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晚清第一权臣的功与过》读后感1600字
看了国产神剧《走向共和》,最感兴趣的人物莫过于王冰老师扮演的李鸿章了。于是找来了梁任公写的《李鸿章传》,一个星期断断续续地把它看完。
本质上来说,梁启超和李鸿章均属于政治上的改良派,故能英雄惜英雄,对他的评价也颇为中庸,不偏不倚。李鸿章自担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始,一心想在旧有框架内寻找富国强军之道。奈何大部分事业不得其法,并且处处受阻,太后、翁同龢为首的清流,甚至与他齐名的南洋大臣张之洞,均或明或暗予以阻挠,最终甲午一战而一败涂地,签订《马关条约》而成了举国皆欲除之而后快的\卖国贼\。
和他的老师曾文正公一样,李中堂亦克己复礼,不过于现代化政治一途,却\知军政而不知有国政,知洋务而不知有国务\。但我想,即使李中堂知道,也是处处掣肘,动弹不得罢。正所谓\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李鸿章在当时的条件下,已经发挥了自己所有的力量,但费尽辛苦到头来也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下面就李鸿章一生所经历的最关键的两件大事逐一讲述:
一、平发平捻李鸿章一生的兴起来源于军功。太平天国运动把腐朽的满清朝廷弄得焦头烂额,江南的富庶之地遍地焦土。无可奈何之下,朝廷只得下诏启用乡勇,于是乎曾文正公在湖南振臂一呼,而天下英杰一时云集曾氏幕府。就在这段时间,李鸿章成长了起来。按照梁任公的话来说,\盖其一生立身行己耐劳任怨坚忍不拔之精神,与其治军驭将,推诚布公,团结士气之方略, 无一不自国藩得之。故有曾国藩,然后有李鸿章\。就于其才有心培养,然在其资历与当时主将相比尚浅,在曾国荃攻克安庆、浙江军务悉数托付左宗棠之后,便将江苏、上海要地之防御重任托付于他。当时之中心聚焦于曾国荃部,李鸿章之位置虽重要却并不关键,但在其中,不仅有曾国藩所给予的厚望,从中他也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笔资本——淮军,这对他今后的人生起着关键深远的影响。
平定太平天国之后,紧接着是平捻,而在平捻之后,李基本已经取代曾在汉系大臣中的领导地位。但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尴尬也立刻暴露出来了。清朝\以东北一部落,入主华夏,以数十万之客族,而驾驭万万之主民\,再经历了三藩之乱、白莲教起义之后,对有着与日俱增的戒备,因空有百万八旗绿营兵,却跟随着王朝江河日下不复昔日之光辉,起用湘军之类的武装,既希望其能够竭尽全力剿灭威胁,又怕其发展成自己难以控制的强大力量。故曾国藩在平叛时拥有东南各省的军政大权,之后,清廷便匆匆收回了他的权力。
二、洋务运动后世论洋务运动多以为其失败在于推行者\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深不以为然。何人能够改变政体?观古之改革者,如韩文忠公德让、张文忠公居正,无不位极人臣,甚至功高震主,说一不二;近代政体改革者如德、日,俾斯麦和大久保利通皆是站在国家最高权力行政机关,自上而下改革。反观李文忠公,虽声望极高,然平叛结束,便打回原形,虽一生历任江苏巡抚、直隶总督、两广总督,然\仅有虚名,不能到任\,恒奔命于为清廷灭火,对于一个从未在京长期任职,关键时期未任军机大臣者,如何有最高权力进行必要的改革?此不现实。总理衙门虽凌驾于六部之上,然当时科举得志者皆往六部而去,随着骨干们的相继离世,后期的洋务派就面临着\后无来者\的尴尬。也就是说当时的洋务并没有得到清廷的完全支持,故只可部分领域、要地进行,大有地方改革到中央之势,此类改革有成功者乎?再者,清廷于洋务运动期间,竟破格启用为军机大臣,却俱为\非与李鸿章同心同力同见识同主义者\(如李鸿藻、翁同龢),亦有提拔沈葆桢、张之洞分化洋务派之举(两人与李时有争执),其行令人心寒。
百年之后再来看这个站在时代风口浪尖的人物,唯有八个字:不甚唏嘘,无限感慨!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9/30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