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洞:喜马拉雅山上的悟道历程》读后感900字
缘不知所起,却牵引我一口气读完。出世与入世,在家与出家。到底哪条路才是修行?如果说悉达多选择的路是修行,那么耶输陀罗所经历的难道不是?耶输陀罗关怀病人,理解民间疾苦。在释迦牟尼离开后她没有愤怒,她独吞寂寞痛苦孝顺父母,抚养孩子。钟丽缇版《色戒》一位完成了3年3个月3天“本尊闭关”、深得师父真传、颇具活佛赏识的喇嘛——达世,遇见了让他魂牵梦绕、欲罢不能的农家少女——琶玛,入了俗,在名利场中,他的贪、嗔、痴、慢、疑全都暴露出来,而反观琶玛,是在家人的修行之道,是不逃避红尘、不规避欲望、不指望救赎、接受“无常”的修行之道。
本书丹津巴默,选择了12年的洞穴艰苦修炼,她坚信她的正确并一直走下去,做好它。
她们都是伟大的女性,对于伟大之人,不敢做出评论。只能听听她的教诲:1.我发现人们对生活是多么执著,我们是彻底地相信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世界,这其实就是我们真正受苦的原因2.由于我们抗拒疼痛,因此产生了疼痛的感觉。重点是,不要抵抗疼痛,学习接受它,跟随它。3.我们必须培养专注在当下的习惯。一旦我们开始做到它,所有的障碍都消除了。4.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不带任何杂念地观察并善待世间之事,我们所处的情况将自然而然地得到转化。5.娑婆世界的本质是苦,苦是生命中根本的不满足状态。6.你必须克服病患。有句谚语:如果你该生病,你就生病;如果你该死去,你就死去。7.我们也必须学习不执著于简单或是贫穷。不论你身在何处,是住在老柴屋或是五星酒店,你都应该觉得像在家里一样,能够随遇而安。8.很多成长都缘于困难的选择9.丹津·巴默也许有意或无意地在平衡着东方与西方、苦行与放纵、孤独与群体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这使她的性情变得相对圆满。10.这种相对性、这种分别心,它就是我们痛苦的根本原因11.佛陀说,无明不是你在这件事或那件事上于知识上的无知,而是一种没有察觉的无知。我们创造了‘我’,那么所有其他事情都是‘非我’。其后,我们对‘我’想要的其他‘非我’的东西产生欲望,并且厌恶所有我们不想要的东西。这是我们的贪婪、厌恶与所有其他不好品质的根源所在,它们都是从这种相对性与分别心的错误认知中产生的。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09/31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