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1700字
一封封书信传递着两代人的情感,一来一回的传送,迎来的是两颗心的更加理解和日趋紧密。可能我们和父母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代沟,但父母孩子连心,只要彼此都愿意往前迈进一步,那小小的代沟又算什么呢?代沟从来都不是隔断情感的阻碍,怕的是两颗不再相信和关爱彼此的漠然之心悄然壮大,和父母的关系绑定,与生俱来,我们可能少了选择,也许出生的家庭不如预期,也许期待的父母不似想象,但生命是最神奇的诞生,生命是进行一切的基础,始终怀着感恩父母的心吧,多点尝试走近他们,阅读他们心中的故事,你会发现,那是一个你会心动的世界。
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读完整本书,看着龙应台女士和他儿子安德烈的一次次交流,能深切感受到他们之间传递的爱的电流,那是一种爱意满溢,母子连心且融入骨血的真挚感情,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共鸣,特别是当安德烈开玩笑谈论到“玩,酒,性”的时候,他的母亲大人一副忧心忡忡,敏感担心的严肃样子,简直就和我的母亲如出一辙,可能在父母心中,我们永远都是长不大,需要他们呵护照顾的孩子吧,他们渴望用他们的人生历练与经验来教导、引导我们,让我们少走弯路,踏上辉煌的锦绣大道,但年少气盛,血气方刚的我们不懂,总觉得他们管太宽,太束缚住我们的手脚,使我们无法自由翱翔,感到压抑和痛苦。很多事情,都知道只要换个角度思考就会完全不同,但冲动的情绪,伤人的话语总是在与家人发生矛盾时走火,过后可能会很懊恼,想要去弥补一些什么,但我们又真的能弥补什么呢?父母对孩子一直都是无私地付出,不求回报,他们对子女的爱也不会因我们一时的冷言冷语而减弱半分,想到这,觉得当时强要面子,和他们顶撞的自己真是太愚蠢和不孝了,他们明明是自己那么在乎和热爱的人啊,应该做的不是好好守护和珍惜他们吗?
中国式的家庭关系很特别,我们很少可以和父母敞开心扉地聊天,作为孩子,我们习惯了报喜不报忧,不想让父母担心在外的自己,在他们面前,总是坚强的模样,作为父母,总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喜欢以“过来人”的身份劝告孩子,恨不得为孩子披荆斩棘,扫除路上的所有困难,一路红毯铺到成功的彼岸。于是,孩子会觉得对父母诉苦,那是增加父母的负担,只有快乐、幸福才应该被分享,忧愁、伤心应该学会自己来消化,可我们都忘了,一个人的负荷能力是有限的,何况是负能量积聚难以排解的重压,喘不过气,心里净化不了,总有一天要爆发,可能是你正烦躁,父母对你啰里啰嗦提醒记得按时吃饭的时刻,可能是你工作不顺,受挫,父母又操心你感情生活,不理解你的时候,于是双方交战,感情生出嫌隙,没有获胜的一方,终究是两败俱伤。再有,中国式的父母,太把孩子放在心上,他们往往把孩子看成是寄托、承载自己未完成梦想、希望的使者,盼望着孩子成人成才,一举实现自己日夜追思的梦想,于是,忘却了孩子也有属于他们自己想要追逐的梦想,忘却了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有他的空间和自由,想法和理想,父母应该支持和帮助孩子找到独特的那个自我,而不是简单复制一个父母心中的理想人格,给予孩子无穷的沉重压力。
可能毕竟是两代人,对人对事对人生的看法总有分歧,需要不断地努力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和沟通,才能最终变得越趋理解和接纳对方,人生漫漫,家人是我们一直都要陪伴相守走下去的人,我们没有理由因为害怕成长时代不同,看待事物眼光不同的这条鸿沟而放弃,不再相亲相爱,相反的,我们要更加勇敢和坚信,爱能化解一切,何况还是血浓于水这么深沉的大爱呢?希望我们都能给自己的父母多点耐性和时间,帮助他们慢慢融入新生的时代生活,同时,也能学会换位思考,多关注和了解以前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和风貌。
基于理解和包容的爱才能永恒,父母有时候也是个孩子,需要我们去哄去关注和给予肯定、赞扬,而孩子有时候也是个大人,需要父母去倾听,放手让他高飞,和尊重理解,真正幸福的亲子关系,需要双方去悉心培育,不能偷懒,单方面的浇灌结不出甘甜饱满的果实,它必定是苦涩而干瘪的,如果你还没找到和父母的正确积极沟通方式,不妨阅读一下这本书,它或许能给你一些启示。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9/3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