代人或许还可以强撑着,那么下代人呢,下下代呢?本书里讲到过有几个字早已到了「废弃」的地步,因为字体繁琐或是使用不多,不就是是很好的证明吗,我们每天打交道最多的可能就是「文字」了,这么高频使用的东西里的某个都会被「抛弃」,那其他的恐怕也可想而知了。
【中文里的疑问】
在看书之前就有一个疑问,「中文繁体的使用者」和「中文简体的使用者」有哪些不同,标准知呼问法是「作为中文繁体的使用者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不过要先说这并非「歧视」只是一个疑问。
还曾抱有极大的疑问「新文化运动」倡导写简化字,写白话文…..,后者我能理解,前者我则抱着有些疑问,难道只为了方便嘛?
曾经在高二的时候疯狂的迷恋「小篆」体,记下了不少篆体字的写法,一个很深的感受是,如果长期写繁体字,那么小篆非常容易上手,在书法圈里大多数人还保持着使用繁体字的习惯。似乎中文繁体更容易看到汉字的发展和起源,中文的博大精深在于这种可以解释得通,可以追根溯源,有迹可循的变化。
我想这就是汉字文化的意义所在吧。最后我并没有切切实实的记下书中记录的所有字,但我想下次我在下笔写文章的时候可以自信一些吧
以上。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9/30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