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世纪史(第10版)》读后感4000字
对于西方的中世纪,我只听过一些零散的传说,对其的印象也不外乎是个黑暗沉闷压迫人性的时代,从5世纪到15世纪,直到文艺复兴才重见光明。读这本书,让我对中世纪的看法大为改观。
「我们的时代是中世纪的产品。」前言中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紧接着作者在导言继续刷新着我脑海中对中世纪的刻板印象,并且带有一种指责的语气写道:「他们的静默让我们得以安全地孤芳自赏,以他们的时代为参照,我们的时代才显得非常不错。」
过去的历史是静默的,古人无法为自己辩白,以进步为名否定古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无助于了解真实的历史。想起欧丽娟老师提过,人们常常评价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有「反抗封建礼教,要求自由平等的进步性」,殊不知「封建礼教」才是古人的价值观,我们不能用今人的眼光去曲解古人的想法。同样,今人看待中世纪常常蒙上了一层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偏见。或许当我们鄙夷中世纪的人们落后无知的时候,从他们的角度看我们大概也好不到哪里去,毕竟世界大战、核武器、恐怖主义、环境污染等等问题都是近现代社会才出现的,我们和他们也许并无本质区别。
中世纪早期(500-1000年)
中世纪始于罗马帝国的衰落,随着领土扩张,植根于农业经济的帝国无法支持庞大的行政结构,城市破败,农村凋敝。到了3世纪,帝国政府对其大部分领土失去控制权,各地战争不断,帝国已经摇摇欲坠。与此同时,人群中兴起了由公众的神向救世的主、由关注现世到寄望来世的变化。而随着古典理想共和国的幻灭,人们对自己的生活失去掌控,于是开始转向神秘教派,占星学、超自然的魔法巫术等学问。最后的结果就是一种缓慢而根本的转变:对现世的兴趣渐渐消失,转而关心来世生活。这种转变也成为帝国晚期和后来文明,尤其是教的发展基础。
4世纪,君士坦丁对教的支持最终使教成为了罗马的国教。而东西罗马的界线也在公元395年永久成形,从此西罗马帝国与东罗马帝国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4-5世纪,西罗马遭受到来自北方的蛮族入侵,在东哥特、西哥特、汪达尔、勃艮第、伦巴第、法兰克等一连串民族大迁徙的过程中,西罗马帝国灭亡了。蛮族的定居也给罗马带了新的文化,例如,蛮族法律强调维持和平,通过社会共识和神的外力来修复分裂;而罗马法律强调更宽泛的原则性问题,目的是通过有力的国家权威维持总的秩序。对后来出现的国家很重要的限制君权的概念,就大多源自蛮族的法律传统。
蛮族们在西罗马的废墟上建立起继承国,却战乱不断,最后不得不面对与强盛起来的帝国的战争,直到8世纪才在查理曼大帝的加洛林王朝下获得短暂的统一。随后法兰克帝国一分为三,成为现今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前身,出现了欧洲的雏形。
封建主义在9、10世纪诞生于西法兰克的政治分裂,却最终成为建筑中央集权的基石。中世纪的封建主义表现为封臣制度,与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很不一样。中世纪的欧洲,拥有土地的贵族精英阶层是统治者,领主和封臣之间的关系和土地挂钩。领主把土地分封给他的封臣,而封臣又可以继续将其土地分封出去,成为小一点的领主。法国北部的许多骑士和贵族为领主服务(通常是军事方面的),以此换来封地。加洛林王朝之后的法国,大大小小的武士贵族都是封臣制的组成成分。大部分地区都在各地的公爵、伯爵们控制之下,国王更多是名义上的而无实权。
中世纪中期(1000-1300年)
公元1000年,来自维京人、马札尔人和的侵略停止了,欧洲迎来了发展和复兴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修院改革给教会注入了新的活力,教越发强盛,教皇的权力也不断扩大,从而引发了政教之争。其中最富戏剧性的一段故事发生在教皇格里高历七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之间。教皇格里高历不认可亨利任命的主教,亨利便给教皇写信,并在结尾咒骂道:「我——亨利——受上帝恩惠的国王,和我的主教们一起,现在跟您说:‘倒台吧你,倒台吧你,你万劫不复,你永世不得翻身!」结果格里高利将亨利四世逐出教会,还将他赶下皇位。亨利四世为保住皇位,越过阿尔卑斯山,穿着破烂的忏悔衣赤脚站在雪地里,请求教皇的原谅。教皇虽然不信他有诚心,但出于牧师的职责还是原谅了亨利四世,并收回驱逐令。西欧的王权始终没有达到像东方国家那样的独裁程度,大概也是因为教皇与贵族们和国王之间的权力斗争一直存在。
中世纪中期看到了「欧洲的欧洲化」,换句话说,查理曼时期的「第一个欧洲」已经将其价值观与文化传播到越来越多的地方。欧洲内部文化同质化,逐渐形成了一个越来越和谐的西方教界。这不仅意味着欧洲文化有了更大的统一性,也反衬着欧洲人越来越不能容忍多样化。例如为了彻底扫清异、保持当地的宗教纯洁性,宗教裁判所建立了起来,这也是中世纪教会最压抑的制度的标志。然而,如果要说历史上人类不能理性地对待信仰与行为与自己不一样的人,那宗教裁判官绝对不是始作俑者,也不会是最后一群。
教皇在权力巅峰的时期发动了十字军远征,这几次运动聚合了当时的三大时代热潮:宗教、战争和贪欲,然而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史无前例地让非常多的欧洲人直接接触到世界和拜占庭。作为西欧的邻居,分裂后的东罗马帝国成为了屹立一千年的拜占庭帝国,文明发展成了后来的阿拉伯帝国,它们保留了欧洲古典时期的文化火种。在西欧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很多古希腊的经典著作都已散佚尽失,直到十字军东征,拜占庭和图书馆里保存完好的这些古代典籍才被重新翻译成拉丁语,与此同时拜占庭的罗马法和古希腊研究,的科学和哲学也进入了欧洲人的视野。
在12世纪晚期及之后,欧洲各地的教堂学校和市立学校发展成第一批大学,其中的很多所一直延续到今天。如今我们在大学毕业典礼上穿的长袍和帽子就是源于中世纪的传统,因为那时的学生都是传教士。除了教士服,还有很多中世纪传统持续到今天,比如正式的教学资格证、古代所没有的集体授课方式、学位授予制度以及人文学科概念。中世纪学生的课程包括语法、修辞学、逻辑学、天文、几何、数学和音乐。在修完了这七门课程之后,学生可以申请教学资格证,也可以继续学习三门更「高级」的学科——医药、哲学(在当时就是神学)或法律。在今天的香港,医学和法律仍然是大学里面最顶尖的专业,不知是否与从英国遗留下来的传统有关,但哲学早已无人问津了。
中世纪中期也看到了国家的形成,其中英国和法国发展成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制度,并由此从依靠君主的非凡人格魅力来统治的神性君权渐渐演变为依靠皇家行政系统的官僚君权。尽管强大君权出现在英国比法国要早,但是就长远的历史来看,到14世纪早期时,英国在限制王权方面比法国走得更远。在1215年,由于英国国王约翰的无能,英国的贵族们联合起来,强迫国王签下《大》,限制国王权力,为英国后来的君主立体打下基础。其后为了创建一种能将国王、官僚和贵族结合起来统治国家的政治体制,英国人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制度:议会。数年之后,英国的爱德华政府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开始立法,开启了法治的时代以及一套习惯法(common law)和与议会合作的传统。作为现代国家的先驱,英国人的确有值得骄傲的理由。
中世纪中期是欧洲社会飞速发展的一个阶段,促进这些发展的基础是农业革命——耕地面积增加,耕种效率提升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共同促进了农业产量的增加。与之相应,欧洲的人口也不断增长,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峰。然而到13世纪时,情况渐渐出现逆转。地广人稀的时代过去了,人口的增长已经超过可耕地可以支持的程度,导致地价的上升和劳动力价值的下跌,也就进入了动荡不安的中世纪晚期。
中世纪晚期(1300-1500年)
到了14世纪初期,之前数个世纪以来的人口剧增终于达到了顶点,欧洲面临人口过剩的局面,使得它的土地和农民不堪重负。当时英格兰的人口达到6百万,已经远远超过了其所能的负荷,一直要到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不仅改变,而且还提升了生产力水平之后,英格兰才具备承受如此数量人口的能力。老百姓们面临的是有更多的人需要养活、更高的地租、新的赋税以及更稀缺的土地资源,随之而来的便是大饥荒,从1315年持续到1322年,造成了十分之一欧洲人的死亡。让情况雪上加霜的是1347-1349的黑死病,这场大瘟疫以一种冷酷无情的效率迅速地从根本上解决了欧洲农村的人口过剩问题,短短两年内欧洲人口锐减三分之一。在之后的几个世纪,瘟疫不时地复发,人们始终生活在死亡的威胁之下。
在中世纪晚期,国家开始成形。在英法百年战争中,被英国处死的圣女贞德,标志着一种爱国主义的或者民族主义的意识,已经在欧洲的民众中发展出来。各国的本土语言开始显出新的重要性,地方语言文学作品层出不穷,民族英雄如威廉退尔的传说开始流行,共同推动着民族意识的发展。15世纪末的新式君主们,在英格兰、法国以及西班牙为现代欧洲的三个重要民族国家打下了基础。正是在这些国家的版图之上,将会出现现代欧洲早期典型的民族国家。而欧洲的其他地方则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命运。一直到19世纪末,日耳曼和意大利才建立起现代国家。在中世纪晚期,这两个地区的民族情感一直因国家的分裂而处于压抑状态;五个世纪之后,这种情感终于挟着危险的能量爆发出来。德国和意大利在20世纪的种种暴行,很可能部分正是植根于如火山喷发一般的民族情感。
与此同时,教皇的权威江河日下,反教权主义和反教皇主义的兴起,为之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埋下伏笔。1453年,拜占廷被奥斯曼帝国攻陷,英法百年战争结束,标志着中世纪的结束,以及现代欧洲的开端。
读这本书常常感到,重大的历史事件往往是长期发展趋势的积累。比如西罗马的灭亡看似与蛮族入侵有直接的关系,但其实帝国本身已经虚弱不堪;中世纪晚期的转折看似是由大瘟疫这样的偶然事件引发,但当时人口骤减、国库空虚、土地贫瘠的欧洲早就举步维艰了。欧洲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欧洲,并不完全归功于古希腊罗马的传统复兴,如果没有中世纪一千年的漫长酝酿,恐怕无法催生出后来的高速发展以及复杂的现代民族国家。读近代史的时候疑惑为什么只有欧洲发生了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建立了民主制度等现代文明,我相信这里面很大一部分答案要到中世纪的欧洲去寻找。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9/30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