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城市》读后感1300字
在《看不见的城市里》,卡尔维诺在序言里说, “我认为我写了一种东西,它就像是在越来越难以把城市当做城市来生活的时刻,献给城市的最后一首爱情诗。” 沿此提示路径,我们能把握这本书的基调,作者整个的复杂情绪,隐隐嗅到他对城市热烈而伤心的爱情、绝望和希望起伏的山峦,背叛和逃离在琴音上的变奏。这本书里,卡尔维诺用一个个象征和隐喻,将他的情感、理想织入各个看不见的城市的迷宫。
有趣的是,《看不见的城市》里,很多城市以女性名字来命名,以示卡尔维诺对那些城市的尊重、爱或不满,毕竟,用一个异性的文学形象,更方便传达和倾诉我们的情感。
城市用了女性的“她”指代,也可说“她”就是欲望与情感本身,与我不可分割,与我融融一体。“看不见的城市”里某些城市是卡尔维诺理想的投射,是想象的杰作,是对现实城市的微辞与逃离,是人类情感被迫的移转,类似陶潜向桃花源的隐逸。一旦从空中跌入现实中的城市,就像一泼水,浇灭了一团火,与想象再无瓜葛,但彼此映照,非得有另一方,方可显现。对地上的事物,我们同卡尔维诺一样,有怨,有恨,有必得依恋的爱与复杂的泪。从整个文学来说,想象与现实,也共同构成这样一种必要的张力关系。
虽成书约半个世纪前,卡尔维诺对城市的思考,到今天依旧是个开放命题——甚至愈发无解。一方面,全球化、人望使城市变得庞大而臃肿,城市之间的区别界限日渐模糊;另一方面,因人性的本能渴望,我们希望生活的城市充满个性魅力、独一无二。毕竟,人爱着一座城市——或许是全身心的——它却只能分给你作为渺小个体应得的些许温存——我们寻找的个体归宿感和存在性。但现实世界常常事与愿违。
本书结构也是特别的。分别由城市与记忆、城市与符号、城市的轻盈;城市与贸易、城市与眼睛、城市与名字;城市与死者、城市与天空、连绵的城市、隐蔽的城市等主题构成,它们互相穿插,绕来绕去,就好像你看见了,城市不是某个截面,而是从好多角度观看到的一个多棱水晶体。单从以上标题提示,可看出卡尔维诺观看城市的几个角度,及他如何分解他的写作主题并细化。
另外,还穿插了历史人物忽必烈汗与马可·波罗的对话,一个中国人,一个意大利人,活在13世纪,一位君主和一位旅行家商人,从历史中走来,自然而然引入了一种遥远又拉近的历史跨度感、空间回响感,及语言与不可言说等主题。
这本书的结构,与布罗茨基的《水印·魂系威尼斯》有些不同,同样写城市,同样是大家,布罗茨基的散文结构形同复杂的音乐,由若干小乐章向那个主题包围、靠拢、折卷,也呈现八面棱形的晶体,每一章又倍添一种感受的宽度与厚度,唤起清晰的完善感和原重感。换句话说,布罗茨基将音乐结构用在了散文写作上,当然,每一小章本身又是诗体式的音乐,这也是诗歌内部结构写法的提倡。布罗茨基就这样构建出他的散文宏伟建筑。《看不见的城市》结构并不那么紧凑,而且写了众多城市,各有非常离奇或荒谬的特点,它们是横向并置的。本书由一个个片断而成,是关于卡尔维诺对城巿的所有思考与想象。
本文由 文言宝 整理,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nyanbao.com/html/20230110/31588.html